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港始建于公元前332年,其奠基人为亚历山大大帝,作为当时马其顿帝国埃及行省的总督所在地。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埃及总督托勒密在这里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加冕为托勒密一世。亚历山大成为埃及王国的首都,并很快就成为古希腊文化中最大的城市,在西方古代史中其规模和财富仅次于罗马。但是,随着阿拉伯帝国的侵入,伊斯兰教统治者把开罗作为新首都,亚历山大的地位不断下降。在奥斯曼帝国末期,它几乎已沦为一个小渔村。
亚历山大港不仅是一个古希腊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犹太人城市。早期托勒密统治者维护城市的发展,并使得其大学成为希腊最好的大学。同时,这些统治者将其居民分为希腊人、犹太人和埃及人。从托勒密四世开始,城市内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开始加剧。
名城故事
世界公认的古代七大奇观有两个在埃及,一个是名列首位的吉萨金字塔,另一个就是名列第七位的亚历山大灯塔。
公元前280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月黑风高,一艘埃及的皇家喜船,在驶入亚历山大港时,触礁沉没了,船上的皇亲国戚及从欧洲娶来的新娘,全部葬身鱼腹。这一悲剧,震惊了埃及朝野上下。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下令在最大港口的入口处,修建导航灯塔。经过15年的努力,一座雄伟壮观的灯塔竖立在法罗斯岛的东端。它立于距岛岸7米处的石礁上,人们将它称为“亚历山大灯塔”,也被称为“法罗斯灯塔”。据现存资料的记载,亚历山大灯塔高120米,加上塔基,整个高度约135米。塔楼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方形结构,高60米,里面有300多个大小不等的房间,用来作燃料库、机房和工作人员的寝室;第二层是八角形结构,高15米;第三层是圆形结构,上面用8米高的8根石柱围绕在圆顶灯楼。灯楼上面,矗立着8米高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站立姿态的青铜雕像。整座灯塔都是用花岗石和铜等材料建筑而成,灯的燃料是橄榄油和木材。整个灯塔的面积约930平方米。聪明的设计师还采用反光的原理,用镜子把灯光反射到更远的海面上。这座无与伦比的灯塔,夜夜灯火通明,兢兢业业地为入港船只导航,它给舵手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公元700年,亚历山大发生地震,灯室和波塞冬立像塌毁。关于此事,传说东罗马帝国一位皇帝企图攻打亚历山大,但惧于其船队被灯塔照见,于是派人向倭马亚王朝的哈里发进言,谎称塔底藏有亚历山大大帝的遗物和珍宝。哈里发中计下令拆塔,但在黎民百姓的强烈反对下,拆到灯室时便停止。880年,灯塔修复。1100年,灯塔再次遭强烈地震损毁,仅残存下面第一部分,灯塔失去往日的作用,成了一座瞭望台,在台上修建了一座清真寺。1301年和1435年两次地震,塔全毁。
迦太基——古地中海文明之窗
城市名片
国别:突尼斯
位置:非洲北海岸(今突尼斯城市北)
地位:古西地中海的贸易中心,古代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首都
年代:公元前814年
名城掠影
“若到突尼斯,必游迦太基。”迦太基是一个古代国家的名称,按腓尼基语叫做“卡尔特—哈达什特”,是“新城”之意。它位于今突尼斯市东北郊17千米处,濒临地中海,扼守突尼斯海峡,据东西地中海要冲,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城之一。
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迦太基开始向非洲内陆扩展,并控制了北非的大部分腓尼基人殖民地。与此同时,迦太基亦向西地中海进发,占领了西班牙南部海岸及其附近岛屿、撒丁岛、科西嘉岛及西西里岛西部等,开始称霸西地中海,与希腊分别控制着地中海的西东两边。
