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美国秘密情报档案
11816900000009

第9章 “关键先生”的跨洋大对决(2)

因此,伯纳比带着卡兰萨走进蒙特利尔的温莎宾馆时,华盛顿的威尔基已经接到了报告。他立刻意识到,伯纳比绕道加拿大很可能是掩护卡兰萨入境的,他迅速向随西班牙人潜入加拿大境内的特工发出指令,要他们密切注意卡兰萨的一举一动,哪怕跟丢了西班牙大使,也绝对不要让卡兰萨离开他们的视线。

威尔基不愧是个高手,要不是这个“提醒”,四个美国特工真有可能被伯纳比先生“晃”花眼。

西班牙人一入住温莎宾馆,伯纳比立刻就请来在加拿大所能请到的所有西班牙人——这些人包括政治家、特工、记者——整座宾馆似乎被西班牙人占据了,甚至还有人带来弗拉门戈吉他。欢快热烈的旋律伴随着受穆斯林影响很深的西班牙美食,让潜伏其中的年轻美国特工几乎走神,有人操西班牙语问他的身份时,塞了满嘴番茄酱的他差点说自己是《芝加哥邮报》的记者。

伯纳比在加拿大整整逗留了一个月,即使美国于1898年4月23日对西班牙宣战,他也没有急于回国的意思。这期间的温莎宾馆真的大赚了一笔——不光是西班牙人付账单,美国人也暗中给经理、服务员塞了不少美元——这让加拿大人觉得非常兴奋。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是大英帝国的公民,无论是对西班牙还是美国他们都不存在“国家情感”问题。现在不仅能拿到钱,还能参与秘密情报工作,真够刺激的。同时,饭店人员还专门培训要特别留意每个看起来像“头儿”的西班牙人的行踪,这一举动也让美国特工知道卡兰萨还偷偷在塔珀大街上租了一间屋子。“这个要和美国调查员决斗的家伙不是大使馆的海军武官吗?他为什么不跟着大使回国而要在加拿大租房子?”威尔基得到情报后这样问手下的特工。这时的威尔基异常兴奋,的确,这可不是他自己“编、导、演”集于一身制作出的传奇故事。从人数、规模上来看,这将是美国历史上到此为止出现的最大的间谍团伙,摧毁它无疑会使自己“青史留名”。

威尔基一边在心里告诫自己要镇定,一边用尽可能平静的语调下命令,要求在加拿大的特工务必二十四小时盯死卡兰萨。这时已是5月21日,伯纳比终于意兴阑珊地离开加拿大,他故意把卡兰萨及情报站所有特工带上开往西班牙的轮船。当船在圣劳伦斯河沿岸各个码头停靠时,卡兰萨和他的手下陆续下船并秘密潜回了蒙特利尔,而这或许就是西班牙人能够想到的最稳妥、最安全的潜伏办法。但接受指令盯死卡兰萨的特工这次没受音乐和美食的干扰,他们清楚地目睹了这一切,然后把情报发回华盛顿。

接到情报的威尔基明白,“西班牙间谍网”正式启动了。因此他把注意力集中在军事部门和邮政部门,特工人员在他的指令下秘密进入了几乎所有军事部门,他们的任务就是严密注视在这些部门中工作的每个人的动向;可以为间谍提供通信便利的邮政部门自然也是反间谍的重点区域,全美国的邮件几乎都受到美国特工处的严密监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谍战就此开幕。特工处的工作成效很大,很快一批可疑的信件被拦截下来。这些被拦截的信中,有一封是圣克鲁斯一个叫阿格尼斯·哈里森的人写给西班牙总理沙加斯特斯的,该信不但描述了旧金山的海防情况,更指出避开美国海防的方法。这封重要的信的出现,让威尔基的注意焦点一下子集中在海军。之后的事实也证明威尔基的判断是正确的,卡兰萨一开始工作,其主要目标就聚焦在窃取美国海防和海军战略情报上。当美国特工人员深入到海军内部,他控制的间谍约翰·唐宁也开始了行动。约翰·唐宁是来自英国的移民,常年在美国海军的“布鲁克林”号巡洋舰上服役,或许是个人才能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他最终倒向了西班牙人。卡兰萨对唐宁非常重视,唐宁入伙后卡兰萨甚至把这个“美国叛徒”请到了加拿大情报总部。这个美国海军的低级军官因此感到受宠若惊,宣誓死心塌地为西班牙服务,然后把自己所能知道的海军情报对卡兰萨全盘托出。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卡兰萨在塔珀大街租房时居然没有认真查看过房间的结构,这个疏忽给他带来了大麻烦。

