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108影响人类的重大事件
11849900000080

第80章 黑色的星期四(2)

1939年9月1日,75万德军在2400辆坦克和2300架飞机的配合下分三路入侵波兰,30个师的波军奋起自卫。然而,装备落后的波军终究抵挡不住法西斯的铁蹄。波军被打得七零八落,德军长驱直人。16日,波兰政府撤离首都华沙,但波军仍在英勇战斗。17日凌晨2时,斯大林星夜召见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要求他把一份照会转交德国政府。苏联在照会中声称:“德波战争已使波兰国家崩溃”,“波兰局势已对苏联的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波兰境内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同胞”,“苏军将对波兰进行解放性讨伐”。4个小时后,苏军越过苏波边境,有计划地占领了波兰东部约2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日苏军与德军在布列斯特会合,28日《苏德友好边界条约》签署。

9月17日苏军攻人波兰使尚在抗击德国的波军残部腹背受敌。在苏军承诺保障战俘人身自由的条件下,波军总司令宣布“不以苏军为交战对象”。于是20万波军向苏军缴械,其中包括13名将军、859名校官和7517名尉官。这些人中返回家乡、避往立陶宛和罗马尼亚的共7万人,拥入苏联的达13万人。

流亡伦敦的波兰政府密切关注着波兰军官的命运。1940年10月,波军贝尔林格上校奉命向苏联内务部查询他们的情况。内务部人民委员梅尔库罗夫斩钉截铁地答道:“没有这些人。”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军迅速攻占波兰全境并侵入苏联境内。为了团结对敌,波兰总理西科尔斯基同苏联驻英大使马伊斯基于7月达成恢复两国外交关系的协议。应波方的请求,苏方同意释放在押的波兰军官并在苏联境内组建波兰军队。8月4日,波兰将军安德尔斯受命主持招集流落在苏联的波兰官兵。到11月底,应召集结的波兰官兵有2.5万人,其中军官不到1000人,这与贝尔林格的统计数据相差悬殊。波军司令部对失踪军官的大力寻找毫无结果,向苏联内务部的再次查询也没有回音,波兰政府焦急万分。

这些人是波兰军队的精华,肩负着波兰复国的重任,怎么能失去他们呢?12月3日,西科尔斯基总理亲自访苏,当面向斯大林询问1万多名波兰军官的下落。斯大林闪烁其词地说:“他们被释放后就跑掉了,可能跑到了满洲里。”1942年3月18日,当安德尔斯问及此事时,斯大林的答复变了——“他们可能在德占区”。

在波兰政府与苏联交涉的同时,波兰民间也积极开展了寻找失踪者的活动。1942年夏,根据斯摩棱斯克郊区居民提供的线索,在卡廷森林深处发现了葬有数千具尸体的8个墓坑。尽管尸体已经腐烂而无法辨认,但根据墓中遗留的信件、日记和军服的星徽能够确定死者都是波兰军人。波兰政府就此拟定了一份文件,其中包括被俘波兰军官的材料和波兰向苏联查询此事的信件,向苏联政府质询。但后者以沉默作答。

1943年德军在苏联战场已经丧失了优势,无力抵挡苏军的反攻。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为了从政治上打击苏联,决定利用卡廷事件。于是德苏两国互相攻讦,都把屠杀波兰军官的罪行算到对方的账上。

4月15日,波兰政府和德国政府先后邀请国际红十字会到卡廷森林进行实地调查。由于苏联拒绝配合调查,国际红十字会未能成行。不久,由德国组织的、有法西斯附庸国和瑞士的代表参加的欧洲委员会进行了调查,并在报告中推断了死亡的时间(1940年4—5月间)和原因(用手枪从脑后击毙)。由于1940年春(直到1941年6月)卡廷所在的斯摩棱斯克处于苏联的有效控制之下,因此调查的结论不言而喻:苏联是“卡廷惨案”的制造者。