公元前264~前146年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3次战争。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故名。第一、二次布匿战争是作战双方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而进行的扩张战争,第三次布匿战争则是罗马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罗马打败迦太基后,在这里建立殖民地,在凯撒时代,罗马亦曾把一些没有土地的公民遣送至这里。奥古斯都于公元前29年统治开始,罗马将迦太基设为非洲行省的一部份。在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迦太基隶属西罗马帝国。而在5世纪时,西罗马帝国崩溃,此时汪达尔人乘机入侵迦太基,并占领了非洲北部沿海大部分国家,成立了阿兰·汪达尔国。到了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向亚、非、欧三大洲的邻国进军,在其倭马亚时代征服了迦太基在内的北非大部分领土。1217年~1221年,当第五次十字军东侵横扫过迦太基之后,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被严重的损坏殆尽到终于完全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迦太基有众多遗迹,其大部分都是在罗马人统治时期修建的。古罗马广场矗立在一座公园的小山之上。这个露天剧场建于罗马人征服迦太基之后的马可·奥勒留时期。剧场共有21级,分成三个部分,各用栅栏隔开,乐队席后都有五个大台阶,上面可以放活动座位,舞台前都有几个壁龛。后墙有三个门,舞台两侧的门直通剧场外面的柱廊,舞台对面是半圆形的观众席,全部是石头制作的,一层一层上去,几乎要到山顶,把整个舞台围住,从而产生良好的音响效果。每年,突尼斯政府都要在这里举行一次“迦太基国际联欢节”。
迦太基古城残存的遗迹是安东尼浴室,由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安东尼建造的,面积3.5万平方米,分为温水浴、热水浴、冷水浴、蒸汽浴等。这种公共浴室在古罗马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成为社会交际的场所。人们到公共浴室来往往是为了会见亲戚朋友,或议论国家和社会上的新闻,或聊天和办事,洗澡却是次要的,所以它是古罗马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去处。
迦太基古城遗址还包括宏伟的竞技场和古老的迦太基神庙等遗迹。竞技场是一座椭圆的建筑,面积很大,可以容纳数万观众。当时在竞技场表演的节目都由贵族富豪们安排,有人与人斗、兽与兽斗,也有人与兽斗。角斗士一般都是俘虏和奴隶。迦太基神庙在迦太基城建立前就是一个神圣的地方,高大宏敞,气势庄严,富有古希腊的建筑艺术特色。在神庙里可以看到掘出来的一层层堆积着的石碑和盛放祭神后的儿童尸骨和容器等。
迦太基,不愧是地中海地区各种古代文明汇集的橱窗,由于它的存在,地中海的古代文明发出了光辉。
名城故事
迦太基简直就是一个“国家考古公园”,然而,它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叫黛多的公主,由于皇室内部纠纷逃出了王国,飘流海上,历经艰辛,最后在突尼斯登陆。这位美丽的东方公主来到这儿,为人智慧,也有才干,但生活困难。她向当地土著部落寻求一驴之地,当地迦太基人听了十分同情,以为一驴之地没有多大,便慷慨允诺。公主要了一头驴子,把它杀了,仔细地把驴皮剪成一根根细线,连接起来,在紧靠海的山丘上围起了一块3.15平方千米的地皮,建起了迦太基城,并和大家一起经管。因此,大家奉她为皇后。现在,人们在迦太基的山坡上盖起了一座著名的豪华旅馆,为了纪念这位公主,便将这座旅馆取名为“黛多皇后旅馆”。
这个传说是美丽的。然而,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12世纪,腓尼基人(现黎巴嫩、叙利亚沿地中海一带的人)就从地中海东部来到了北非。他们在公元前814年建立了迦太基城,作为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首都。它和罗马曾经是同盟国,但由于两国为了争夺西地中海的霸权,便从盟友成了敌人。从公元前264年开始,两国先后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人,罗马与迦太基之战便称为布匿战争),最终以罗马取胜而告终。3000多年来,迦太基城曾两次遭到大火烧毁,几经兴废。但从残存下来的遗迹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光辉文化成就。
亚的斯亚贝巴——高原上“新鲜的花朵”
