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优生胎教必读
12015000000006

第6章

③作息正常。怀孕的时候容易觉得疲劳,所以晚上8点到8点半之间就上床就寝了,第二天大约6点钟起床,中午在公司还会小睡半小时;整个怀孕过程都维持这个作息模式。好玩的是,玮玮出生后一直到现在,我没有刻意养成他何时睡觉、何时起床的习惯,但他却自然而然和我怀孕时候的作息吻合。

④三餐定时定量。

我怀孕时吃饭时间固定,三餐吃八分饱就满足了,很少吃零食。玮玮现在也是如此,更妙的是,他从吃副食品开始,一吃到鱼就整口吐出来,到现在仍坚持不吃鱼肉,怎么威胁利诱都没办法,只肯吃一点鸡肉。整体上偏好植物性的饮食,我想可能和我怀孕期间念经有很深的关系。

胎教做得好,小孩智商高1985年2月14日的《人民日报》上,详细介绍了对胎教儿小津津的实验成果。他在4岁半时,就被武汉大学录取为少年科技预备班的学员进校学习,是当时年龄最小的大学预备班学员。

小津津的父亲是位医生,他吸取中国古老质朴的胎教学说中的科学成分,同时结合了现代医学知识,对小津津施行胎教。他非常注意给妻子调节饮食,让妻子在怀孕时期吃了许多高蛋白的食物,以及猕猴桃、梨、苹果、番茄、西瓜等维生素含量高的水果。另一方面也相当注意环境对优生的影响,他们选了一个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的地方度假,并且还注意调适心情,阅读一些有趣且轻松愉快的小说,看一些轻松又有益的电视或电影。1980年小津津出生,他的体重为4千克,出生时并不哭只是笑,正因为他那副对任何事都津津有味的模样,大家才都叫他“小津津”。到他半岁多时,当人们以汉语或英语说出他近处的物体,他就能用眼睛示意或用手准确地指出来;在1岁左右,他就知道自己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与位置,并能指出心脏的位置;到1岁半时便能听懂英文及中文的一些常用语,并且认识英语字母表,数字能从1数到10,并会辨认16种不同的颜色;两岁半时懂得加减乘除及平方根等数学符号;3岁时已认得万以内的数字;4岁半时则能解一些初中一二年级的数学难题;他的智商测定在140以上,超过了11岁年龄组的智商。

§§§第二篇全面地认识胎教———掌握胎教的必备知识

何为胎教胎教是集优生、优养、优教于一身的学问。它包括优身受孕、优境养胎和胎儿教育3个方面。

优身受孕优身受孕是指健康的父母在最佳年龄段,在最佳的身心状态下使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若要生个健康聪明宝宝,优身受孕是十分必要的。若要达到优身受孕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受孕之前,夫妻必先优身优心。妻子怀孕,丈夫不能袖手旁观,完全置之度外。丈夫同样对胎儿起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为后代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子的质量。丈夫对妻子的关心和爱护,对妻子的照料和帮助,对妻子的支持和引导,同样会对后代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

怀胎,妻子是当事人,也是最直接的责任者,妻子自身的状况对胎儿有着直接影响。妻子必须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保持优秀的品质和修养。妻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作用于胎儿,这是自古就有的胎教思想。

优境养胎优境养胎是指为胎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使胎儿受到更好的调养调教。

胎儿的生活环境根据母体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包括母亲的精神状态、思想意识活动、母亲自身营养状况、母亲的内脏器官、内分泌系统及母亲的自身品格和修养等。内环境直接作用于胎儿。外环境是指母体之外的能够对母体产生影响,引起母体内环境发生变化,进而对胎儿产生影响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如欣赏大自然的景观,会使准妈妈精神饱满、心旷神怡。大自然景观就是通过为准妈妈营造良好心境,来改变胎儿的内环境,从而使胎儿受益。

外界环境,正是通过对准妈妈的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的刺激,以及大脑的思维活动,间接地对胎儿发生作用,使胎儿的成长受到影响。积极的、高尚的、乐观的事物给胎儿以有利的影响,消极的、低级的、悲观的事物给胎儿以不利的影响。准妈妈与胎儿之间虽无直接的神经联系,但可以通过血浆中的化学物质来进行沟通。胎儿通过母体中化学物质的变化来感知母亲的情感意图。母亲的情绪会直接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性格的形成,这正是优境养胎的原因。

