书城教材教辅教师教出好成绩的十大技巧
12044200000002

第2章 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2)

当然,由于孔子的教学模式和现在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天壤之别,所以要我们完全效仿他也是不现实的。在集体教学形式下,如何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各自选择相应的对策,从而做到既能坚持教学大纲规定的统一要求,又能克服统一得过死的弊端,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教育方式。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如刚才谈到的很多教师都遇到的苦恼:一道题目有的学生做得快,有的学生做得慢,只能让快的学生等那些慢的学生吗?就没有别的办法吗?肯定有,是不是可以给那些做完的同学另外布置一点内容上稍有难度的题目?是不是可以让那些做得快的同学去帮助那些做得慢的同学……

这就要讲到第三点: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针对上面说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介绍了一个方法:将一个班分成五组,第一组是超优秀的学生,一讲就明,或者一点就明,给他们的作业属课外提升型,需要费一定的脑子,而且能在他们的知识范围内解答得出来的。第二组是优秀的学生,对于课堂所教的知识基本全掌握,只要老师督促一下,就能全部做出来的。第三组是中等的,勉强能做一点点的难题,但对于中等水平的作业能独力完成的。第四组是勉强完成中等水平的作业,这类的学生接受的是基本的知识,对于知识的拓展,只能是能懂最好,不懂也没有关系。第五组的学生是不能对他们有什么要求的,也就是只限于能做一些简单的抄写,而且速度极其慢。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布置作业,给哪组学生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我们心里就有了数,而因为作业的难易程度适宜于每一组学生,也就不会出现过快和过慢的差距。当然,这样做,累了老师,可是收获显著。

学生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无视这些差异,强搞一刀切,只有根据不同类型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才能把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施教之道,男女有别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中学教师,如何做好女生工作,让女生在学习上能取得好成绩,在生活中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其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学女生是一群处于成长之中、面临诸多生理变化与成长环境变化的青少年,因此,她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产生诸多的不适应。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要走进她们的生活,倾听她们的声音,排解她们的困惑。只有这样,才能让教育工作开展起来有的放矢,才能使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女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较好地适应中学生活,顺利地完成学业。

中学女生大都是一群处于11—18周岁年龄阶段的少女。对于她们,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她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这个时期,她们逐渐产生了自我认知的定位;这个时期,也是女生问题频发的时期。根据对中学女生的调查,青春期的女生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学女生开始较多地关注自己的外表,从而容易分心,以致影响自己的学业;二是中学女生开始在社会角色定位的影响下产生成就动机的下降,表现出一些自卑的心理;三是这个时期的女生由于生理等原因,情感比较微妙,情绪容易波动,对外部环境和行为较为敏感。所以,在这个时期,要做好女生工作,教出好成绩,重点应该注意做到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要正确引导女生的爱美心理。11—18岁正值花季的年龄,女生在身体发育的同时,相貌、身段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她们也较以前更为关注自己的形象,这就会使一部分女生开始注重打扮,上课分心,从而导致学习下降;同时,另一部分长相平平或相对不出众的女生又会在比较中产生自卑感。

这个问题看起来虽小,但实际的影响却是比较大的。例如:有些女生因为一时的分心学习没有跟上,而导致成绩长期的落后;有些女生由于内心的自卑感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而长期地影响其对自己的认知。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中学生当中是屡见不鲜的。所以,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还是应该重视这个时期出现的这种特殊现象,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来有效地加以引导。如: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辩论赛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女性美的榜样,以此拓宽学生的眼界,使她们懂得如何真正地欣赏美,塑造美。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具有一颗健康而美好的心灵,只有做到有修养,才是真正的美。还要让学生明白新时代的女生只有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知识、有内涵的女性,才是真正的美。

其次,要帮助女生克服传统偏见的影响,正确地认识自己。习惯上,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都会认为男生比女生聪明,更有后劲。在实际的学校成绩表现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成绩的分布上,似乎总是表现出这样的一些趋势,即在小学的时候,女生的成绩好,而到了中学,女生的成绩就往往不如男生;在成绩的总体分布上,女生的成绩相对平均和集中,而男生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差距较为明显。在成人的偏见下与现实的分数面前,女生自己也逐渐产生了这样一种认识,即:女生在智力上不如男生。在现实中就表现为女生较低的成就动机和片面的成就归因,从而给中学女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这种对男女生差异的日常认识和推断是否真的正确呢?让我们来看看西方心理学实验的一些测量结果吧:

直到19世纪初,西方社会大多数人还认为女性在能力和才智方面不如男性。为此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利塔·霍林沃斯(1886—1939)在实验室里做了大量关于速度、准确性以及稳定性的测量,其内容包括肌体活动和极为精密的脑力劳动,并对此进行了科学而严密的研究。其结果对当时颇具影响的哥伦比亚教育心理学家爱德华·L·桑代克所持有的男子智力优越理论提出了挑战,摧毁了“男子的变异性生来就较大的神说”。此后,生物学上也一再论证了男女智力的无优劣性。1974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斯研究发现,男孩和女孩提出的科学观点在数量上无区别,孩子们对这些观点的评价也无区别。

由此可见,男女生之间并无智商上的差别。

既然如此,那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常常会看到男生在中学突然取得巨大进步,而女生却表现出来“后劲不足”的实际情况,这种情况又应该如何解释呢?许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得出的结果是:男女差异的出现以及女生在中学后期弱势的出现,原因主要是社会环境对女生的影响,以及女生的自我心理暗示所致。传统上,人们总是习惯用较男生更低的期望来对待女生,长此以往,造成了女生自觉地形成自己不如男生的这样一种心理暗示。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消除女生的这种自卑心理以及其对女生的学业与生活带来的影响呢?

可以尝试使用榜样激励法去改变学生的认知。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女生的自卑心理更多的是由于社会的角色认知与暗示对女生的自我认知产生了消极影响,那么,我们就应该让女生明白这并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更多的是她们自己对自己的否定所导致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从改变学生的认知入手来改变学生对女性的角色认识。不妨先看看下面的案例。

近来,当回顾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二十余年的情况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女孩子往往有较重的自卑感,而目前这届尤其严重。该王欣组织班会了,她却惊讶地说:“我哪是这块料!”安排李玲给同学讲讲学习方法吧,她脸涨得通红,说:“周圣伟、田宁一、马博戬、刘震、焦磊,哪一个不比我强十倍百倍?”竟然以一大串男同学为挡箭牌。我认识到自卑已成为不少女同学的共性,也是她们的拦路虎,必须让她们认识到“女子的聪明才智不一定比男子差”(秋瑾语),激励她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那么,怎么才能激起她们的斗志呢?我想还是让史实说话吧。于是我一头扎进了图书馆。

几天后,我把全班24个女同学邀到会议室。女同学莫名其妙,不知我的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开这么一个从未开过的女生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吟罢诗,问道:“这首雄浑豪壮充满阳刚之气的诗出自谁之手呢?”语文课代表孙继平随口应道:“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写的。”我高兴地点了点头,说:“你能介绍一下她的具体情况吗?”孙继平答道:“李清照是位女才子,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她那婉约典雅的文风给后代文坛以巨大影响。”我接过话茬继续介绍说:“在我国三千年文化史中,涌现过不少女文学家,像东汉的班昭,作过诗赋,写过史书,史称‘曹大家’;汉末的蔡琰创作的《悲愤诗》、《胡笳十八拍》都是传世巨作。在外国文坛上也有不少女杰。你们看过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吧?作者是与《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作者柯南道尔齐名的英国女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她一生出版了一百本著作,包括60本长篇侦探小说、19本短篇侦探小说集、6本抒情小说、14个侦探剧本和一本诗集。她塑造了驰名全球的大侦探——波罗,她的《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列车上的惨案》、《捕鼠器》等作品被译成了103种文字,出版达5亿余册,发行量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女同学静静地听着,听得入了神。