城市名片
国别:埃塞俄比亚
位置:恩陀陀高原南面山麓
地位:全国最大的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年代:建于1887年
名城掠影
这个城市,据说是埃塞俄比亚帝国缔造者孟尼利克二世的妻子泰图选择的城址。城名为当地阿姆哈拉语,意即“新鲜的花朵”。
在亚的斯亚贝巴风格迥异的建筑物中,坐落在市中心的非洲大厦是十分突出的。这座圆形建筑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建成于1960年。大厦前面高高飘扬着非洲各国的国旗,在这里经常举行非洲国家首脑会议。大厦最吸引游客的是前厅色彩艳丽的巨幅玻璃壁画。壁画面积达150平方米,全部用彩色玻璃拼成。壁画作者为埃塞俄比亚著名艺术家阿菲沃克·特克里,他的童年是在意大利法西斯第二次入侵时度过。父母惨遭杀害,自己也成终生残疾。他的童年经历对其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壁画的第一部分描绘了非洲人民遭受的苦难,而在其余部分展示了非洲人民的斗争,歌颂了非洲大陆的光明未来。这幅别具一格的玻璃壁画,不仅是技艺精湛的珍贵艺术品,也是感人至深的好教材。
亚的斯亚贝巴南郊的火山湖,是著名的游览胜地。火山湖原为地势凹陷的火山口,天长日久积水成湖。湖水碧蓝,水平如镜,四周峰峦倒映水中,绮丽动人。一群群野鸭戏水浮游,几叶扁舟在水中飘荡,充满诗情画意。
亚的斯亚贝巴以北300多千米的群山中,有座蜚声于世的古老小镇——拉利贝拉,它奇特的独石教堂被称为“世界奇迹”之一,其旧称罗哈。1181年,扎格维王朝的一个名叫拉利贝拉的王公做了国王,选定此地为都城,后来城名就改为拉利贝拉。崇信宗教的拉利贝拉国王,下令在当地岩层中修筑教堂。5000多名石匠在建筑大师锡迪·梅斯亏尔的带领下,花费了近30年的时间,终于在坚硬的岩石上开凿出12座独石教堂。这些教堂颜色、大小、风格都不相同,各具特色。但共同点是都没有使用一点灰浆、黏土等,都有古老的阿克苏姆(埃国的另一座古城)式的石碑尖顶、门窗和开凿成的象征性桥梁。这些教堂之间有地下过道和岩洞互通。规模最大的是救世主教堂,它是在红色岩石上开凿出来的。最美的是圣玛利亚教堂,在其天花板和拱门上,有用各种颜色绘成的几何学和动物形象,令人赏心悦目,赞声不绝。戈尔戈塔—米凯尔教堂里埋葬着拉利贝拉国王,内有他的遗物。而圣乔治教堂造型最为奇特,整个教堂被凿成十字架形,从上面看,犹如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放在地上。
名城故事
旧约圣经记载过埃塞俄比亚曾经出过一位美艳的女王,名叫希巴女王,曾上耶路撒冷向所罗门王问智慧。后来,二人生育一子,现今埃塞俄比亚的所罗门王朝的国王和贵族,宣称拥有希巴女王和所罗门王的血统。现在,还有一小部分的犹太人带着非洲血统,有着黝黑的皮肤,而埃塞俄比亚的语言也和旧约圣经后期使用的文字很接近。
据记载,公元前1000年左右,非洲曾经有一个希巴女王由于所罗门王的指示而访问以色列王国。
二人生育有一名儿子孟尼利克一世——后来衣索比亚的第一任国王。
衣索比亚第一个可考证的王朝是公元前1世纪的阿克森王朝。波斯的先知摩尼(摩尼教的创始者)将阿克森与罗马、波斯和中国并列为当时的四大强国。阿克森王朝的起源仍然不清楚。
基督教在330年左右传入衣索比亚。这个新宗教在一开始的地位并不高,直到5世纪才较稳固。
阿克森王朝的灭亡和它的起源一样神秘。由于缺乏详细的历史,王国的灭亡被认为和持续的旱灾、无限制放牧、砍伐森林、传染病、贸易路线的改变等有关。
7世纪,由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使得衣索比亚成为在欧洲以外的少数基督教国家之一。
约公元1000年左右,一个非基督教的公主屠杀了大部分的皇族和贵族。只有一个婴儿国王和一些忠诚的拥护者偏安一隅;而公主及其后裔则统治大部分的国土。
不过公主的后继者在下世纪的某个时间被阿皋族人所推翻,并建立了札格维王朝,拉利贝拉的石凿教堂大约在这个时候被建造。
1270年左右,原来的皇族复位,建立了所罗门王朝,逐出了最后一位札格维国王。
所罗门王朝的皇帝们都宣称他们是所罗门王和希巴女王的直属后裔。1270年,阿姆拉克建立了新兴的所罗门王朝,定都安姆伯格尔。这个古老的王朝一直存在到1974年。
这一时期,恢复元气的所罗门王朝的领土甚至超过了阿克苏姆极盛时期,重新夺回红海贸易权。所罗门王朝时代的基督教已经战胜了世俗权力,完全掌握了帝国的上层生活。当时统一的中央政权权力很小,领主权力很大,国家时常处于分裂状态中。
1889年,孟尼利克二世称帝,统一全国,建都亚的斯亚贝巴,奠定现代埃塞俄比亚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