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
首先是让孩子广泛接触世界,让他们了解各种有意义的知识内容,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见识。其次,让孩子广泛了解人类各种发现创造的成就,了解太空船、生物工程、电脑等,使他们感受到前辈所做的贡献,从而激发他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兴趣。第三,要指导孩子亲自参加各种活动,如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生物标本的采集等等,让他们在具体实践中发现兴趣。
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名人名言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论语]
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
——卢梭
教育必须立基于道德与智慧。道德是为了支撑美德,智慧是为了防止自己遭到不道德的侵凌。如果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前者,就会产生好好先生或是殉教者;如果把重点放在后者,就会产生打小算盘的利己主义者。
——桑弗
教育不可缺的是天性与训练。人必须趁年轻就开始学习。
——普罗达哥拉斯
教育是一种培养,要使它有效,必须在生活的大地,深深扎根。
——和过哲郎
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
——亚美路
语言乃思想之外形
——索福克勒斯
英国的大文豪莎士比亚、美国的女社会工作者亚当斯,以及美国的詹森总统,这三人应该彼此互不相干,似乎绝不可能凑在一块儿组成三人乐团的。但是他们各自不同的一生,却由一首相同的主题曲谱奏出他们各自杰出的成就。
他们三人都具有一种善解人意的神奇能力。莎士比亚在与人交往时,像是只变色蜥蜴,他能随时配合环境,改变自己的应对态度。根据文学批评家威廉哈兹里特的看法,莎士比亚“完全不具自我,他除了不是莎士比亚之外,可以是任何其他人,或是任何别人希望他成为的人。他不仅具备每一种才能以及每一种感觉的幼芽,而且他能借着每一次的命运改换,或每一次的情感冲突,或每一次的思想转变,本能地预料到它们会向何方生长,而他就能随着这些幼芽延伸至所有可以想像得出的枝节。”就莎士比亚而言,他的这种善解人意的能力是向内发展的;他胸中这股澎湃的人际能力,全被导入他伟大的剧作中了。
珍·亚当斯则是以一种较为直接的方式,表达她对别人的关怀,她主动地将自己投入受苦难与受压迫的人群中。当她在校读书时,便已发觉,自己在上完课和参观过展览之后,总是感到筋疲力竭;而当参与慈善工作时就精神百倍。她曾在28~29岁时赴欧洲游历,当地劳工极度恶劣的生活境况令她十分震惊,她因此发誓要在美国设立安置所,照顾穷人的生活。1889年她创设了和娥安置所,该所成为培训美国第一批社工人员的摇篮。透过和娥安置所与其他的社会工作,亚当斯为穷人争取较佳的居住环境,要求政府提供更进一步的社会福利,以及较严格的童工法。她并且提倡保护女性劳工,为黑人争取权益,推动社区教育以及世界和平。在1931年,当诺贝尔委员会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她时,说道:“珍·亚当斯女士并不多言,但是她沉静、仁慈的胸怀却散发出一股亲善的气息,很自然地激起在我们内心中对人的关爱之情。”
詹森总统则能操纵自如地展现他那高超的人际手腕。最近出版的詹森传记描写他攀着美国的政治之梯向上爬行时,能以行话与人闲谈,并且流露出一付迷人的风采。一位评论华府政治舞台的专家说道:“许多政客都会做到面带微笑和尊重别人,詹森则不止于此。无论某人的想法如何,詹森都表示同意——他甚至比某人更早想到这一点。他会盘算别人的心思意念——并且能掌握这些心思意念的动向,而比那人更早到达那里。”
这三位能力超群的人,在人际交往方面,都具有极高的智慧。这种智慧的主要才具,在于能够仔细分辨他人的意图、动机、心情、感受和思想。豪尔葛德纳认为:“社交能力强的人,必定是会盘算的人,他们会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会盘算别人的可能行为,会计算自己的利益和损失——所有这些盘算,都是在相关因素很可能会变动的情况下做成的……只有认知能力极度高强、非常擅于察言观色的人,才能在这样多变的情况下,做出这些计算来。”
1.刻板印象的形成
对于如何看待有社交天份的儿童,二十年以来,社会心理学家已经深入其中探出究竟了。根据这些研究的分析,我们首先会搭建起复杂的心理构架,然后再以这些心理构架作为看待他们的背景资料,从而决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他们、对他们的表现,以及自己的反应。