胎儿教育胎教的本意就是有意地对胎儿进行教育。胎儿教育分为直接教育和间接教育。直接教育是指直接作用于胎儿,使胎儿受到良好影响的教育。如给胎儿听音乐,把听筒放在母亲的腹部,让胎儿直接听,这就是对胎儿的直接教育。间接教育是指通过对母亲的作用来影响胎儿。如孕期保健操,通过母亲做操来达到母胎同受锻炼的目的。还有母亲读一篇优秀的作品,这是母亲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胎儿的学习过程。

怀孕后,母亲胎儿结为一体,母亲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胎儿。母亲为培养胎儿需要有意识地学习一些东西,母亲学习的时候也是胎儿接受教育的时候。因此,母亲在孕期要多学一些、多看一些、多做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

遗传优生与胎教遗传是优生的基础,也是胎教的先决条件。在自然界,只有素质良好的种子才有可能结出优良的果实。同样道理,只有继承了父母双方良好遗传基因的健康胎儿,才有可能达到优生,也才谈得上胎教。我们知道,胎教就是对母腹中胎儿的感觉器官进行刺激,前提是胎儿必须具备健全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及全身各器官。显然,一个先天性痴呆的智残胎儿是不可能接受胎教的。

研究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范围相当广阔的智力,这个范围的上限和下限是由遗传决定的。一个儿童,虽然父母的遗传因素很好,但如果这个儿童生活环境差,无良好教育,个人努力也差,他的智力发育就会受到限制,智商就较低;相反,虽然某儿童的父母遗传因素一般,但这个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个人又勤奋努力,他的智力就会得到充分发育,智商较高。当然,如果父母的遗传因素很好,儿童生后又得到良好的教育,个人又勤奋上进,那么他的良好的遗传的智力潜力与外界环境、教育及个人努力之间是决定性作用的关系。因此,专家将先天的遗传因素,后天的环境、教育条件(包括胎教),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称之为决定人们智力差异的三要素。

什么是优生学优生学是使用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以改善人类的遗传素质,防止出生缺陷,提高人口质量的科学。简单地说,优生是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后代具有好的体质及优良的遗传素质。

优生学的主要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增进有关人类不同特征的遗传本质的知识,判定这些特征的优劣并决定取舍,即在人类遗传学的基础上,阐明人类某些特征的基因控制及其遗传方式,然后从医学、遗传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其在未来社会中的优劣或对人类进化的利弊作出判断;二是提出改进后代遗传素质的措施,即在第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制定增减某种基因表现频率的方案。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产是完成上述任务的3个主要手段。

优生学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前科学阶段、半科学阶段和科学阶段。前科学阶段从远古到1880年。半科学阶段从1881~1940年,1883年英国科学家F·高尔顿首次使用他所合成的一个新词“优生学”,这是优生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出现的公认标志。但在当时又受到种族主义谬论的影响,使得优生学中掺入了伪科学的成分。科学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持续到现在。

现代优生学的范围正在逐步扩大,已不限于只在遗传学上考虑下一代的生物素质,而且还要防止各种非遗传性的先天性疾病、分娩过程中的损伤以及新生儿疾病,以保证下一代的人口素质。因此,优生学的学科基础十分广泛,需要从分子遗传学、人类遗传学、医学遗传学、行为遗传学、胚胎学、畸形学、妇产科学、围生医学、儿科学、社会学、伦理学、人口学、教育学、流行病学、环境科学和法学等多方面进行协作研究。

1960年,美国遗传学家斯特恩,将优生学分为正优生学和负优生学2大类。正优生学研究如何增加或促进体力和智力上的有利基因的优秀个体的繁衍,从而提高人类群体中良好基因的频率;希望人类社会由更多的优秀个体组成,又称演进性优生学或正优生学。其方法如人工授精、设立精子库、人体胚胎移植、试管婴儿、人类单性繁殖、基因重组。负优生学是预防有严重遗传病和先天性疾病的个体的出生,从而降低人群中不良基因的频率,又称预防性优生学或负优生学。其主要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如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理想的婚姻和生育年龄、最佳受孕时机、优生咨询、孕期保健、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及优生立法等。

优生学的意义优生从根本上讲,是保证人口质量的一项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盛衰的大事。人口素质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概括起来有2个方面:一是先天素质,一是后天因素。前者是生的问题,后者是养和教的问题,即优生与优育的问题。

人口的出生质量在某种意义上讲对人口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优生就是要尽可能地提高出生婴儿的体质水平,减少或避免缺陷儿的诞生。生一个健康、聪明、漂亮的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心愿,而生出一个遗传病患儿或先天畸形儿,将给父母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从国家和民族这一大局来讲,如果生育的后代个个都健康、聪明,那么整个中华民族就会兴旺发达,国家就会繁荣昌盛。

