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108影响人类的重大事件
11849900000086

第86章 黑暗时代的曙光(2)

14世纪末至15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的早期阶段。这个时期,人文主义和文学、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后来文艺复兴的鼎盛发展打下了基础。此间,意大利产生了许多第一流的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家。如著名画家马萨乔、雕刻家多纳太罗和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等。

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的盛期,又称成熟期、高峰期。这一时期历经37年,主要代表人物是文艺复兴的“后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他们的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蒙娜丽莎已经微笑了五百多年,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还是有人专程到巴黎卢浮宫去一睹佳人的笑容。米开朗基罗《创世纪》的触指画面是经典之作,现在连广告商都要借来打广告。拉斐尔的《雅典学派》将古代哲人画得栩栩如生,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这些艺术大师也具有非常的人格魅力,一直到现在还为人们所称道。

16世纪下半期至17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晚期。1527年,罗马遭受洗劫成了文艺复兴宣告结束的标志。文艺复兴晚期的杰出代表有威尼斯画派的四大名家:乔尔乔内、提香、委罗奈斯和丁托列托;三位著名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布鲁诺、伽利略和康帕内拉。

文艺复兴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反封建、反教会神权的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代表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最初发展阶段,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其光彩夺目的成果影响深远。文艺复兴意义不仅在于天才辈出,灿若群星,出现大量美不胜收的各类著作,更因为它是一次思想大解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价值观念,改变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它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胜利开辟了道路。

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界的发展阶段大致上与上述四个时期雷同,但因艺术创作的时期、地点和条件的变化,在绘画方面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流派,当时艺术家们称其为三大画派:第一、二两个时期为佛罗伦萨画派,第三个时期为罗马画派,第四个时期为威尼斯画派、但是跟中古时代不同,文艺复兴的画家更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所谓的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精神核心,绘画内容不再纯粹为宗教服务,而是描摹更接近现实的事物。

他们以锐利的思想为武器,刺破中世纪的黑增暗,一场精神上的革命由此开始,电闪雷鸣。

山雨欲来风满楼

——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兴起

1694年11月21日的法国巴黎,降生了一个男婴。他降生时,不哭不叫,接生护士以为他死了,气恼地拍了他一巴掌,但没想到,他竟然“哇”地哭出声来。护士见他并不强壮,说他最多活不过3天。可这孩子却出人意料,一口气竟活到84岁,并且成了18世纪欧洲思想界的泰斗,整个欧洲都震荡着他的声音。这个男婴就是伏尔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18世纪中叶,路易十五统治下的法国,资本主义经济虽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但国内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国王和两个特权等级——僧侣和贵族顽固地拒绝任何改革。包括资产阶级、农民、手工业者和雇佣工人在内的第三等级,只有纳税的义务,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路易十五昏庸无道,整天寻欢作乐,沉湎于酒色之中,而把国家政事完全交给了宠臣及宠妾。路易十五曾说:“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腐朽堕落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对人民群众采取了严厉的镇压措施。所有这些激起了人们对封建制度的强烈不满,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昂。法国一些先进人物率先猛烈抨击时弊,由此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伏尔泰被公认为法国启蒙运动的精神领袖。他本名弗朗梭阿·马利·阿洛埃,1717年因发表揭露封建贵族的讽刺诗而被捕,在狱中完成悲剧《俄底浦斯》,首次署名“伏尔泰”。一生不畏权贵,蔑视教会,仗义执言,著述甚丰。他通过论著及文学作品,无情地揭露和抨击法国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他鄙视“庶民”,对人民群众抱有很大的偏见。但是不管怎样,伏尔泰的功绩是不朽的,他的很多言论在当时的确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在启蒙思想家中,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为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学理论奠定了基石。孟德斯鸠出身贵族,曾在法院供职十余年,极为熟悉封建专制的专横、残暴和腐朽。他曾周游欧洲,考察各国政治、法律、社会习俗、宗教信仰、风土人情,写了《波斯人札记》、《罗马盛衰原因论》等鞭挞封建、批判宗教的代表作,轰动了欧洲学术界。

孟德斯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3种,主张由君主执掌行政权,议会行使立法权,法院专事司法权。3种权力相对独立,互为制约,以防专制倾向,保障公民的安全和自由。孟德斯鸠以英国的君主立宪为楷模,把介于共和和专制之间的君主政体奉为理想,反映了大资产阶级参政愿望和向王权妥协的倾向。“三权分立”学说为资产阶级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一直为各国资产阶级所推崇。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直接受到了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和推动。

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中,让·雅克·卢梭的思想最为激进,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政治理想。

卢梭出身平民,曾遍尝人生艰辛,对中下层人民在封建专制下的境遇感同身受。1754年,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始和基础》一文中指出:私有制使人类失去了天赋的自由和平等,贫富不平等发展的顶峰是专制制度,以暴力推翻暴君合理合法。文中反抗专制的呼声,启示并预言了行将到来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

在1762年发表的论著《社会契约论》里,卢梭进一步提出了“天赋人权”的学说:人生而自由平等,国家应是社会契约的产物,主权属于全体人民所有。一旦统治者破坏了这种契约,人民就有权推翻它。卢梭的这种政治观点被资产阶级革命派奉为“革命圣经”。法国大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实际上是卢梭思想的体现。

狄德罗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中又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因主编《百科全书》而被视为百科全书派的代表。《百科全书》的内容反映了启蒙思想的特征:反迷信、反狂热、反宗教迫害、反专制、反社会不平。它同时反映了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这都有助于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由于《百科全书》有力地批判了制度和天主教会,它的主编人屡遭当局的迫害,它的发行曾被禁止且遭焚毁。但是,一百六十多位为《百科全书》撰稿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为追求真理,为捍卫正义的事业身处逆境,坚守信念,面临迫害,斗志愈坚。他们通过传授知识,向反动的宗教和社会势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此,以《百科全书》的编写和出版为中心,形成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

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不仅为18世纪末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作好了思想上的准备,启蒙思想也成为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制度作斗争的思想武器,从而推动了法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且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所发出的高亢激越的呼唤,由法国直播欧洲,使欧洲的不少国家都受到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法国启蒙运动中提出的不少思想或主张,还超出欧洲的范围,传播到了世界其他地区。

法国启蒙运动所提出的口号、思想和原则.也在我国产生了历史的回响,19—20世纪之交,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被介绍到中国,启发和鼓动过不止一代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孙中山的思想和实践,辛亥革命的理想,“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科学和民主的赞颂,都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

他们的相遇,犹如电光火石,碰撞出智慧的火芘,伴随着长达39年的伙伴关系,掀起了人类的思想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