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这样带孩子就对了
12018500000012

第12章 美国的医疗制度

来到美国之后,我们全家对于台湾地区政府用心照顾好人民基本的医疗安全感,真的心怀感激!

后来经朋友介绍,我们换到另一家综合诊所,那里的牙医医生较专业,对于没有医疗保险的人也会有优惠,孩子们在那里获得了妥善的治疗。只不过新病人预约手续挺麻烦的,因为它只开放每个月初的某一天的某一个时间让你打电话预约,而且是预约下个月的看诊时间。换句话说,如果是牙疼需要就医,需等待约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得到医生。记得回台之前亘亘下腹部疼痛,我们打电话到此诊所预约儿科,结果诊所的回答是:“儿科与牙科不同系统,新病患请一个月前预约。”当场我们真是无言,肚子痛要怎么等一个月啊?让我顿时很怀念台湾医疗的方便。

亘亘和如如有一次在吃饭时就问我们:“这里看病这么贵,那穷人生病了怎么办?”这问题问得好,我们也问过美国人同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是耸耸肩,一脸无奈地说:“没办法,这就是美国的医疗制度。”大家深知此制度有问题,却无力改变它。

所以在美国如果没有保医疗保险真的很难生活,根据行政院经会二〇〇九年的资料,美国有16%的人口无法获得健康保险,且美国健康保险的费用在过去八年间增长了一倍,其速度是过去八年来薪资增长率的三点七倍。可以想见医疗保险费用已成为美国一般家庭沉重的负担。加上现在美国财政困难,即使是公务员,政府为其与其家属所负担的部分额度也逐年下降或限制增加,更何况是私人公司。再者,美国的医疗保险范围通常不包含牙医诊疗,即使有包含,给付金额也很少。

除了牙医诊疗之外,如果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感冒生病,即使支付昂贵的医药费,医生最后也有可能只是建议患者回家后多喝水和睡觉,并没有开药。

记得在台湾时常听说美国人崇尚让身体的免疫力自然地抵抗病菌,减少吃药的频率。但事实上根据当地人的说法是,看病和拿药都很贵,所以干脆让身体自然修复。除非是病毒感染等较严重的病才去就医,如果只是伤风感冒,他们会到卖场直接买成药来吃。所以美国的成药很盛行,每次一波流行感冒,去到卖场,你就会发现在药柜前面有不少人在买药。

为什么医疗费如此高昂呢?WIU退休教授艾尔说,其中一个因素是因为美国人法治观念太强,动不动就告状。例如:这里几乎很多人买房子都会加买保险,否则假如你的朋友在家里或门口跌倒了也是可以告你的;而因为医生太容易被病人状告,所以美国的医生为了避免承担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都会自行加保保险并增加药检程序,而这份支出又会转嫁到病人的身上,一层牵动一层造就了居高不下的医疗费用。我们在美国认识的一位台湾医生说,他每年在这部分需付的保险费就高达台币六十万元以上。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之后即努力改革美国的医疗制度。但所有的改革者所面临的最大问题都一样,就是利益的纠葛。美国医疗的开支目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无疑是一块利益的大饼。保险公司、制药公司、医院,皆为受益者。可以想见当奥巴马总统在推动此项改革时会遭受到多大的反对声浪。不过美国对于低收入家庭的医疗照顾有提供医疗补助计划,另针对中低收入家庭之儿童,各州儿童健康保险方案(State Children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s, SCHIP)亦提供医疗保险费用补助。

例如亘亘的同学约翰,他们全家是从大陆依亲移民过来的,他的母亲表示,她来这里生了两个孩子,每一次的费用都是一万美金!但因他们有低收入证明,因此无须自行负担费用。他们家每个月还有失业救济金及粮食津贴,孩子生病也不需负担高额诊疗费。政府的协助,至少帮助他们能够拥有基本的生活条件能力。

美国的医疗制度也提供低收入户到急诊室享有免费的福利,虽然部分美国人会抱怨有些人会滥用资源,只要头痛或感冒就去急诊室,浪费了大家的纳税钱。但换个角度想,如果国家医疗制度健全,人民生病就能直接看医生,根本就不必要这么做了。如果人民连生病的权利都没有,哪谈得上基本的生活安全感?实在让人感叹一个先进国家的医疗制度不该如此,越先进的国家应该更照顾人民的福祉才是,而医疗是人民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啊!

艾尔教授还告诉我们,当他还在教书时,都会先问学生:如果你发生临时状况时,要不要帮你叫救护车?因为救护车跑一趟,不管你有没有用到它,就要收取约台币一万元的费用,所以在美国可不能好心地随便帮别人叫救护车啊!

在美国这一年,孩子们不能吃口香糖是小事,重点是我们一直很小心翼翼的,希望孩子可别不小心扭伤脚、受重伤或者生重病的,因为光想到那医药费就令人头皮发麻。在美国,弱势的人民(没有医疗保险的人)是没有生病权利的!

相较之下,对于台湾地区政府用心照顾人民基本的医疗安全感,我真的心怀感激,台湾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