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我的压寨美人们
1197400000124

第124章 糊里糊涂 (1)

柳明正认错的诚意十足,却不忘在言语间表示自己女儿找到了以为大靠山,他得罪不起,庞太师也得罪不起的大人物。那个少年的身份虽然暂时还没有确定,但是这样说起码会让庞太师暂时有所忌惮,不会立刻对柳家动手,也让柳家能有些喘息的时间。

庞太师听了柳明正的话,神色果然有一瞬间的变幻,随即又恢复阴沉,高声道:“送客。”他没有问那个人是谁,既然柳明正没有提起那人的名讳,那么即便自己问他也不会说。如此一来反而让自己显得失了身份,不如自己去查。这天下还没有他庞太师查不到的事情。

柳明正听到庞太师送客的话,也赶紧起身恭敬地退了下去。走出庞府,柳明正才发觉自己背后的衣衫都被湿透了,心里不由还有些余悸。他现在不过是个四品官,以庞太师此时的势力,就算是当场将自己格杀,只要编造一个罪名,就可以毫发无伤地解决此事,他真的是怕啊。幸好,幸好庞太师还没愤怒到失去理智。

而比柳明正晚一天出发的包拯,以正常的行进速度,正好喝柳明正同一天到达。因为身上同时背负着两件大事,包拯不敢有丝毫停留,进了开封府之后就直奔皇宫而去。

仁宗接到包拯求见的消息也很是高兴,他也知道藏宝图的事情极其棘手,已经做好了长期等待的准备,却没想到包拯出门不到十天竟然就回来了。他了解包拯的性格,如果没有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务是绝不会回来了。

包拯看着年逾不惑的帝王似乎又回到了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脸上也禁不住露出了欣慰之色。虽然知道面前的人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但是年少轻狂时结下的友情却不是那么容易被消磨干净的。

“微臣能如此顺利地得到藏宝图,还要多亏了微臣前些日子认识的一位小友。若非是这位小友,这藏宝图怕是已经落到西夏人的手里了。”包拯趁着仁宗高兴,赶紧将莫问的存在说了出来。

仁宗敏锐地察觉了包拯语气中对那位小友的赞赏,心想能让这个铁面无私的家伙赞赏的人可不多,不由地就对莫问产生了一丝好奇。

包拯观察着仁宗的神色,顿了顿又接着道:“那位小友年方十六,却是文武双全,当真是难得的俊才。微臣费了这许多时日却是丝毫线索都没查到,幸好小友深明大义主动将宝图交到了微臣的手里。虽然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不过对陛下来说却是举手之劳,微臣就郁卒代庖答应了,还请陛下恕罪。”包拯说着便要跪下请罪。

仁宗自然不会让他下跪,只是仍然禁不住皱了皱眉。虽然知道包拯办事有分寸的,但是阴沟里翻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能让包拯如此推崇的少年,仁宗可不会因为他的年纪而放松警惕。

“他提了什么要求?”仁宗斟酌了一番终是开口问道。

“柳明正得罪了庞太师,那位小友希望陛下能够庇佑柳家。”包拯简洁地将莫问的要求说了出来。

仁宗听完,禁不住挑了挑眉,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么简单的要求。只是转瞬之间仁宗却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他对庞贵妃的宠爱几乎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世人纷纷说他沉迷女色,竟然心甘情愿让妃嫔的父亲权倾朝野,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比宗室王公们更加显贵。对这些评价仁宗一清二楚,但是为了自己的计划却只能任由谣言甚嚣尘上。

他相信那少年若真的如包拯所说的那般惊才绝艳,便绝不会没有听说过这些传言。那么他又是凭什么那么自信自己会答应这个可能与庞太师产生嫌隙的要求呢?他始终无法相信,那个少年是看穿了他的计划。若真是那样,那么那个少年就绝不是聪慧那么简单了,这简直都可以称作是妖孽了。

如此之人若不能为朝廷所用,便只有一个处理方法,仁宗的眼中划过一抹厉色。

“柳家是因为何事得罪了庞卿家?”虽然对莫问动了杀念,但是这件事本身并不困难,既然包拯已经应下了,他也不好让朝廷给人留下食言而肥的印象。

“快宣包爱卿进来。”仁宗有些迫不及待地说道。

“微臣叩见陛下,武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包拯一进门就按照规矩大礼参拜道,只是还没等跪下便被匆匆走下御座的仁宗给搀住了。

“爱卿不必多礼,快和朕说说,那件事可是办成了?”仁宗生性仁慈,但是对象仅限于大宋的百姓。对于周边各国的虎视眈眈,还有不停地骚扰大宋边境的行为,仁宗那是深恶痛绝。只可惜之前大宋的国力不足以支撑开战的需求,否则堂堂大宋,泱泱大国,也不至于被那些弹丸小国欺辱至此。

如今大宋终于有了翻盘的机会,仁宗岂能不放在心上。

包拯自然也知道皇上激动的原因,也不卖关子,直接就将莫问给他的那份藏宝图拿了出来,双手献给了仁宗。

仁宗接过藏宝图,看着那熟悉的纹路,还有那醒目的红色标记,心中顿时一阵激动。他也没想到,这份藏宝图竟然是整张藏宝图的关键所在,这真真是意外之喜了。

“好,好,好。”仁宗握着藏宝图一脸说了三个好字,看着包拯的眼神里满是赞赏,“包爱卿不愧是我大宋的栋梁之才,有你在朕的身边辅助,何愁大宋不兴。”这一刻宋仁宗压抑了多年的豪情壮志再次被点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