每一位准备做父母的人都想生个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宝宝。但过去因人们对优生的认识不够,简单地认为生孩子谁都会,不需要采取任何措施,致使一些肢体有残疾、智力低下的“缺陷儿”来到世上。据调查,我国有5000多万残疾人,0~4岁的儿童中,有2.7%为残疾儿。这些残疾儿中,以智力低下最为常见,其次为聋哑、肢体残、视力残和精神病。只有遵照优生的原则,养育出身心健全的后代,为中华民族注入健康、新鲜的血液,我们的家庭才能幸福美满,民族才能兴旺发达,国家才能繁荣富强。

生一个聪明的孩子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精神活动功能,影响智能的因素很多,如先天的遗传,后天的感染、中毒、颅脑外伤、缺氧等。智慧决定于先天素质,能力决定于后天的训练,聪明的反义词是愚笨。愚笨分2种,18周岁以前,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大脑发育不全,出现愚笨表现的称为低能或精神发育迟滞;18周岁以后,各种原因造成原本正常的智能受到破坏表现愚笨的称为痴呆,如青春期开始发生的精神分裂症称为早发痴呆,而中年晚期和老年期起病的分别称为早老性痴呆和老年痴呆。

人们的聪明或愚笨,一般用智商来表示,绝大部分(95%左右)人的智商在100依15的范围,若智商在70以下的称为低能,智商在130以上的称为超常智能。人群中低能和超常智能各占2.5%,但有人调查发现,实际上低能在3%以上,而超常智能在2%以下。通常把低能作为病态,而把超常智能作为天才,但是有人通过研究天才的病迹学,寻找古今中外高智名人学者的异常心理,发现其中不少人有病态性格、神经症,甚至为精神病患者。

聪明是人的智慧活动的体现,它决定于先天素质,也受社会实践和教育以及个人努力的影响,这3方面因素相互发挥作用。有人认为,聪明程度有相当大的部分决定于先天素质,约占80%,而后天的训练只占20%左右。如何发挥先天素质,避免导致低能的因素,是使孩子聪明健康的重要措施。

研究发现,母亲体内的遗传因素对儿女的聪明程度影响很大,尤其对儿子的影响更大,远远高于父亲。因此,若要生一个聪明的孩子,首先必须有一个聪明的母亲,其次是必须保证孕妇的营养,提高孕妇体质。孕妇的营养与体质直接关系到胎儿的发育,尤其是孕期的头3个月,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要保证孕妇有充足、合理的营养供给,从而保障孕期健康。

为了避免愚笨不健康孩子的出生,一要避免与低能者婚配,更要避免低能者之间的婚配。调查发现,若低能者相互婚配,其儿子大部分或全部为低能儿。二要避免近亲婚配,血缘关系越近,生育低能儿的可能性越大。三要避免高龄生育,母亲生育年龄越大,分娩痴呆患儿的可能性就会增加。30岁以上的母亲,分娩痴呆患儿的可能性较高。四要避免孕期感染,特别是孕期头3个月内,要防止风疹、腮腺炎、流感、单纯疱疹等病毒感染,否则将导致胎儿畸形。产期羊水感染、婴幼儿期的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菌痢等严重感染引起的高热抽搐也会引起智能发育不全。五要避免孕妇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的影响,妊娠头3个月应避免放射线照射,防止腹部外伤。分娩时防止产程过长、羊水早破;防止不必要的负压引产、产钳助产等,由于以上诸因素可导致胎儿脑细胞出血、缺血、缺氧,使脑细胞变性或坏死,从而影响智能发育。

先天的素质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后天的教育和其本人的努力,如果先天素质很好,很聪明,但后天得不到很好教育,或个人不努力,聪明才智的发挥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先天素质不太聪明,后天能得到很好教育,个人也勤奋好学,努力进取,智能也可得到相对良好的发育。

胎教是否真有作用胎儿到底能不能教育每一对想要孩子的父母,都会希望自己能生育一个聪明、健康、活泼、天赋高、品行端正的孩子。怎样才能保证生育这样一个孩子呢?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科学新发明的不断出现,胎教作为一门新的学问,现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少人把希望放到了胎教上。那么,胎儿到底能不能教育?胎教的效果到底如何?如果有效果,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方法有利于胎儿的身体、智力发育与发展呢?这些正是广大准父母最关心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胎教还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胎教根本没什么意义,不会对胎儿产生什么作用,只要孕妇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营养,使胎儿在母体内营养得当,能安然成长、不受干扰就可以了。他们的依据是,不少杰出人物的父母亲是平民,文化水平并不高,也根本没有搞过什么胎教,他们的孩子照样很优秀、能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