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名城背后的故事
11904300000015

第15章 世界名城美洲篇(4)

名城故事

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工业中心、世界4座最大的都市之一,圣保罗市是圣保罗州的州府、南美州第一大城市、南美最大的进出口市场。圣保罗州在巴西东南部,占巴西全国面积的3%。这里是巴西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经济最繁荣的州,也是全国最重要的贸易和金融中心以及最大的消费市场,有“巴西经济的火车头”之称。位于巴西国境东南部马尔山脉大崖壁边缘海拔800多米的高原上,东南距外港63公里,城区面积1624平方公里,人口1400万。包括郊区在内的大圣保罗市包括37个郊区县在内,面积7951平方公里,人口1800万。该城虽然处在南回归线附近,但因地势比较高,夏季多雨凉爽,冬季干燥偏冷,无严寒,是一座气候宜人、林木苍翠、风光秀丽的城市。

到了圣保罗,你会惊叹它真是太大了,比上海、北京都要大。赶去一个地方,即使不塞车,可能也要花上一两个小时的车程。这就是圣保罗,一个拥有2600平方公里土地、1600万人口的世界第二大城市。

圣保罗是贸易和工业中心,生产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工业制成品。巴西生产的汽车10辆中就有9辆是在这里生产的。圣保罗被称为巴西的“老黄牛”,它为巴西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圣保罗人说: “圣保罗人工作,这样巴西的其他地方的人就可以玩了。”

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城市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同圣保罗州的经济密切相关。公元19世纪以前,圣保罗州盛产棉花、稻米和咖啡,所以作为州首府的圣保罗市的工业以棉纺、粮食加工、咖啡加工的传统工业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了冶金、机械、汽车、电力、食品、水泥、化学、橡胶、烟草、造纸等工业,而这些工业部门能够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工业原料的大部分可从圣保罗州及附近地区获得。近二三十年来,圣保罗又建有巴西电子工业中心、汽车工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炼油厂。圣保罗现有3万多家工厂企业,产业工人200多万,集中了巴西全国工业的一半。

里约热内卢——上帝的杰作

城市名片

国别:巴西

位置:位于东南部大西洋里约热内卢湾西岸

地位:首都

年代:始建于16世纪60年代

名城掠影

1502年1月1日,葡萄牙殖民者加斯帕尔·德莱莫斯率领船队驶抵“甜面包”山下。殖民者们发现这里港口狭窄,港的本身又非常深,误以为这是一条大河的出口。而且当时又正值1月,于是便把此地命名为里约热内卢,意即“正月之河”。

巴西人钟爱里约热内卢,他们常说:“上帝花六天时间创造了世界,第七天创造了里约热内卢。”

科尔科瓦多山又称耶稣山,海拔709米。在山上的蒂茹卡国家公园区的海拔380米处,有一座小巧玲珑的中国式凉亭。它形似我国的八角亭,八个檐上雕有色彩鲜艳的飞龙。为什么在远隔万里的巴西土地上,会出现中国风格的建筑?原来早在1610年就有数百名华工远渡重洋,来到里约热内卢定居,种植茶树,他们辛勤劳动,茶叶年年获得丰收。为了表彰华工在巴西培植中国名茶的功绩,国王唐·若奥六世在位时,下令修建了这座中国凉亭,现在凉亭已成为中巴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国家博物馆是世界著名博物馆之一,原为殖民时期诺瓦·弗里布尔戈男爵的住宅。1889年推翻帝制政府成立共和国后,这座建筑成为总统府,前后长达63年。

巴西国家图书馆坐落在布兰科大道上,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图书馆。1807年末,拿破仑入侵葡萄牙,同年11月20日葡萄牙摄政王唐·若奥率领一大批随从逃离里斯本,次年3月7日抵达里约热内卢。唐·若奥把全部国库财宝带到巴西,其中有6万册珍贵书籍。以这些书籍为基础,1810年葡萄牙摄政王宫廷文库成立。1822年6月,摄政王佩德罗宣布脱离葡萄牙,成立巴西帝国,同年把宫廷文库改组为巴西国家图书馆。

名城故事

里约热内卢最著名的建筑是基督像,它是一座位于里约热内卢科科瓦多山上的大型耶稣基督雕像,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最闻名的纪念雕塑之一,2007年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

基督像落成于1931年,站立在里约热内卢国家森林公园中高710米的科科瓦多山顶,俯瞰着整个里约热内卢市。基督像身高30米,站立在8米的基座上,基座同时也是一座能够容纳150人的天主教堂。基督像总重1145吨,张开的双臂横向总长28米。耶稣像面向着碧波荡漾的大西洋,张开着的双臂从远处望去,就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显得庄重、威严。耶稣基督的身影与群山融为一体,一些云团不时飘浮在山峰之间,使耶稣像若隐若现,使他显得更加神秘圣洁。巨大的耶稣塑像建在这座高山的顶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从市内的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成为巴西名城里约热内卢最著名的标志。他张开双臂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是巴西人民热情接纳和宽阔胸怀的象征。

在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雕像的想法始于1850年代中期,那时一个天主教神父佩德罗·玛丽亚·博斯请求巴西帝国的伊莎贝尔公主筹措资金建造一座大型的宗教纪念物。伊莎贝尔公主对这个主意不是很在意,而当巴西在1889年成为共和国后,这个设想完全被政府否定,因为当时的法律强制规定必须政教分离。

第二次“在山上建立一个地标”的提议是里约热内卢大主教在1921年提出的。大主教组织了一个叫做“纪念像周”的活动来吸引捐款,捐款者主要是巴西的天主教徒。基督雕像的设计要求包括:须代表基督教的十字架,有一座手持地球的耶稣基督像和一个象征世界的基座。最后选择了“救世基督展开双臂”为设计外型。

这座纪念雕像由法国纪念碑雕刻家保罗·兰多斯基设计,当地的工程师海托·达·席尔瓦·科斯卡监督建设。一组工程师和技师团研究了兰多斯基的设计方案,并决定以钢筋混凝土代替钢材,以便更适合十字架形状的雕像。科斯卡和兰多斯基决定以滑石作为雕像的外层材料,因为它有柔韧性高的特点,而且能够抵抗恶劣的天气。填充物,是一种砂、糖和鲸鱼油的混合物,并用电的原理破坏了其中的化合物盐的结构。整体组装采用了水泥材质。在法国制造各大部件,到巴西组装,和自由女神像差不多,巨像里面装有电梯。

里约热内卢还特意建造了科科瓦多山的上山铁路,以便将打造雕像所需的大块石料运到山顶。

1931年10月12日在科科瓦多山上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巴西总统瓦加斯为塑像剪彩。

利马——南美明珠之城

城市名片

国别:秘鲁

位置:濒临太平洋,地处里马克河畔

地位: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享有“南美洲最富

庶、最优美的城市”称号

年代:建城于1535年

名城掠影

利马是1535年西班殖民者皮萨罗所建,秘鲁独立前,一直是西班牙在南美洲的统治中心。利马始称“王城”,后以里马克河的名字重新命名,逐渐演变为利马。

1819年12月,新格兰纳达、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共同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玻利瓦尔被选为总统和最高统帅。不久,为解放秘鲁,他率军与西班牙军队进行了浴血奋战。秘鲁当时是西班牙势力最为顽固的地区,所以玻利瓦尔经过艰苦的战斗,以巨大的代价才取得了胜利。1821年,秘鲁宣布独立,建立了共和国。

如今,秘鲁仍是一个以农业和矿业为主的国家,经济处南美洲中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