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工会主席工作手册(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11849700000005

第5章 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5)

(4)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作用。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定。要围绕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这条主线,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突出劳动合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职代会等关键环节,推动《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发挥协调劳动关系机制的作用;要协助政府解决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等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发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作用,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以劳动关系和谐促进企业和谐、社会和谐,为巩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10.工会在新形势下把握职能作用的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要求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工会的职能是由工会的性质决定的,并随着工会地位的变化、劳动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工会具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的社会职能,这些职能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中国工会的职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的四项职能,到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这是工会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通过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坚持中国工会的性质,体现中国工会的地位,全面发挥中国工会的作用;通过突出维护职能,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劳动关系变化,顺应职工群众的期待,发挥职工利益代表者维护者的作用。

在履行维护职能上,中国工会坚持把维护贯穿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的全过程,坚持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与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的统一;坚持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民主政治权利、精神文化需求和社会权利的统一;坚持维护职工队伍内部不同群体的权益的统一;坚持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与教育引导职工提高自身素质的统一。在维权方式上,中国工会坚持从企业是利益共同体、矛盾统一体,劳动关系矛盾具有非对抗性的特点出发,遵循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按照“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主要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途径,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解决劳动关系矛盾和问题,促进劳动关系双方协商共谋、机制共建、效益共创、利益共享,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尽管各国工会都强调维权,都致力于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保障、生活质量,但是,在维权宗旨、维权理念、维权方法等方面,中国工会与西方工会都有着显著的不同。

中国工会在突出维护职能的同时,全面履行工会的其他社会职能,积极地履行建设、参与和教育的职能。中国工会组织发动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国家和企业的改革和建设,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中国工会发挥其学校的作用和教育的功能,通过行之有效的活动和辛勤的努力,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群众的素质和自身水平;中国工会在实践中不断增进生产者与经营者、劳动者与建设者的理解与合作,努力实现职工与企业互利共赢,努力达到共谋经济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共享改革成果、共创美好生活的目的,推动形成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中国工会既有重点又能全面发展的四项职能,彰显了中国工会的特色。

11.坚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中国工会十五大强调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切实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十五大主题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团结动员全国亿万职工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奋斗历程和工会工作的发展,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离不开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也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即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通过深化改革,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通过扩大开放,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史经验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国工会开拓前进的必由之路。

切实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基本内容。全国总工会十四届二次执委会议站在历史的高度,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会工作方针,深刻指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坚持这一方针,就要把职工群众最广泛地组织到工会中来,把工会组织的活力最充分地激发出来,把广大职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用共同理想凝聚职工、用伟大事业激励职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投身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巨大热情和创造活力。坚持这一方针,就要全面履行工会的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贯穿于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的全过程,把职工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

12.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推动科学发展作出贡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全国总工会十五届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国工会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强调,我国工人阶级要成为继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开放的时代先锋,要成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行动楷模,要求工会更好地团结动员全国广大职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工会十五大报告指出,要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落到实处,关键是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作贡献。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是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不断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根本要求。

(1)扎实推进劳动竞赛,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推动科学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2)深入开展“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活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努力提高职工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

(4)大力加强职工技协建设,搭建职工参与技术创新舞台。

(5)重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履行各项职能,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更好地团结动员全国广大职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是党中央对工会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工会工作者的光荣职责。旨在激发职工主人翁精神,调动职工建功立业积极性的工会经济技术工作,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事工会经济技术工作的干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只有认真研究工作特点、科学把握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群众性建功立业活动推上新台阶,才能不辱使命、奋发有为,不辜负党的重托和职工群众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