进入80年代,苏联在对东欧国家的关系中执行了比较开放的政策。部分波兰报刊开始发表探讨“卡廷惨案”真相的文章,一位政府高级官员甚至公开说:“1940年杀害波兰军官的卡廷事件系苏联所为。”

1992年10月14日,俄罗斯国家档案委员会主席皮霍亚前往华沙,以俄总统特使的身份向波兰总统瓦文萨递交了与卡廷事件有关的两包秘密文件。它们的公开使“卡廷惨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1940年3月初,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接到内务部关于处理波兰被俘军官的报告。报告认为他们“都是苏联的死敌,对苏维埃制度充满仇恨”,因此建议“以特殊方式审理,处以极刑——枪决”。5日,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内务部的报告,当时签字同意的常委有:斯大林、伏罗希洛夫、莫洛托夫、米高扬、加里宁、日丹诺夫和卡冈诺维奇。贝利亚身居内务人民委员之职,一贯以阴险狠毒著称,是“卡廷惨案”的主谋。但他当时还只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因此报告上没有他的签字。

1940年4—5月间,内务部行刑队根据贝利亚的命令,在各集中营采取了相似的行动:把波兰军官分批用卡车运至密林深处。执行集体枪决,然后埋人事先挖就的大坑里。根据1959年3月3日谢列平的报告,被杀害的波兰战俘共21857人,其中科泽尔营、斯塔罗别尔营和奥斯塔什科夫营分别有4400、4000、6200人。

“卡廷惨案”是苏联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产物。苏联伙同德国瓜分波兰后,害怕波兰人民奋起反抗,因此杀害了捍卫波兰国家和民族安全的中坚力量。“卡廷惨案”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准则,是二战时期虐待战俘的一大丑闻。尽管它的真相迷失于历史的浊流中,但半个世纪后终究水落石出。

集体屠杀是20世纪人类罪证的一大特色。除却世界大战的影响,1915-1946年100万亚美尼亚人被土耳其人屠杀;1994年,在卢旺达,100万图图族人被胡图族人杀害。这些无疑是人性泯灭的深重灾难。

一道白光闪过之后,天空仿佛多了一颗太阳;一团蘑菇云升起之后人间防佛换做了地狱。这是1945年的广岛,一座来不及哭泣的城市。

史无前例的大爆炸

——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清晨,似乎仍是与往日一样的平常的一天。日本广岛天气晴朗,有些闷热。人们没有意识到一场巨大的灾难正悄悄袭来。

9时14分17秒,装载着原子弹的美机将瞄准仪对准了广岛一座大桥的正中,自动装置被打开了。60秒钟后,一颗不同寻常的“炸弹”从打开的舱门落人空中。45秒钟后,“炸弹”在离地600米的空中爆炸。白光一闪,人们仿佛看到天空中又出现了一颗太阳。令人目眩的白色闪光一瞬即逝,震耳欲聋的大爆炸随即在广岛市中心上空响起。顷刻间,烟尘好像是从地面生长出的一支巨大的蘑菇,云团翻滚,越来越高、越大。地面上竖起了几百根火柱,广岛市陷入了焦热的火海。

爆炸的光波使成千上万的人双目失明,10亿度的高温,瞬间把钢铁都熔化得无影无踪。冲击波形成的狂风,使所有的建筑物坍塌变成了废墟。在爆炸中心范围的人和物,像原子分离般分崩离析,消失在空气之中。离中心远一点的地方,散落着烧焦了的男人、女人和儿童的残骸。更远一些的地方,有些人虽然侥幸还活着,但不是被严重烧伤,就是双眼被烧成了两个窟窿。强烈射线形成的放射雨使一些人受到了奇异的伤害而缓慢地走向死亡。

