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个名词,但也是个动词。相对于名词来讲,动词的爱更实际。
他根本不知道浪漫为何物,从来没有给她买过礼品,他想她的时候,可以在楼下傻傻的等他一夜,却不知道在情人节送给她一朵玫瑰。他为了她,学会了做她所有会吃的菜,却从来没有请她到西餐厅吃一顿烛光晚餐。
但她并不羡慕别人的玫瑰,也不羡慕别人千奇百怪的礼物,她每天还是期待着,他早早的来公司接自己,走着送自己回家,然后在自己家的楼下,再谈上一个小时。
浪漫,并不一定非得999朵玫瑰,只要真心,萝卜白菜照样浪漫。
不懂爱的两个人的婚姻,照样会很幸福,因为幸福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想象和规划出来的。对于婚姻而言,尤其如此。
一个哲学家的婚姻,可能会一团糟,一个不懂哲学的人,婚姻照样可以中规中矩,处处渗透着哲学。婚姻并不是形而上的哲学,而是形而下的技术;在婚姻当中,素质要远比理论重要。
知道的不一定理解,理解了不一定做到,做到的也不一定理解。有一种人,只知道有爱,却不知道何为爱,因此,就只能凭感觉去到处追了。感觉到了,就以为找到了终身的幸福,因为不理解,所以,不知道如何经营,感觉失去了,爱终结了。
有一种人,知道爱,也懂得和理解爱,但懂得却不一定做到。而恰恰因为懂得,所以就犯了眼高手低的错误。因为对爱的经营是很琐细的,所以,这些人宁愿到处追欢逐爱,也定不下心来经营。这种人,即便知道自己的所爱,也不会珍惜。所以,这种人天生就是沾花惹草。
还有意中人,不知道爱,也不理解爱,但天生善于经营。就像一个老农,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只是在实践中,积累了种地的一些经验,所以,勤勤恳恳,踏实做事。因为没有外表的光鲜,也没有高谈阔论的深奥,所以,就没有在婚姻上务虚的机会,只知道勤勤恳恳经营,踏踏实实耕耘,这种人,婚姻却最容易幸福。
这就是很多人所不解的:自己的父母,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结合,两个人也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这么多年下来,彼此却谁都离不开谁。婚姻的真谛,不用有什么溢于言表的幸福,只要有那么一份踏踏实实的相依相偎就已足够。
婚姻,不必要懂得什么高深的理论,也不用刻意追求爱与感动,只需要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幸福自然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