卡兰萨租住的客房原来是一间大房子,后来因为需要出租被房东隔成若干间,卡兰萨租的只是其中一间。其他房间和这间屋子虽然隔的是实体墙,却并不隔音,因此他和唐宁的谈话就被藏在隔壁房间监视他的美国特工听了个清清楚楚,而很快两个人的谈话记录也就到了威尔基的手上。

当返回美国的唐宁兴冲冲地带着自己新搞到的情报走进华盛顿一家邮局时,一直监视他行踪的美国特工处人员立即当场逮捕了他。两天后,他被人发现已经吊死在关押室的房梁上。作为特工处的发言人,威尔基对媒体通报了这个事件。按他的官方说法是这个叛徒畏罪自杀,媒体随即作了大篇幅的报道,称来自西班牙间谍系统的王牌间谍唐宁被美国特工查获。

不管唐宁是不是卡兰萨手里的“王牌”,西班牙人在谍战中输了一局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次的惨败让好胜的卡兰萨很想挽回面子,所以他还想再赌一把;而对威尔基来说,他显然也没玩尽兴……

让我们回头看一下当时的战局,美国舰队封锁了古巴的圣地亚哥,西班牙驻古巴舰队被压制在码头上动弹不得,西班牙政府对战争的走向深感忧虑,他们十分渴望了解美国人究竟想让战争发展到什么程度。而这必须要掌握更多来自美国的情报,而且还并不能限于海防方面。因此,卡兰萨就不得不在更大范围中寻觅合适而且可靠的谍报人员。

按照卡兰萨的想法,自己需要招募一些能够了解美军军事部署的间谍,而且这些间谍还必须具有军事知识。这一下子就使招募工作提高了难度,由于很难尽快找到合适人选,他不得不向帮助自己建立情报站的私家侦探社求助,热心的侦探社很快就为他找来了弗兰克·亚瑟·梅勒。梅勒是加拿大公民,来自安大略省,他本人曾经是一名炮兵,对部队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另外他有好几个老婆,而本人竟然还能在其中应付自如。卡兰萨或许因此而选择了他——毕竟这是间谍必备的素质之一。

当然,梅勒还有相当过硬的军事能力,他对部队的术语、密码、运动方式都很熟悉,而且老兵身份也容易激发军事人员的好感,更容易混入军队搞到有价值的情报。

可这样的人真的算是卡兰萨眼里的真正王牌吗?

3.暗战蒙特利尔

虽然自1867年起,由安大略、魁北克、新斯科舍、新不伦瑞克组成的加拿大自治领已经在“内务”上脱离了英国,但这并无法使“英国文化”的痕迹从这个广袤但人烟稀少的地区彻底消失。即使坐落在安大略湖边的金斯顿是个并不起眼的小城,但其建筑风格、人文气息等仍充满英国格调,尤其是那些稀稀落落散布在城中各个角落的小酒馆。从酒馆的外部布置到苏格兰威士忌的摆放等,都能弥漫出那种似有似无的阴郁与哀婉气息,而这无一不带有典型的英国色彩。傍晚时分在里面喝上一杯,即使烟草来自墨西哥,那略带拘谨的闲适心情仍像是来自曼彻斯特。当然,享受这一切的前提是馆子里的酒鬼们已栽倒在门外的雪堆上——否则他们的满嘴粗话和浊重的体味绝对会让人无比扫兴。

