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108影响人类的重大事件
11849900000007

第7章 民主政治的种子

——英国订立《大宪章》

公元1215年6月15日,一场会谈正在英国泰晤士河畔的兰尼米德草地举行。会谈的双方是“无地王”约翰和诸侯们。6月19日,双方达成协议,众叛亲离的约翰被迫在人多势众的诸侯面前在协议书上签字。这份协议书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宪章”。自从诺曼第公爵威廉征服英国以来,英国国王权力的扩大,对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等级关系都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到了12世纪中期,除了那些传统上受歧视的平民阶层,英国政治上标榜的正义,在该世纪最后一年被新登上英国王位宝座的无地王约翰彻底地推翻了。

约翰是一位身材矮小,固执己见的人,他表情冷漠,个性多疑善妒,又贪得无厌。也许导致约翰这样个性的是来自这样一件事情的影响。在约翰出生之前,他父亲认为自己已不太可能再生养儿子,便把大部分的土地、财产平均分给几个大儿子,而当约翰降生时,已经没有田地可分了,正因为如此,约翰便被家人称为“无领地的约翰”。

直到他继承王位,成为头号富翁的时候,约翰还总觉得别人在图谋他的财产、王位,就连身边的侍从,也无法得到他的信赖。不过,约翰虽然是位缺乏责任感、更不会受制于良心的人,但他为自己却编制了一套司法体系,自任最高的模范司法官,总揽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他登基不到3年,便丧失了2/3的英属法国领地;又过了3年,英国本土以外的领地几乎丧失殆尽。海外领地的丧失,显然是约翰与法王菲力普之间多次交涉失败的结果。

在这期间,多数贵族对国王渐渐失去了信赖,甚至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连约翰王的心腹诸侯们也相继叛离。为了减少诸侯的财富,约翰王不仅在可能的范围内限制诸侯的财产,加重税收和罚金以外,还以准备对法战争为由,巧立名目,横征暴敛,把诸侯们的财产全部掏空,形同掠夺。

除了对贵族征收军役代金和援助金外,约翰王对商人、市民电都课以这两种赋税金。另外,凡是农民死后土地财产没有继承人的,均被国王没收,他还向人民榨取名目繁多的税金。除对人民课以不法的罚款外还随便告发人民,再让人们以高价购买赎身券,而罚金与人们犯罪的轻重,竞毫无关联。

国王如此露骨地侵犯人民的财产、生命及自由,使贵族和民众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怨恨的情绪与日俱增,于是人民便决定以武力对付国王。1212年,约翰王为了讨伐威尔士人,准备招募军队,但他私下里听说诸侯们正计划发动战争与他对抗,便恐惧般地将军队解散。诸侯们早想推翻国王的独裁统治。恰巧这时,英法双方又要交战,国王军队将要出发,国王命令北部诸侯在普利茅斯港与他会合。但当时的诸侯领导者——北部诸侯却予以拒绝。第二年,为了维持军费开支,国王又要征收军役代金,再次遭到北部诸侯的抵制。1年后,约翰王从法国败回来,他军队的士兵在诸侯的游说下,都开了小差。同时,东部诸侯认为时机已到,就以远征圣地为由,把全部军队集结在艾特曼斯,并发誓“假如国王不归还他们本来就拥有的,传统赋予的”各项权利的话,他们将废除对国王的义务,但约翰以强硬的态度拒绝了。1215年,东部和北部的诸侯把军队集中在斯坦福特近郊,同时用小部队进攻伦敦,伦敦的市长和平民们打开城门迎接他们。

约翰王在威萨得到报告,才知道西南部贵族已和东北部的诸侯联合起来了。事到如今,约翰王才被迫同意与贵族们在泰晤士河边的兰尼米德草地会谈,于公元1215年6月在诸侯们提出的事先拟好的大宪章_匕签字。

大宪章的公布,使英国的王权受到封建法律的束缚,国王的独断专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也给自由人以一些法律保障,给市民以一定的权利,因此它具有积极的意义。

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四百多年以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兴起,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把大宪章作为限制王权的法律依据重新提了出来,并赋以新的解释,从而使大宪章的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有利于资产阶级的引申、贯彻和发展,使这个原来被封建贵族用来限制王权的封建性文件,成为资产阶级限制和反对王权的有力武器,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宪法性文件之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大宪章才被称之为“自由大宪章”、“英国自由的奠基石”,直到今天仍作为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资产阶级政府的重视。

此外,《大宪章》还影响了美国的宪法,使其注重天赋人权的约翰王与大宪章精神和正当诉讼程序的观念。在21世纪,议会制度早已为多个国家采用,尤其是英国前殖民地,而这也与《大宪章》有关系。

1948年联合国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时,宣言的共同执笔人之——罗斯福夫人将其称之为“全人类的大宪章”。

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联合国开始着手制定一个针对文明国家的共同行为标准。其结果就是《世界人权宣言》的出台.这个宣言以大多数国家宪法中都含有的条款开始.并增加了一些新的条款一一工作、受教育和享有社会安全保障的权利,加入商业联盟的权利,参加文化生活的权利和享受科学成果的权利。尽管联合国批准通过了这个宣言(只有苏联投反对票,南非和沙特阿拉伯弃权),但到今天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还在完全履行着其中的要求。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一声炮响,将马克思的梦想变成现实,世界上第一个红色国度在这片饱受战争与贫穷折磨的士地上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