我喝了口水,接着又说:“在科学界涌现了众多出类拔萃的女杰。居里夫人是你们熟悉的,她是杰出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她发现了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一生中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全世界有107个大学、研究院、学会、城市授予她名誉博士、通讯院士、名誉会员、名誉市民等称号。在我国,女科学家层出不穷,其中有的已经举世闻名。这里我仅举两个近期的例子。韦钰于1979年到联邦德国亚琛工大高频研究所进修,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能用德语和德国同事讨论了,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以最高分数通过了博士考试,获得了学校的最高荣誉——博歇尔奖章,成为我国第一位电子学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员修瑞娟潜心研究微循环。1983年4月全美第29届微循环学会在芝加哥举行,她在会上宣读了题为《关于微血管自律运动的长期监测》的论文,全会为之震动,她的理论被称为‘修氏理论’。美国和欧洲微循环王国的权威们都尊称她为‘修博士’或‘修氏理论创始人’。”

我如数家珍口若悬河举出确凿的事实,让在座的女同学个个眼里闪出光彩。最后,我再次提问:“秋瑾女士自号鉴湖女侠,另外还有一个号,是什么?”王葳应道:“竞雄。”“对!”我说,“这个号意思是要与男子竞争豪杰。她在一首诗中豪迈地高吟‘休言女子非英物’,在座的诸位敢不敢‘竞雄’呢?”女同学都朗声笑了。我从笑声中仿佛听到她们要信心百倍地扬帆远航的心声。

我用大量翔实的材料对女同学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她们彻底丢掉自卑,敢于立大志,方法是成功的。它启示我们:为了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班主任应该筹建德育信息库。班主任不要总是干巴巴地说教,不妨借助史实,让教育富有知识性、趣味性。须知知识的闪光是五颜六色的、宝石般迷人的,这璀璨的光会照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班主任使用了榜样激励与角色认同的方法,针对女生的自我否定和低成就动机,用一些历史上的女名人来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让女生在对这些榜样之成功的认同中改变自己的心态,这是一种可以值得一试的较为有效的方式,因为心理学实验证明,榜样或权威的行为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除此以外,还应该正确处理女生敏感心理。心理学研究证明,与男生相比,在情绪稳定性上,女生的情绪敏感度高、稳定性差、喜怒无常;情绪感受上,女生更为深刻、细腻。中学女生处于学习激烈的竞争中,也处于身体发育、自我认同的一个快速转型期,如果再加上一些外界环境的刺激,就很容易给女生心理带来不良影响。近些年来,中学生中的独生子女日渐增多。由于他们在家庭里被家长呵护备至,很少受到挫折与否定,所以,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更为脆弱,女生更是如此。这个时候,如果教师不能迅速地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还只是一味地按照以前的“严师出高徒”的思想来教育学生,采取的方式也不当,可能会产生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悲剧。

①5月30日16时10分许,惨案发生,新城子新兴中学一名15岁的女学生从鸿运大厦15楼跳下身亡。其原因是该班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公开念了该女孩写的恋爱信。

②4月25日晚上,石家庄市某重点中学15岁的初三学生小玉跳楼自杀。记者在小玉的遗书中发现,她列出的自杀的第一个原因,是无法接受老师将她从前排调到最后一排。她在遗书中介绍,她因为不经意间做的事,被同学反映到老师那里,老师很生气,并把她从前排调到了最后一排。对此,她说她真的无法接受,所以她选择了这条路。她在遗书中写道:“我想说的是:真的,希望以后老师们对于犯错误的孩子,不要一定按规矩办事!人是活的!没准这个孩子就是差您的最后一次原谅呢?所以你们的决定是关系到孩子的以后啊!不过也好,我只希望老师们引以为戒!”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学时期,女生的生理、心理变化发展较快,她们自己都一时无法接纳和适应这些改变;另一方面,此时又面临中考、高考等巨大压力,有的女生同时还面临一些社会、文化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因而,这个时期,中学女生常常容易出现心理困扰和障碍,尤其是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女生,一旦教师工作不到位,很容易造成对她们敏感心灵的伤害,更别说教出好成绩了。

所以,为师者请慎重对待女生。

找到孩子最佳的学习方式

每个孩子的大脑如他的指纹一样独特。没有两个学生在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处理信息和思考问题。有些孩子在一种情形下不能很快或很有效地学习,但在另一种情形下换一种方法也许能取得非常杰出的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