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生态保护良好,在环保问题上执法严格。1997年俄罗斯全国对破坏生态的行为提出300多件刑事案,其中150件就是莫斯科立案的。一般大城市预算中生态保护费占3%,莫斯科达5%。早已实行汽油无铅化,但汽车尾气排放量已占污染汽体总量的88%,城市加强了汽车废气检测,禁止污染超标车上路,限制二手车进口和老汽车登记。由于历史原因,市中心区64万居民人均绿地仅9平方米,市政府决定市、区政府每年各拨款200万卢布,把6000个小公园改造为自然保护地,禁止在那里修建任何建筑物。1998年,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签发了在全市新辟8个自然保护区的决议,其中包括市东工厂区附近1200公顷伊兹迈洛沃森林松园、叶利钦总统等领导人居住区所在地克雷拉茨科耶丘陵和莫斯科大学所在地的寐雀山(前列宁山)。新辟的自然保护区加上原有的四片保护区,全市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7200公顷,再加上全市星罗棋布的街心花园和公园,使绿地面积共达2万4千公顷,约占全市面积40%,人均绿地30多平方米,成为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卢日科夫因此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世界最佳生态师”奖。
圣彼得堡——“十月革命”诞生地
城市名片
国别:俄罗斯
位置:位于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
地位:俄罗斯第二大城市
年代:1703年建造
名城掠影
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文化和历史名城,以建筑的精美闻名于世,素有“地上博物馆”之称。彼得保罗要塞、彼得大帝夏宫、斯莫尔尼宫、冬宫、喀山大教堂、圣伊萨克大教堂等建筑高雅华贵、多姿多彩。闻名遐迩的冬宫,坐落在圣彼得堡皇宫广场。1917年沙皇被推翻以后,这座昔日沙皇的宫殿便成了十月革命的象征。1922年它成为与之相邻的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部分。另外,普希金、莱蒙托夫等许多俄国著名诗人和作家都曾在此生活和从事创作。
圣彼得堡与欧洲其他城市最大差别在于,所有欧洲首都名称均为一个字 ,并且仅拥有一个含义;然而圣彼得堡的名称却来自于三个不同的起源:“圣”— 源自于拉丁文,意味“神圣的”,“彼得”—耶稣的弟子圣徒之名,在希腊语上解释为“石头”,“堡”— 在德语或者荷兰语中称为“城市”;如此一来,圣彼得堡的名称不但和彼得大帝之名互相吻合,并且同时说明者,这个年轻的城市蕴含着不凡的文化背景来源。它不但沿袭了德国及荷兰的文化传统(荷兰语与德语同属日耳曼语系),并且城市的象征意义和以圣徒彼得为守护神的古罗马紧紧相关。有趣的是,甚至圣彼得堡市徽——一个左右交叉的海锚,也类似罗马梵蒂冈的徽章。
1914年前称圣彼得堡(Sankt Pitersburkh,Sankt Peterburg),1914—1924年称彼得格勒(Petrograd),1924—1991年名列宁格勒(Leningrad),1991年复称圣彼得堡(Saint Petersburg)。在圣彼得堡市内有世界第三大教堂—圣埃萨大教堂又称伊萨基辅大教堂,这教堂始建于1858年,历时40年之久才能竣工,内部以墨绿色大理石装饰,天花板上的壁画是用14种不同宝石镶成,祭坛前之圣像全部用镀金镶成,是著名的观光胜地。
彼得宫坐落于市郊西面的芬兰湾南岸,占地八百公顷,是沙皇的夏宫,在富丽豪华的花园中,有各种布局巧妙的喷泉和金像,有的喷泉还会戏弄人,若不慎踏中机关,水柱便由四面八方喷来,其乐无穷。彼得宫更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宫”。
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亦是位于圣彼得堡,这也是以往的沙皇冬宫,现为俄罗斯国立博物馆的一部分,内藏有世界珍贵的名画和雕塑,如著名的达芬奇、毕加索、凡高等名家的油画。名贵钟表器皿达二百七十万件,集世界各地之大成。此外,市内之名胜如尼华河、皇宫大广场等也是值得一游。
圣彼得堡还是世界上少数具有白夜(不夜城)的城市,每年的5月至8月城市中几乎没有黑天,白夜时漫步在静静的涅瓦河畔,遥望着蔚蓝天空的北极光,感觉犹如在梦幻中一般。 在观光之余,游客也可浏览一下纳夫斯基大街,这里有很多售卖充满民族特色商品的店,游客在此一定可以买到所喜爱的纪念品,满载而归。
名城故事
1703年,当彼得大帝作出要在涅瓦河河口建一座城市的决定时,人们都惊呆了。
在波罗的海附近荒凉的沼泽地带建一座城市,这在当时是难以想象的。人们更难以想象这样一座城市会长期存在下去。然而,3个世纪过去了,作为俄罗斯欧洲部分的象征圣彼得堡却依然存在。它的长期存在证明,当时被视为疯狂的这一沙皇构想是有道理的。