这些心理地图大致包括他们对他人的固定看法(例如,认为老年人喜欢待在家里和喜欢在院子里做些琐碎的事)。一些个人的特质(例如对于做个“职业骑师”有何意义的想法),以及一些在公开场合的典型行为。用这些社交的心理认知地图去记录他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以及解释他人的作为,并预测他人的未来行为。就像我们若是见到一位老人家身着棒球队的制服,站在一家高级餐馆的餐桌上疯狂舞动时,我们很可能会大吃一惊;因为这种行为与我们心理上所预期的他人行为,二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但是,这种心理认知地图,似乎往往也会误导我们,使我们在打量别人时,做出离谱的错误判断。也许不久前,你在邮局里排队等候买邮票,你猜想,排在你前面的那个人,不是流落街头无家可归,就是精神病院里的病人。因为证据十分明显——或至少你觉得很明显:她衣衫不整,衬衫有一半露在腰带外,鞋带未系,蓬头乱发,怀里抱着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但是过了一会儿,你得着机会凑近瞧瞧她抱着的那堆纸,发现其中有一件是她要寄给出版社的手稿,而在写着寄件人姓名地址的那一角,你瞥见一个全国知名的科幻小说作家的名字。借着下面的练习,你可以让孩子自我训练“识人之道”,并且可以看出,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都是这些对别人的心理预期和偏见。使他们尽早地掌握过人的才能。
人际地图
请你先选好一处繁忙的公共场所(例如公园、火车站、闹区的街角等等),然后让他站在或坐在一个他觉得舒适的地点,你取出带着的笔记本,让他开始观察周围的人群。你可随意任选一个人让他加以观察,根据他迅速的观察,你写下他对这人的所有印象(例如:“家长”、“雅痞”、“病态的健身运动者”)。写完之后,在那些你认为有十足的证据、支持他的看法的项目旁划上星号;在那些凭据不足,或无凭无据的项目旁,则划上圆圈。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至少再观察其他三个人。
当他这样观察时,你会发觉,你们所看到的不仅是些为生活奔忙的个人,而可能是一幅构成人类生活的复杂人际互动脉络图——并且,图中大部份的事物,都在无声中进行。按心理学家估算,人际之间互相传递的资讯,其中有百分之六十至九十为无声的沟通。这种沟通包含许多种不同的行为,诸如脸部表情、人与人之间所保持的距离、触摸的方式、姿势、手势,和眼睛对视。根据传播学家玛莉奥培的估计,人类能用身体做出约七十万种不同的手势动作。研究身体动作的学者勃得威斯特表示,仅是脸部即可做出二十五万种不同的表情。而另一专家克劳特则可辨识五千种不同的手势。此外,身体动作专家休斯则收录了一千种不同的姿势体态。
2.入境随俗
有些表情动作,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例如,因为快乐、悲伤、愤怒或厌恶等情绪而显现的脸部表情。但是,大部份传达人际讯息的表情动作,在不同的文化社会,便有不同意义。竖起姆指的动作,对美国人而言似乎是表示友善,但是若在奈及利亚做出这种动作,就等于在美国向人“伸出中指”表示“×××”的恶劣下流动作。同样地,在希腊,你若是伸手招呼计程车,也许也会遭人殴打。因为在古代,希腊人曾令罪犯游街,并将粪便涂抹到他们脸上。这一动作的残余部份——一只用力伸出的手,手掌向外——就是希腊文化中流传下来,并被视为猥亵淫秽的象征。
人类的表情动作,何者代表何义,有其复杂的法则。我们可运用这些人际讯号,在彼此之间传递各式各样不同的情感、心意和想法。在这些讯号所代表的意义中,最广义的为表达接受和拒绝的信息,或是表达亲密和疏远的方式。根据爱因斯坦人际沟通医学研究院的院长爱伯特史佛朗的研究,那些表示志同道合、关系亲密的讯号,具有他称之为“相与伴随”的肩并肩式的相互位置。若两人在走路时步伐一致,体态也相似,并且运用同样的手势,这便是“相与伴随”的一个例子。史佛朗同时也提到“框架”式的说法——所谓“框架”式,就是指当两人或一小群人相倚而坐时,形成一个社交单位。而将侧面或背面朝向那些他们不希望包括在自己这一单位内的人;如果你曾经历过贸然闯入两人或三人的谈话圈,而忽然觉得尴尬的场面,那么你也许就进入了别人的“框架地带”。
在人际沟通方面,另一些你必须让孩子了解的重要项目包括:他得知道谁在触碰谁“在群体中最有势力的人,通常最有权去触碰别人),以及谁在主导谈话(最有势力的人,通常会订立标准,决定每人发言的时间该多长或多短),和眼睛对视的方式(两人对视的时间愈久,他们就愈可能彼此非常地吸引——或非常地排斥)。
然而,我们也得让他们记住,“任何”人际讯号都无固定不变的意义。因为一方面因文化不同,便会产生差异;而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想要利用这些讯号传递一个与现有信息不同的另一信息的人而言,他们也可随时操纵这些讯号。例如,置身于团体中的一对恋人,可能会刻意地避免二人对视,以免旁人猜测他们密而未宣的恋情。在典型的社交场合,我们往往会见到许多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暗传讯息的手势动作。
