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11817600000006

第6章 伟大的发明——经络学说

作为人体普遍存在的经络系统,早在几千年前就被我们的祖先发现了,到了战国时代,医学大师们把它总结在《黄帝内经》之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相当精确的经络理论。

《黄帝内经》的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认为,将人体各器官、各组织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正是经络。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结脏腑、皮肉、肢节,勾连人体上下内外的通道。

经络,指经脉和络脉。经脉分布在人体深层,络脉分布在人体表层。分布在深层的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大类。

正经有十二条,即手三阴足三阴,手三阳足三阳,合称“十二经脉”。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结合脏腑、阴阳、手足三个方面来定的。属脏而循行于肢体内侧的为阴经,属腑而循行于肢体外侧的为阳经。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联络脏腑、肢体及濡养身体各部。十二经脉通过支脉和络脉的沟通衔接,形成六组“络属”关系,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十二经脉互为表里,属腑为表,属脏为里。

十二经脉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由于他们隶属于十二脏腑,为经络系统的主体,因此又称为“正经”。

奇经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于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因而称为“奇经”。它们主要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到溢蓄、调节作用。

整个经络系统就这样沟通表里、联络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输送营养到全身,因而保证了全身各器官正常的功能活动。另外它能保卫机体,使身体不受外邪的侵害。

由于经络在人体各部分布的关系,当内脏有病时便可以在相应的经脉循环部位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有时内脏疾患还在头面五官等部位有所体现。如心火可导致口舌生疮,肝火升腾可导致耳目肿赤,肾气亏虚还可使两耳失聪。

因为经络循行有一定的部位,并且和一定的脏腑相络属,脏腑经络有病可在一定的部位反映出来,因此可以将疾病在各经脉所经过的部位的表现当做诊断的依据。如头痛病,前额痛多与阳明经有关,两侧痛与少阳经有关,枕部痛与太阳经有关,巅顶痛则与足厥阴经有关。

《黄帝内经》指出:病邪刚开始侵入皮肤的时候,皮肤的纹理松开,病邪便由纹理进入到络脉;病邪在络脉聚集多了,便深入到经脉,再由经脉入侵到各相关的脏腑器官,并停留在这些器官里,导致脏腑的病变。所以,面对各种病症,中医都可以循其相关的经络,联系相关的脏腑,准确地判断疾病部位和病根所在,并沿着相关的线路给予整体治疗和调理。中医内科、妇科、儿科、针灸、推拿按摩等等,都离不开经络的指导。

明朝时期,有一位大司马叫袁洪溪,他在暑天忙于处理公务,生了病,发热燥渴之下,又吃了一些冰浸泡的瓜梨之类的水果,结果开始拉肚子。他每天拉的不多,也不太稀,医生们用胃苓汤加滑石、木通、车前子等药物给予治疗,拉肚子是止住了,不料又开始便秘了。每次大便干结,很难排出,非常痛苦。医生们就拿来润肠丸给他服用,结果服了药后又开始腹泻不止。医生干脆重新使用前面的止泻药方,没想到小便从此不能正常排泄,下腹部胀急时站着小便排不出来,往床上一躺却又流个不停,想止也止不住。家人只得五次三番取小便器来用,通宵不能休息。半个月过去了,大司马精神委靡,吃不下也睡不着,众多医生一筹莫展,都不知道大司马究竟得了什么病。最后,请来了孙东宿。

孙医生诊脉后说,这是病人身体内还有剩余的暑气没有除去,加上大司马喜欢喝酒,湿热流于下部。不过现在是下午,恐怕脉象不准,等明天早上仔细检查后再定药方。说完准备离去,却被司马拦住。他恳求说:“我这个病已经很久了,今天怎么也得求您给我开一服药。”并且邀请孙医生当晚住在家中。孙医生不得已,以益元散三钱,煎香薷汤给司马服用。

第二天一早复诊,脉象竟同昨天一样。孙医生仔细一想,恍然大悟:“此病是尿窍不对也。”司马问,什么书里有这个论述?孙医生回答:“《黄帝内经》说,膀胱中湿热下行,所以站立解小便时,窍不能对应,因此尿不出来。睡卧时膀胱下附,所以尿渗出。在治疗上只有提补上中二焦元气,同时清除下焦的湿热,使三焦恢复正常,病才能痊愈。”找到了病因,对症治疗后,大司马的病很快就好了。

上面这一则是关于手少阳三焦经病的案例。在孙医生的诊病过程中,经络为他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最为准确的信息和依据。孙医生的回答可以说明:辨清经络循行,理清经络与脏腑的络属关系,就可以准确地判断疾病所在,进而用更好、更便捷的方法来为病人治病。

中医学的应用看起来很简单,却又透着玄妙,倘若能将这些重要的学说、主导部分融会贯通,那么对于疾病的治疗也会得心应手,获得非常神奇的疗效。

当然,与经络理论密不可分的就是针灸学。《黄帝内经》详尽地论述了脉络的循行,针灸治疗的原则、时机,以及各种针刺方法和针具类型等等,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