彼得大帝要在那里建一个要塞,以巩固他在波罗的海地区的战果,对付桀骜不驯的瑞典人和防止瑞典人从海上发起进攻。他要使这个建于荒凉地带的要塞今后成为他的国家的首都。
彼得大帝亲自领导艰巨的城市修建工作。波罗的海附近是沼泽地,那里没有能提供木材的森林,也没有能提供石料的采石场,所需要的木材和石料都必须从远处运来。在这之前,首先必须把沼泽里的水排干。
彼得大帝从国外请来建筑专家,让这些专家把知识传授给俄罗斯人。庞大的施工队伍是由农奴和士兵组成的。这项工作与其说是一项正常的建筑工作,还不如说是一种苦役。许多人死于这种苦役,逃跑的人也很多,当局便不断从农奴及民众中抓来新的劳动力填补施工队伍。
起初,工程以木材和土方为主要建筑材料,但渐渐地,石料成了主角。从1710年开始,被强迫迁入该城的居民每个人必须提供100块石头,其他每个进城的人也必须带入一些石头。按照彼得大帝起初的计划,它必须取代阿尔汉格尔斯克成为整个俄罗斯面向欧洲的商业中心,彼得大帝的雄心是促使俄罗斯成为欧洲国家。
修建了圣彼得堡以后,还必须充实这座城市的人口。沙皇颁布了一系列敕令,规定莫斯科的某些社会阶层或行业的人(如军人与商人等)必须移居圣彼得堡。这是一种令人恐惧的移居,因为圣彼得堡草创不久,经常受到火灾和洪灾两大灾害的威胁。
1725年彼得大帝去世时,他的这个首都一度处于危险之中。许多人主张返回莫斯科,彼得大帝的遗孀叶卡捷琳娜一世顶住了这一压力,但她的继任者——年轻的彼得二世却让步了,他到前首都莫斯科接受加冕并住在了莫斯科。在以后的时间里,圣彼得堡萧条了。但是,1732年,女王安娜回到了圣彼得堡。在她统治时期,东西两个首都一直保持着一种平衡。
1762年上台的叶卡捷琳娜二世结束了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之间摇摆的历史,圣彼得堡终于成了帝国的唯一首都。女王着手规划整个圣彼得堡的格局,按照自己的更为传统的艺术风格策划修建了一些建筑物。彼得大帝根据荷兰人的启发已经使圣彼得堡具有了意大利城市的风格,他的女儿伊丽莎白的努力则进一步使这座城市成为俄罗斯的“北方威尼斯”。而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时期,圣彼得堡更具有了新古典主义的色彩,成为欧洲最豪华的城市之一。在她执政的34年里,她只4次到过莫斯科,并且每次在莫斯科住的时间都比较短。
布达佩斯——多瑙河畔一颗明珠
城市名片
国别:匈牙利
位置:多瑙河中游两岸
地位:主要的政治、商业、运输中心和最大的城市
年代:公元89年建立,1872年由西岸城市布达和东岸城市佩
斯合并而成
名城掠影
宽阔平静的多瑙河,自北面南纵贯匈牙利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布达佩斯市,景色旖旎,风姿绰约。河水把市区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叫布达,属丘陵区,街道房屋随地形而起伏。东部叫佩斯,平坦开阔。
布达佩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中最著名古迹的是历史悠久的城堡山,那里有坚固的城墙、古老的宫殿、高大的教堂以及狭窄的街道。这些独特的景色,就是布达佩斯饱经沧桑的历史见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城堡山再次遭受浩劫。战后,匈牙利人民用辛勤的双手,恢复了城堡山的旧貌。古老的宫殿修葺一新,供人参观。街道两旁的房屋和路灯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模样,古趣盎然。城堡山中比较有特色的是造型别致的渔人堡,当你登上渔人堡的城墙,匈牙利人当年手持武器同攻城敌人厮杀的场面仿佛就在你的眼前。
许多个世纪以来,这个小小的民族顽强地维护着自由与独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从19世纪以来,布达佩斯已经成为多瑙河畔的一颗明珠。
最能体现匈牙利民族精神的是宽敞肃穆的英雄广场,它是1896年纪念匈牙利民族定居1000周年时修建的。广场中央,耸立着高大的纪念塔。下面有几组栩栩如生的青铜群像。背后,修有两座半弧形石壁。整个布局浑然一体,威武雄壮。在左右两座石壁上,排列着14个全身塑像。他们是历代为维护国家独立创建过奇功的民族英雄。各国元首来访,外国大使上任,拜谒英雄广场是绝不可少的礼宾日程,以示客人对其民族精神的尊崇。离英雄广场不远,还有一个多热·哲尔吉广场。哲尔吉是匈牙利历史上最著名的农民领袖,人民为了纪念他,将布达佩斯最大的广场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在离广场不远的伊丽莎白桥以东的河滨马路,屹立着匈牙利伟大诗人裴多菲的铜像。
名城故事
早在公元1242年,凶悍的鞑靼人就闯入了匈牙利,纵火焚毁了当时繁华的古布达和新兴的佩斯城。强盗们撤走后,人民重建家园,选择了地势险要的城堡山,建起了新布达。当这座文物昌明的城市正在蓬勃发展的时候,土耳其侵略者又闯了进来。
