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11817600000011

第11章 医学气象学——运气学说

我们的祖先,曾经长久地观察刮风、下雨、严寒、炎热、干燥、潮湿这些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气象现象,然后细致入微地研究它们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终于认识到气象对人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由此诞生了运气学说。

运气学说是《黄帝内经》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探讨自然界天象、气象变化规律与人群疾病发生及流行的关系的一门学问。是我国古代研究自然气候变化规律及气候变化对生物、对人体生命影响的一门学说,是关系到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物候学、历法学、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一门科学。

《黄帝内经》运用运气学说,总结了先人的经验,把气象与人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等各个方面结合起来,在两千五百年前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精辟的医学气象学理论。而这个理论,在西方只是刚刚兴起的一门学科。

运气学说以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以及生物体(包括人体)对这些变化所产生的相应反应作为基础,把自然气候现象和生物的生命现象统一起来,把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体发病规律、治疗用药规律统一起来,从宇宙节律上来探讨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而生活在这个大自然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黄帝内经》指出:气象因素与人体生理活动关系密切,四季气候的变化,影响人体血脉之气的运行。

《黄帝内经》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江水的影响,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气候与人体的关系。就是说,天气温暖,江水平静;天寒地冻,江水凝结成冰;天气酷热,江水沸沸扬扬;如果暴风猝起,则波涛汹涌。若是表现在人的气血活动上,则天热气血畅通,天寒气血运行缓慢。

人的五脏也是与四季相应的。《黄帝内经》指出心与夏气相应,肺与秋气相应,肾与冬气相应,肝与春气相应,脾与长夏相应。由此,东风生于春,病在肝,呈现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表现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表现于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表现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表现在脊背。

人体各种疾病的变化都是与自然变化相呼应的。比如老年慢性气管炎,一般都是阳虚的征象,到了夏天他就会感觉舒服一点,人身上也会觉得有劲,咳嗽、气喘都能减轻一些。而到了冬天,即使没有感冒,也会觉得全身酸软无力,咳嗽、气喘也更厉害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按中医理论讲,春夏是属阳的,秋冬属于阴。春夏的阳气比较充盛,可以补偿老年患者的阳气,所以病人会觉得舒服一些。一到冬天,阴气更盛,咳喘的病情就会加重。

另外,异常的气候,也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黄帝内经》中提出“六气”,“六气”是自然界的正常气候变化现象,它是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六气”有利于自然万物的生长,不是致病因素。但一旦“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是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就成了致病因素“六淫”,亦称“六邪”。

以湿为例,《黄帝内经》指出:人体由于湿邪侵犯,导致体内之气上蒸,头面就像被什么东西裹住一样。根据记载,1985年,山东济南市发生了“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共同症状是突发高烧40℃左右、头痛、呕吐、抽搐、嗜睡、昏迷、烦躁、头颈部发硬、四肢痉挛等等。中医诊断属湿温,而热重于湿。中医们大力展开施救工作,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患者先后痊愈,无一例死亡。

在突发的大规模的流行病面前,我们看到了以《黄帝内经》为纲领的中医学所显示出来的巨大威力。它指导我们在为病人治病的时候,必须参考大自然以及四季的气象规律。它更根据自然界的变化提出了用药的基本原则,就是在冬季不宜用大寒的药物,秋季不宜用凉性药物,夏季不宜用热性药物,春季不宜用温性药物。一旦违背这个原则,就有误治的可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一些药物的作用、毒性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比如洋地黄在暴风雨和气压下降时服用,其毒性反应就会增加;山莨菪碱在夏季服用易引起中暑;降压药在春夏的降压效果优于秋冬;利尿药的作用在夏季则降低等等。

我们可以找一个医案来加深一下理解。在我国农历六月,正是阴雨绵绵的时节,人们特别易患湿温病。元代有一个人叫韩君祥,就在这样一个时节,因为劳累过度,口渴时喝了很多凉茶,又吃了凉食,就发病了。他感觉头痛、四肢疼痛、身体沉重、胸口闷,不想吃东西。他认为这是外感病,就自己弄了一些药吃了,结果吃药后病越来越严重。家人为他请来一位医生,这位医生给病人服下“百解散”发汗。过了四天,又给病人喝下小柴胡汤,不料,病人更加烦躁,感觉口渴。又过了六天,医生针对以上的现象给他开了承气汤之类的药物,结果病人燥渴更加严重。医生又继续用白虎加人参之类的药,病人吃下以后,全身发黄,下肢沉重,背部发寒,身体发冷,胸口下方堵塞,手按则痛,眼睛发涩,不想睁开,懒得说话,不停地出汗,大便急迫。家人一看病情危重,就请来名医罗谦甫。

罗谦甫诊后认为,这个病人是由于天气热,喝多了凉东西,再加上服用过多寒凉药物才导致病情如此危重的。他说,《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论述:对体内有寒的病,应该以甘热药治疗为主,再用苦辛的药作为辅助治疗;对湿病,则用苦热的药。在五行中,苦属火属燥,燥可以克湿。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医学气象学病例。罗谦甫依据《黄帝内经》的用药原则给病人用药,药到病除。

《黄帝内经》对于五运六气,对气候、物候变化,有很多具体的描述。正是这些描述,为我们阐明了在什么样的气候下,人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容易出现什么疾病,出现这样的疾病,应该按照什么原则来治疗,环环相扣。因此,历史上也有很多医学家都特别指出:运气对于人类防病治病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已故著名老中医蒲辅周,生前运用运气学说,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成为医林佳话。1954年,成都暑天却大雨连绵,时近立秋,小儿患麻疹而疹隐伏不透、高热不退,宣透无功,医生们束手无策。蒲老根据当时气候分析,暑季多雨,热从湿化,按湿温法通阳祛湿,疹毒豁然而出,热退而神清,小患者们都痊愈了。

上海著名老中医董廷瑶先生,于1958年麻疹流行时,根据岁气而制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当年农历十一月起麻疹流行,而气候比往年寒冷,十二月连日大雪,麻疹发而不透,每见患儿疹点黯淡,面色青黯,很快疹点消失而体温更高,并且合并了肺炎,往往来不及治疗,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十以上。董廷瑶先生根据岁气分析,认为寒则血泣,导致疹不能外透,毒向内陷。而麻疹若要透发,一定要经过血分,只有血液流通才能使气运行,气行则血活,毒邪外泄,病就会好了。于是就采用了王清任的解毒活血汤来治疗,死亡率下降为零。

中医运气学说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几千年来始终指导着各家学派的临床实践,尤其在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预测、预防和治疗的历史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对未来疾病的预防上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