下面的这一练习,即在帮助你训练自己的孩子侦测这些关系与动作。
慧眼识人
请参加某一正式的集体活动,并确定参与的其他儿童都不太认识他(例如某艺廊的开幕式、他与其他孩子都不太熟识的公益活动聚会、公开型的演出,或任何其他类似的场合。
当他到达时,先让他在角落找一个不太显眼的位置,替自己安顿一处舒服的据点。然后,观察周围三五成群的儿童,看看他是否能从他们的共同举动中,侦测出某一些成员之间关系亲密的特定小团体。当有人进场时,注意瞧瞧,有无“相与伴随”式的例子(两人或三人步调一致地走进室内)。再向四周环视,看看有无“框架”式的例子(数人同坐,自成一个小单位)。
注意旁人的姿势与手势动作,他们与别人眼睛对视或触碰别人的方式,看看他是否能由这些观察中看出谁是聚会的最有吸引力的人物。找找看,有无任何“泄露”的状况——是否有人因某些动作而暴露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当聚会接受尾声时,四下留意,有无任何“结束的动作”——是否有人在以动作示意该是结束聚会、道别的时刻了。
如果可行的话,你可找一位“内幕人士”(某一位了解大多数在场儿童的人),核对一下他所做的猜测,看看他所观察到的亲密团体,或彼此陌生的人,或强弱顺序是否正确。核对之后,你可以将这些观察记录下来。
3.帮助孩子体会“我们”
某些学者专家近来发现,世界上有些文化是属于“自我”文化类型。这些社会,对于个人的重视超过对于群体的重视。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则是倾向于“我们”文化;在这社会中,人们较重视人际之间的联系与互相合作。
在美国的南达科他州的印第安事务局,对于“我们”与“自我”这两种文化,曾经上了有趣的一课。若干年前,印第安事务局曾经投入大笔资金,经营一项手工艺品的生意。事务局的投资目的,在于辅导保留区内的印第安族人将来逐步接管此”营业。后来,这项经营失败了,一些局外人便将之归咎于“印第安人缺乏开创精神。”但是,根据知道内情的人的说法,则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失败的症结,是由于印第安事务局强将美国白人的经营理念加之于印第安人的缘故。
依照美国白人“自我”文化的观点,事务局为印第安人订立的经营方式为:以各种奖励办法酬报个人的工作表现,并鼓励员工之间彼此竞争,以及其他与个人“自我”相关的措施。但是,因为印第安索克斯族人的文化,是属于“我们”文化类型的,在他们的生活中,基本上也就无所谓个人奖赏或个人成就。他们的生活原则,大体上讲求“若非我们全部行动一致,大家同心协力地一起做,否则就是大家都不做。”因此,当这些印第安人不求个人的功名、不在乎个人的升迁时,别人就误以为他们没有进取心、缺乏开创精神。
“我们”的意识可以帮助黑孩子克服困难和恐惧。表现出异乎寻常的英勇,就像是天降大任一般,使他们获得非凡的成就。
现在,全球迈向“我们”文化的行动,已创造了一个新的词汇:“人际网路交流”。我们用此词形容一种刚刚形成的、具有共生意义的人际结合。虽然这个词也许会令人联想到一些雅痞在鸡尾酒会上互换名片的场面,或是环保人士借短波无线电交换健康食品食谱的情景,不过事实上,“人际网路交流”是指一群志同道合之士,无论为何目的,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交流。根据心理学家史丹利米葛瑞姆的研究,每个人平均大约与5~5个人接触交流,便可联系到任何其他的人。这表示,你如果有所需求的话,可以非常轻易地找到一个能够提供资源或建议,或是以一种关怀的态度在某方面帮你解决问题的个人或团体。下面的这一练习,便是要引导你的孩子步入人际交流的网路。
通往人际交流之网的核心
在一张纸的上方写下某件他想要学习了解的事物,请尽量描述得清楚些(例如:如何得到某名星的演出赠券,如何写好求职用的履历表、如何画油画等)。先从他现有的支援体系中,找出可能帮他搜集相关资讯的人。将此人列为他人际交流之旅的第一站,在纸上将名字与题目用直线连接起来。其次,请此人另转介几位能够在这方面指教他的人。接着在纸上写下这些人名,将他们列为第二站。向这些人当面请益(如果他们不在本地,既以写信或通电话的方式联络),以寻求更进一步的资讯。再将这些人转介的另一些人写在纸上,作为第三站。可以运用这种方式继续不断地一站一站向下联络,直到他找出对你的问题能提出最适当解答的人为止。
有时,透过这样的人际交流网,会找到一位对他所提出的问题非常在行的专家。不过,在多半的情况下,你会发觉,那些与他交流的人,都对他的问题有部份的认识,为他提供了部份的答案。此外,在联系的过程中,他或许会发觉,自己正在建立一个支援体系,这些人能在某一特定问题或范围内帮助他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