多热·哲尔吉(也称多饶·乔治)是1514年匈牙利伟大的农民起义的领袖。出身小贵族的边防军军官多热·哲尔吉领导了这场中世纪匈牙利的农民反封建起义。1514年 4月16日,埃斯泰尔戈姆主教鲍科茨·塔马什宣读罗马教皇圣谕,宣布组织十字军讨伐土耳其。因怨恨土耳其人的不断骚扰,广大农民踊跃应征。几天之内在佩斯城下就聚集了4万人,这支队伍被封建主视为隐患,强迫解散,未遂。继而在不发给养的情况下,驱使他们与土耳其人作战,起义由是爆发。
不久,起义席卷匈牙利全境和当时隶属匈牙利的特兰西瓦尼亚。起义军在采格莱德市发表反封建纲领,宣布消灭农奴制度,实现社会平等,建立共和国。城市贫民、学生以及小手工业者纷纷参加起义。起义军接连攻克几座重要城镇。贵族纠集反动联军,进行疯狂反扑。经过两个多月的鏖战,起义军失败。革命失败后,多热·哲尔吉被捕了,就在灼热的铁制的御座上活活烧死。他在受刑时表现了最英勇的精神,他的名字也就成为革命的象征。1541年城市失守,匈牙利落入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深渊。差不多150年之后,匈牙利人民才把土耳其人赶出国土。经过这场战争,布达城大部分被毁,残留下来的居民不过数百人。
慕尼黑——啤酒节的发祥地
城市名片
国别:德国
位置:伊萨尔河畔
地位: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欧洲最繁荣的
城市之一
年代:建于12世纪
名城掠影
慕尼黑这个名称的本义是僧侣之地。因此,该市的市徽上表现的就是一位修道士,称为“慕尼黑之子”。自从路易四世时代以来,神圣罗马帝国的颜色—黑色和金色一直是该市的官方色彩。多年以来,该市官方的城市格言是“有心脏的世界城市”。不过,现已经改为“慕尼黑爱你”。
慕尼黑位于北纬48°08", 东经 11°35" ,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自由州的上巴伐利亚高平原,距离阿尔卑斯山北麓只有约45千米,海拔高度约为520米。多瑙河的支流伊萨尔河沿西南-东北方向从城中穿过,是慕尼黑的主要河流,绵延13.7千米,德意志博物馆坐落在其中一座小岛上,城内的众多的湖泊形成了无数的大小公园。
慕尼黑地区最早的居民点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但是慕尼黑城市的形成是在12世纪以后。在8世纪,这个地方出现了一个本笃会修道院,慕尼黑这个地名在德语中有“僧侣之地”的含义。1158年是慕尼黑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年份,巴伐利亚公爵狮子亨利为了抢夺教会在弗赖辛镇的征税权,在伊萨尔河上建了一个新的集镇。这个集镇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承认,因而被推定为该市成立的年份。
1240年,慕尼黑市被交给巴伐利亚公爵奥托二世。1255年,巴伐利亚公国分裂为两部分,慕尼黑成为上巴伐利亚公国都城,从此开始了该市的建都史。
1328年,上巴伐利亚公爵路易四世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在位期间,以慕尼黑为帝都,扩建城垣,奠定了老城的规模。
1506年,巴伐利亚重新统一,慕尼黑开始成为整个巴伐利亚的首都。艺术与政治日益受到宫廷的影响。16世纪,慕尼黑是德国反宗教改革的中心,也是德国文艺复兴艺术的中心。
在巴伐利亚统治之下,慕尼黑进一步发展。成为欧洲大陆最大的城市之一。1806年,巴伐利亚由公国升为王国,慕尼黑也升格为王都,设有国会以及新成立的慕尼黑-弗赖辛总教区。整个19世纪是慕尼黑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人口由5万增加到50万。历代王公都大兴土木,建造宫殿,甚至修建整条街道,城市面貌大为改观。随着城市的发展,慕尼黑出现众多有影响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逐步成为欧洲的文学与艺术的中心之一。两次世界大战都对其造成了破坏,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慕尼黑被重建,甚至保持了战前的格局。如今,仍然是欧洲的中心之一。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慕尼黑有许多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筑,它们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代表,城市中各种雕塑比比皆是,栩栩如生。原市政厅塔楼上的组钟自古至今吸引着无数的游客,组钟的12个钟点由12个骑士组成,从每天中午11时开始(夏天是17时),每到一个钟点,12个骑士就走马灯似地出来报时。一组1.40米高的彩塑人物则围成圆圈跳舞,向人们展示德国历史上威廉五世公爵与雷塔娜·冯·洛特林小姐结婚的场面。游客们为能观赏到这一景象,往往会在慕尼黑多停留一日或几日。这个景点已成为旅游者游览慕尼黑的一个必要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