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底世界(上)
11842400000026

第26章 海洋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可分为机械的、化学的和生物的3种类型。整个海洋底都有沉积物,但以大陆架上的沉积物数量大、种类多。大陆架是海洋中最重要的沉积区域。海洋沉积物质主要是由河流、风等带入海洋的碎屑物质,其次是生物遗体、微生物分解物质等有机质成分。此外,沉积物中还有少量的由火山喷发堕入海中的火山灰,以及来自宇宙空间的陨石和宇宙尘粒等。海洋沉积物与海洋沉积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按不同海水深度的海洋沉积环境将海洋沉积物分为:滨海带(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水域)沉积物、浅海带(低潮线~200米深水域)沉积物、半深海(200~2500米水域)沉积物和深海(水深大于2500米的水域)沉积物。

滨海带沉积物

主要是分布在海滩、潮滩地带的机械碎屑,即不同粒度的砂、砾石和生物骨骼、壳体的碎屑等。

浅海带沉积物

浅海带占海洋面积的25%,但这一海域的沉积物却占海洋全部沉积物的90%。浅海沉积物有3类:碎屑沉积物主要是沙质级的;生物沉积主要是生物遗体形成的沙和泥,它们的成分主要为碳酸钙质;化学沉积物主要是来自大陆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胶体,与海水电解质相遇时,絮凝而成。

半深海沉积物

通常以陆源泥为主,可有少量化学沉积物和生物沉积物。

深海沉积物

深而开阔的大洋底部的沉积物。水深一般>2000米,以生物作用和化学作用的产物为主,其次为陆源矿物质、宇宙尘埃及火山喷发物。

海底沉积区域时如何划分的?

我们把海底沉积区域划分为大陆架(大陆浅滩、大陆棚)、大陆坡、大洋槽(大洋底)和深海沟(海渊)。

海底沉积物的年代是研究沉积史的基础。常用的测年方法有相对年代学方法和绝对年代学方法,前者有古生物法、古地磁法、稳定同位素地层学法,后者有各种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

温度、盐度对沉积物流没有影响,不论热带、寒带,盐水、淡水其沉积情况都类似。唯一的差别是:在热带地区常有胶结作用发生,另外还有碳酸盐化作用。

在波浪的作用下,泥砂的移动,是按照组成泥砂颗粒的不同大小,向不同的方向运动的。颗粒较粗大的物质向岸上移动,然后堆积下来,颗粒较细的物质向岸下移动,更细小的物质,常被海水携带到更深的地方去。我们把泥砂的这种移动过程,叫做泥砂按颗粒大小进行的分选作用。波浪力不仅按照泥砂颗粒大小进行分选,而且,还按照泥砂的比重大小进行分选。比重大的物质就不容易被带走,常常被堆积在岸边;而比重小的物质,常被带到很深的地方去。在波浪作用下,沉积物按比重分选常常造成重矿物的自然富集现象。

泥砂的形态变化:泥砂物质在移动的过程中,不但要按照颗粒大小、比重大小进行分选,而且,还被磨损而变得圆滑和更小了。泥砂物质被磨损的速度同波浪的强弱,以及同物质本身的大小、软硬是密切相关的。波浪力量越强,泥砂物质的磨损和磨圆的速度就越快。粗大的物质容易被磨损、磨圆,成为表面很光滑的卵石。而砂粒的磨损速度就慢多了,磨圆的程度也比较差。根据实测资料,投放在海滩上的一块玄武岩,经过三个月就磨成近似圆形了,而细小的物质由于相互碰撞的机会少,磨损的速度就很慢。比较软的物质,特别容易被磨损,常常是很快地就变成颗粒最细小的淤泥。

细小的物质总是向下移动的,这是因为其密度较小,可以随水流而输送得较远的缘故。中等粒级的物质,在微弱的波浪力的作用下,就可以沿着水下岸坡表面分别地向上和向下移动。在向上和向下移动之间,有一个“平衡点”,泥砂在这个平衡点附近只发生摆动。这个“平衡点”,人们称它为“中立线”。不管是“线”,还是“点”,实际上都是一个带,带的范围的扩大,就意味着海岸剖面接近或达到平衡。

较粗大的物质,在一般波动力的作用下是不会使它运动的,只有在大风浪的时候,它们才被抛到岸边。当它们被抛到岸边以后,波浪已破碎化为回流,就再无力把它们带下去了,所以,这些粗大的物质总是留在海边。

在暴风浪或强浪作用下,前滨带的沉积物发生侵蚀作用,泥砂产生分选过程,细颗粒物质或轻矿物回流搬移到近岸海滨带堆积,而重矿物或粗颗粒物质则停留下来。当风暴以后,近岸海滨带的细颗粒泥沙在建设作用下,又向前海滨带搬移和堆积。由于沿岸泥沙来源比较丰富,因而在侵蚀和堆积的反复交替作用下形成粗砂或重矿砂与细砂交互的层理构造。

海湾沉积物的来源及其多寡是海湾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海湾的沉积速率、发育演化趋势及开发利用的可能性及方向。沉积物来源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河流输沙,2.沿岸流输沙,3.生物残骸,4.人类活动。受河流输沙的影响,一般由大河注入的海湾其悬浮泥沙含量较高。我国悬浮泥沙含量较高的是位于黄河河口的渤海湾和长江河口的杭州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