当时,广岛的人口为34万多人,当日死去的有8.8万多人,负伤和失踪的为5.1万多人。全市7.6万幢建筑物中,4.8万幢完全毁坏,2.2万幢严重毁坏。

1945年,意大利和德国法西斯集团相继在欧洲战场灭亡,整个法西斯阵营只剩下日本也陷入重重包围之中,军事上败局已定。然而,困兽犹斗,日本法西斯还在进行最后的垂死挣扎,大肆进行战争动员,不断的扩充兵员,并且已做好在中国领土和日本本土作最后决战的准备,妄图挽救注定失败的命运。美国统帅部认为,美军要想能够在日本本土登陆,还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最早到年底才能实现。而苏联一直在积极准备对日宣战。美国在战争最后阶段是不愿意把胜利果实同别人分享的。因此美国最后决定,把原子弹投到日本国土上某一工业区或军事目标,使用之前不把原子弹的性能通报日本。

1945年7月22日,杜鲁门总统批准对日使用原子弹。在决定了对日使用原子弹之后,关于投掷地点也有不同的意见。1945年3月成立的轰炸日本“目标委员会”初步选定原子弹的轰炸目标是小仓、广岛、新涡和京都,其中的一个理由是:“由于那里的人民有更高的文化素养,因此能更好地理解原子弹的意义。”杜鲁门的军事顾问陆军部长史汀生反对把京都列为轰炸目标。他说,轰炸这座既是日本古都又是文化名城的城市,在日本人心理上可能会引起相反的作用。经过一番争论,长崎取代了京都,成为原子弹投放的预定目标,之所以选择了长崎,据说因这个城市盟军战俘较少,且尚未遭到盟军飞机大规模常规炸弹的轰炸。

1945年7月24日,杜鲁门指令美陆军战略空军司令卡尔·斯帕兹将军派遣第二O航空队第五O九混合大队在8月3日之后,当气候条件允许时,立即在日本广岛、小仓、新涡和长崎4个城市中选取目标,投送原子弹。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波茨坦公告》发表,其中谈到,“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可怕的“蘑菇”云……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第二天,日本首相铃木对记者说,波茨坦公告只是重谈开罗宣言的老调,表示不予理睬。8月2日,杜鲁门在从波茨坦返美途中,下令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原子弹在广岛爆炸后,因日本方面尚未迅速投降的迹象,8月9日,美军在长崎上空投掷了第二颗原子弹。11时2分,原子弹“胖子”在长崎爆炸,繁华的城市顿时化为一片焦土,街道狼藉、尸横遍地、1000米半径之内因极其剧烈的爆炸波及热度,全部人畜立即耳聋。长崎市当时和随后5年因原子弹爆炸引起死亡达14万人,另外还有大批人员失踪,伤亡人数占全市人口1/3。

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之后,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关东军土崩瓦解。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声明,中国百万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部队也开始了总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用国民从未听到过的颤抖声调,向日本公民发表了日本战败求和的“御音”。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举行。至此,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有无对日投放原子弹的必要,至今仍众说纷纭。原子弹减少了美军士兵的伤亡,加速了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应该看到,原子弹的使用对日本人民以及整个人类带来的伤害。

现在,核武器的杀伤力,已经成千上万倍地获得了提高,毁灭一个城市,甚至毁灭一个国家都已经不是一件开玩笑的事了。而且现在掌握核武器的国家越来越多,如果一旦爆发核战争,人类的命运不堪想像。要知道,现在世界上储存的原子弹,足可以把世界毁灭几十次!

自原子弹以后,氢弹也在不久以后被发明出来。1952年11月1日,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埃尼成托充珊瑚岛进行了代号为“迈克”的首次氢弹试验。当氢弹在铜架上起爆后,整个小岛连同巨大的铜架都在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沉入太平洋深处,爆炸力比投掷在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大750倍以上,冲击力使环礁炸成了一个深50米、直径两千米的巨坑。

这场突如其来的核灾难让人联想到了几十年前的广岛、长崎,但是与灾难本身相比,更让人愤怒的是制造灾难者的隐瞒与嘛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