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工会建家工作指南(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11835000000002

第2章 新形势下职工之家的建设(2)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把工会建设成为职工之家是党中央对工会工作的一贯要求,是职工的殷切期望,也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是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工会工作重要指示的实践中的一个创造,是推动各级工会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增强基层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不断提高工会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形式和成功经验。

3.建设职工之家应重视的问题

积极争取党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是企事业单位的政治领导核心,行政领导在企事业中处于中心地位,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得力助手和工会工作的重要合作者。工会在建设职工之家时,离不开党政部门的支持。因而,基层工会在建家活动中,要努力争取党组织的领导,行政的合作与支持,共青团的积极配合,形成合力抓建家。

基层工会要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领导,争取党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使建家工作与企业各项工作互相配合,与基层党政建设融为一体。目前,不少基层党委把建设职工之家的活动列入自己的重要议事日程,还有不少基层党政组织根据上级的部署,与工会一起制定了相应的落实措施,使基层工会的建家工作成为党政工团工作的一个结合点,成为提高本单位的整体工作水平的重要环节,为建家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了建家活动的发展。

正确认识和处理建家的连续性

从1984年开展的整顿建家与1990年进行的深入建家活动到今天的新形势下建家,尽管在背景条件、解决的问题和方法步骤等方面存在差别,但总的目标是一致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整顿建家,就没有后来的深入建家,而新形势下的建家则是前者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如果说过去建家是打基础,那么,现在新形势下建家就是上水平。从内容上看,新形势下的建家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既有宏观总体设想,也有微观具体要求,是建家活动的升华。因此,既要保持建家工作的连续性,也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只有正确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深刻理解新形势下建家的内涵,进而把握主动权,使建家活动一步一个脚印地健康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正确认识和处理建“大家”与建“小家”的关系

“大家”(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要建,“小家”(分厂、车间、班组工会组织)也要建,二者不可偏废。建好了“大家”,就为建“小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建好了“小家”就为建“大家”夯实了基础。新形势下的建家要坚持两手抓,这在当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广大职工的生产劳动、工作学习及生活娱乐都集中在车间、班组这个“小家”里,他们对于工会是不是为他们说话、办事的切身体验,首先是从“小家”中感受到。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每个班组都有了凝聚力、吸引力,整个单位才会有凝聚力、吸引力,这就是辩证的统一,处理好这个关系,工会的四项社会职能才会落到实处。

正确认识建家与管家的关系

建家必须管家,只建不管,建家就达不到预期目的,同样,只管不建,家就得不到发展。建与管相比,建家容易管家难,但是事在人为,只要念好评、改、创“三字经”,建立起一套必要的制度,管家就不难。

评,就是对照建家标准,定期不定期地组织群众进行评家活动。改,就是依据评议中提出的问题,依靠群众及时整改。创,就是创新。新形势下的建家,不是以前建家的简单重复和延续,而是在“新”字上做文章,不断赋予建家活动符合时代要求的内容,做到常建常新,工会就会像许多职工所期望的那样,成为民主之家、文明之家、温暖之家、幸福之家。

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双爱双评”活动

开展以“双爱双评”(职工爱企业、经营者爱职工;评选热爱企业的优秀员工,评选热爱员工的优秀经营者)为主要内容的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是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上水平的重要措施,体现非公有制企业特点。它的开展与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是一致的。

开展“双爱双评”先进单位命名的主要条件是:

(1)在开展“双爱双评”活动中有突出成绩和特色的非公有制企业。

(2)依法建立起防范违法用工和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劳动用工方面,没有发生违法行为和重大劳动争议事件。

(3)加强安全教育,保证安全生产,没有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4)企业关心员工生活,企业员工的生产、劳动、学习的条件和环境,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得到改善。

(5)职工关心企业生产经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参加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等活动。

(6)《劳动法》、《工会法》赋予员工的各项权利得有效落实,企业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并建立了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

(7)企业职工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工会领导班子得力,工会工作丰富多彩而富有成效,并得到广大员工和企业家的拥护。企业建立协商谈判、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并发挥作用,依法拨缴工会经费,支持工会工作的开展。

(8)工会结合企业的发展实际需要,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和员工学习计划,倡导和组织广大员工不断学习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多种技能,在实现企业与员工个人发展双赢方面,取得具有示范意义的经验。

被省级工会评为“双爱双评”先进单位的非公企业工会,达到相应建家考核标准的,可以申报“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4.推进职工之家建设的方法

全国工会系统广泛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不仅使工会工作有了好的载体,也使职工群众有了归属感。工会组织在职工之家建设中提出的“建家就是建企业”,更为企业增强了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作为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的工会组织,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加强和改进职工之家建设,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当前工会工作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新时期对建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新时期建家工作应具有时代特征,应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要有新的、实实在在的内容来吸引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

(1)要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履行好,要坚持把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推进企业改革发展中,使职工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权益、文化利益得以充分的保障。

(2)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分工会和工会小组的作用。及时了解和发现他们在建家工作中好的想法和做法,进行总结推广。

(3)要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为建家活动的重点。要加强职代会的职能,落实好职代会的权力;要不断深化厂、车间、班组三级公开;要完善企业平等协商机制,落实集体合同内容。

(4)建家活动要与企业管理水平和理念同步发展。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是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这也应是工会建家工作的理念和要求。

努力探索新时期建家工作的新途径

职工之家建设各工会组织应结合企业实际,从内容、形式、载体等各方面,大胆尝试和探索。

(1)要着眼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进行创建。要把维权作为建家活动的第一出发点,始终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建家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以实际行动取得职工的信赖,使职工群众真正把工会当作自己的家。

(2)要着眼于服务企业发展进行创建。工会积极发挥组织优势,把建“家”活动更多地拓展到企业的经营、发展、改革等领域中去,夯实“家”的物质基础。要努力探索和寻求服务企业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大力开展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创新创效、评先选优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立足本职,促进企业发展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问题的解决,激发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

(3)要着眼于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进行创建。建家活动的第一着眼点应是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工会组织要从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的高度,通过丰富建家的内容与形式,积极开展广泛持久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职工确立“终身学习”理念,制订岗位学习和自学成才的具体目标。要为职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造条件,努力使职工增强适应新形势的技能和竞争能力,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改革发展储备力量。

(4)要着眼于发挥职工的主体作用进行创建。在开展建家活动中,要突出职工群众在建家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按照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开展建家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建家的积极性。职工群众不赞成的、不满意的、不认可的,不能进入职工之家内容。因此,在建家过程中,工会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广泛发扬民主,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把工会建成职工信赖的“家”。

(5)要着眼于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进行创建。工会组织要认真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把加强工会自身建设与建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建家强会”、“建家兴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积极、自觉的行动抓好建家工作,提高建家水平,推动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