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神奇的针灸疗法
11817800000005

第5章 针灸与经络

人体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及皮、毛、肉、筋、骨等器官组织。中医认为,它们能够保持着均衡的联系,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主要是靠经络的作用。

中国古代医学提出的经络学说完整地体现在《黄帝内经》中,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认为,将人体各器官、各组织联络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正是经络。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结脏腑、皮肉、肢节,沟连人体上下内外的通道。

(一)经络概述

经络,指经脉和络脉。经脉分布在人体深层,络脉分布在人体表层。分布在深层的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

正经有十二条,即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十二经脉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于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因而称为“奇经”。它主要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到溢蓄、调节作用。

在经络中,主干线叫做经脉,支线叫做络脉,更小的支线叫做孙脉。整个经络系统犹如田野中的水利灌溉网,输送气血养育人体。穴位则是经络系统的控制机关,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节经络系统运动的作用。如针刺昏迷病人的“人中”穴,可以让他提神开窍,苏醒过来;针刺肚子疼病人的“足三里”穴,可以活血通气,消除疼痛。

整个经络系统就这样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输送营养到全身,因而保证了全身各器官正常的功能活动。另外它能保卫机体,使身体不受外邪的侵害。

(二)经络的命名

经络的命名是结合脏腑、手足、阴阳而定的。脏属阴,有储藏人体内一切精微物质的作用;腑属阳,为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有进行消化、传导、排泄活动的功能。

六腑六脏各发出一条经脉,因为它直接发源于脏腑,起主导作用,所以叫十二正经,亦为十二经脉。经脉与脏腑一样,分为阴阳两个属性。根据事物的发生、发展、毁灭,即阴阳之气的盛衰规律,把阴阳也分为三个阶段。阴气初生,叫少阴,阴气大盛叫太阴,阴气将尽叫厥阴;阳气旺盛叫太阳,阳气盛极叫阳明,阳气衰弱叫少阳。因此就出现了十二经脉的特定名称。

(三)经络——疾病的反应点

中医认为,经络遍布于人体各个部位,担负着运送全身气血、沟通身体内外上下的功能。经络不仅存在于体表,而且和五脏六腑相连。因此,当外邪侵犯人体的时候就从经络逐渐传入脏腑;相反,当内脏有病时便可以在相应的经脉循环部位找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如肺病则后背痛,心病则心痛,肝病则胁痛,脾病则身重腹泻,肾病则腰膝酸软,胆热则口苦耳聋。有时内脏疾患还在头面五官等部位出现反应。如心火上炎可导致口舌生疮,肝火升腾可导致耳目肿赤,肾气亏虚会使两耳失聪。

因为经络循行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和一定的脏腑相属,脏腑经络有病可在一定的部位反映出来,因此可以把疾病在各经脉所经过的部位的表现当做诊断依据。如头痛病,前额痛多与阳明经有关,两侧痛与少阳经有关,枕部痛与太阳经有关,巅顶痛则与足厥阴经有关。

因此,经络不仅是运行气血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通路,也是发生病理变化的传输系统,并且是临床诊断和决定治疗措施的重要依据。因此,当脏腑等内在组织的机能发生异常时,在与其相关的腧穴部位上,便会出现发病的征象。如果针刺这些相关的穴位,便会产生酸、麻、胀、热等感觉。而这些感觉便通过经络循行的路线传导至病变部位,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四)经络学说的应用

在正虚邪乘的情况下,经络也是病邪的传播途径。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可通过经络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如外邪侵袭肌表,初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等症,由于肺合皮毛,外邪循经内舍于肺,继而可见咳嗽、气喘、胸闷、胸痛等肺部病症。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于脏腑的传播途径。此外,经络也是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渠道。

例如,心移热于小肠,肝病影响到胃,胃病影响到脾等,这是脏腑病变通过经络传注而相互影响的结果。内脏病变又可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组织器官,如肝病胁痛,肾病腰痛,心火上炎可致舌部生疮,大肠、胃腑有热可致牙龈肿痛等等。都说明经络是病邪传注的途径。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络属,它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症,因而在临床上,就可以根据疾病所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辨证归经的依据。如胁肋与少腹是肝经所过,故两胁疼痛或少腹痛多与肝经有关。

此外,某些疾病在发病的过程中常被发现在经络循行通路上,或在经气聚集的某些穴位上,有明显的压痛、结节、条索状等反应物,皮肤形态变化、皮肤温度、电阻改变等,也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如肠痈患者,有时在足阳明胃经的上出现压痛;长期消化不良的病人,有时可在脾腧穴见到异常变化。临床上采用循经诊察,扪穴诊察,经络电测定等方法检查有关经络、腧穴的变化,可作诊断参考。

(五)指导针灸治疗

经络学说与针灸疗法有着不可分割的直接联系,针灸疗法的产生是以经络学说为前提的。

针灸治病是通过刺灸腧穴,以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目的。针灸选穴,一般是在明确辨症的基础上,除选用局部腧穴外,通常以循经取穴为主,即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腧穴来治疗。

《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这是循经取穴的很好说明,临床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胃痛循经远取足三里、梁丘;胁痛循经远取阳陵泉、太冲等。又如头痛,因前头痛与阳明经有关,可循经远取上肢的合谷穴,下肢的内庭穴治疗等等。此外,根据皮部与经络脏腑的密切联系,临床上用皮肤针叩刺皮肤,皮内针埋藏皮内来治疗脏腑经脉的病症,又可通过刺络出血的方法来治疗一些常见病,如目赤肿痛刺太阳穴出血,咽喉肿痛刺少商穴出血,急性腰扭伤刺委中穴出血等等。经筋的病侯,多表现为拘挛、强直和抽搐等症,治疗多以局部取穴,这些都是经络学说在针灸治疗方面的体现。

经络不仅在人体生理功能上有重要作用,而且是临床上说明病理变化,指导辨证归经和针灸治疗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学习针灸的人务必要通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