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工会建家工作指南(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11835000000007

第7章 基层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5)

综上所述,基层工会建设职工之家,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民主生活制度。制度是由人制定的,但是制度不能由任何人随意更改。制度就是规则,是所有组织成员共同认可、严格履行的规则。这些制度或者规则,在协调组织活动、建设职工之家的目标方面必将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总之,制度建设是建设职工之家的具体要求,是建设职工之家的重要保证。

7.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

基层工会的组织作用

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工会组织是广大会员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广大会员群众的意愿、要求,通过工会组织为他们表达,广大会员群众的权益,要由工会组织与民管委员和其他工会干部组织和代表会员群众进行维护和争取实现。

(2)工会组织是工会会员与工会组织之间联系的桥梁,是工会组织内部关系的协调者。工会会员同工会组织之间,这一部分会员同另一部分会员之间的关系,要通过工会组织与民管委员来沟通、协调,达到彼此了解,和谐一致。

(3)工会组织是广大职工群众行动的榜样和参加各项活动的带头人,是工会组织决议和任务的积极推行者。

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基层工会的指导作用

基层工会组织对分工会、工会小组贯彻基层工会的决定、决议及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方面;对分工会干部、工会小组长和工会积极分子在开展工作、提高自身素质方面;对加强民主管理、推进企事业单位政治民主建设方面;对广大会员履行权利和义务、加强会员队伍建设方面,都具有指导作用。

基层工会组织的指导作用是通过组织与民管委员的努力工作来实现的。这种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1)根据工会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基层工会组织的主要任务,调查研究,提出实施的具体措施,经过基层工会同意后贯彻执行。

(2)检查督促分工会贯彻民主集中制,规范各项工作制度,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并向同级工会作出报告。

(3)根据新时期党对工会干部的基本要求,搞好工会干部的培养和管理,提高工会干部的工作能力。

(4)搞好工会会员的教育和管理,做好会员的发展工作,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会员对工会组织的归属感。

(5)建立和健全职代会制度,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和政治权利。

基层工会的管理作用

基层工会组织对工会干部、会员群众和职工代表具有重要的管理功能。组织的管理作用是通过工会的组织制度建设来实现的,这种管理作用主要体现在:

(1)工会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包括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厂务公开制度、坚持工作报告制度等。

(2)工会干部管理制度建设。包括建立和健全民主选举工会主席和工会小组长制度、工会干部考核制度、工会干部培训制度等。

(3)会员管理制度建设。包括健全发展会员制度、会员的教育制度和工会组织生活制度等。

基层工会的监督作用

监督作用是基层工会组织的另一项重要职能。组织的监督,包括对工会自身建设的监督和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民主管理的监督。工会组织参与本单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主要是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要积极协助基层工会做好职工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检查、督促职工代表大会决议的执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还要做好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监督工作,特别是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基层工会的凝聚作用

凝聚作用是指基层工会组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形式,把职工代表、工会会员和工会积极分子组织起来,步调一致,上下统一,成为有战斗力的集体,为实现工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基层工会组织的这种凝聚作用是通过工会的组织建设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实现的,主要体现在:通过工会的组织工作确立工作目标,增强会员群众的吸引力;通过组织工作把工会各级组织建设好,增强会员群众的向心力;通过健全职代会制度和深化厂务公开制度,推进基层的民主政治建设,增强亲和力;通过工会组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协调和解决各种矛盾,克服各种消极因素,增强工会组织与会员群众之间的内聚力。

8.新形势下工会主席的责任和职能

基层工会主席作为基层工会的“头雁”,他们在团结基层工会领导成员,调动基层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着重大作用,而这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工会主席的领导和管理水平,取决于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

新形势下工会主席的责任

工会是广大职工群众的组织,工会主席是职工群众的代言人,他有别于其他行政领导,不能“官味”太浓;工会主席不是群众尾巴,必须围绕大局开展工作,也不能“民味”太重;工会主席更不能害怕矛盾,无所作为,平淡“无味”。因此,新形势下工会主席必须肩负起如下责任:

(1)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化,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更为复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后,人事用工制度、职工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企业内部不同利益群体客观形成,职工总体生活水平提高与收入差距拉大的情况同时存在,导致劳动者一方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职工的利益容易受到侵害。在这种情况下,工会主席一方面必须教育职工支持党政领导推进企业改革的深化,另一方面,必须根据《劳动法》和《工会法》的要求,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不能因为怕与行政产生矛盾而不敢维护。

(2)职工参与管理的代言人。在企业管理、决策过程中,由于工会代表广大职工参政议政,因此职工对工会干部的期望值更高了,要求工会干部认真履行职责,为职工说话、办事,不辜负职工的重托。为此,工会主席应注重发挥源头参与的作用,主动反映职工群众的思想动态,反映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党组领导了解基层工作的真实情况,听到一线职工的呼声,通过源头参与,使广大职工的正确意见、呼声和要求能够及时准确地体现到各项改革措施和企业决策中去。

(3)职工嘘寒问暖的知心人。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职工的“家里人”,广大职工普遍希望工会干部能与他们打成一片,在他们思想有疙瘩时,能与他们促膝谈心;在对改革措施不理解时,能为他们释疑解惑;在发生矛盾纠纷时,能为他们出面调解;在发生暂时困难时能为他们排忧解难。

(4)企业管理的内行人。随着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广大职工群众期望工会干部既要懂工会工作,又要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过去那种习惯于拍脑袋想问题、凭经验做决策,缺乏科学预见性的做法已不受职工欢迎。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工会主席的新要求,除了熟悉掌握工会业务知识外,还注重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工会主席只有成为企业管理的内行人,才能更好地代表职工参政议政,实现维护企业整体利益与维护职工具体利益的统一。

新形势下工会主席的职能

创新是21世纪最显著的时代特征,也是对高素质工会干部的必然要求。工会工作要实现创新,工会主席必须要明确自己的职能:

(1)增强大局意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工会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大局,从大局中找准方位,扮好角色,发挥特色,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引导到改革发展上来,促进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

(2)增强创新意识。形势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工会工作也要与时俱进,求新求变,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在推进工会工作创新方面,力求冲破思维定势,实行换位思考,辩证思维,努力实现三个创新:

①是观念创新,找准位置。自觉把工会工作置于企业发展大局中去定位,去运作,避免陷入就工会论工会的误区。

②是机制创新,突出实效。在工会工作运行过程中努力改变教条化的工作模式、行政化的工作倾向,跳出单纯以会议、文件、活动、检查来开展工作的模式,本着有所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大胆探索符合时代特点、适宜群众参与、党政接受认可,更加开放、自主、灵活的运行机制。

③是方法创新,增添活力。在组织工会各项活动时,突出活动的主题性、群众性、自娱性,除少数综合性大型活动外,经常性的工会活动以基层为主、以职工广泛参与为主,以寓教于乐为主,让职工在活动中唱主角,在自娱中受教育。

(3)增强调查研究意识。工会工作如何创新,怎样发展?“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4)增强团队意识。搞好工会工作,既要依赖工会主席的运筹帷幄,更要依靠团队成员的团结奋斗。工会主席再“高明”,充其量也只能充当三两个回合的“头雁”,离开团队的力量,一个人不可能独自成功。在工作中十分注重引导全体干部树立团队精神。首先,用大家共享的价值观来规范团队的行为,这就是“对职工负责,为基层服务”。其次,对工作实行责任制,既分工又合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专职副主席的作用,在工会工作中形成一级抓一级,上级为下级服务,下级对上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5)保持团队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的目标上。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团队不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