心事重重的梅勒似乎并不想如同莎士比亚一样在酒馆里构思剧本,因此他对于喧嚣和壮汉的腋臭满不在乎,不仅如此,他还会时不时地示意酒保再给自己倒上一杯,看样子他还可以待上几个小时。

其实梅勒本来是打算喝一杯就走的,但此时却被一个叫阿特金斯的家伙吸引住了。梅勒眼看着那家伙已有些醉了,他说话声音很大,梅勒可以清楚地听见他和一个妖艳女子说起旧金山,职业的敏感让其立刻便上了心,因此就决定先观察一会儿再离开。

阿特金斯很快和那女子说起自己去旧金山的目的,原来他要去那里加入美国派往菲律宾的军队。梅勒正为找不到进入美军内部的途径发愁,没想到机会出现在这里,他顿时兴奋不已,于是就开始主动接近阿特金斯。

梅勒能对付超出常人几倍的老婆,对于揣摩别人的心理当然很在行,他只花20先令为阿特金斯叫了一杯廉价的杜松子酒就让这个酒鬼把自己当成了朋友。当然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就要求阿特金斯当下对自己表示效忠,而只是热情地为这个酒鬼提供了一处温暖的住所——他至少得让这家伙晚上睡在柔软的床上,才好继续下一步行动。

梅勒当然知道,一杯酒和一张舒适的床是无法让阿特金斯冒着坐牢的风险替自己搞美军情报的。找好房间后,他通过一系列的小动作让阿特金斯看到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动作幅度不是很大,但看到梅勒的西装口袋掉出一沓英镑,阿特金斯不由得吞了一大口唾沫。梅勒适时地说出自己的要求,他希望每个星期接到阿特金斯的情报,而他也会每星期给阿特金斯本人提供的银行账号里打入英镑,如果阿特金斯觉得美元实惠他也可以支付美元。阿特金斯痛快地答应了梅勒的要求,毕竟梅勒给的钱要比美国政府的多很多呢。因此,他觉得冒点风险还是值得的。梅勒觉得事情已经成功,留了“诚意金”后就离开了。阿特金斯第二天醒来,对昨晚的一些细节回忆得不是那么清晰,但清楚地记得床头柜上的英镑是怎么来的,他忽然间有些后悔。

阿特金斯是个酒鬼,但并不是个蠢货,他所以加入美国的雇佣军,是看出美国在战争中占着上风。自己加入军队后或许用不着打仗战争就结束了,这样自己也就可以轻松赚点美元继续喝小酒了。而帮着西班牙可不是这么轻松的,所以他决定还是站在美国一边好一些。

阿特金斯是不是喝醉后才到美国领事馆投案的无从探究,但他确实是晃晃悠悠地进了美国领事馆然后又被轰出来,跟踪他前来的梅勒立即上去把他扯进小巷痛打了一顿。

梅勒紧张坏了,他知道一旦自己落网是无法像卡兰萨那样享受“外交豁免权”的,那样他就必须在监狱里走完自己的人生了。因此尽管阿特金斯嘴里的酒气让他对美国人是否把这家伙的话当了真产生怀疑,但他依然把这该死的酒鬼打得爬不起来。

由于事关重大,梅勒不得不把这个情况汇报给卡兰萨。卡兰萨得到消息后立即指示他,不要让美国人在北美找到这个酒鬼。于是梅勒就急忙安排阿特金斯去了利物浦。但一切已经晚了,美国领事虽然认为阿特金斯这个酒鬼是来自己这里诈骗赏金的,但当时正是美西战争的关键时期。出于慎重考虑,他还是把这个情况向美国国务院作了汇报,国务院随即把这个情报反馈给威尔基,梅勒立即就被美国特工处盯住了。

梅勒失手后急于向卡兰萨证实自己的能力,决定自己亲自潜入美国军队。但由于对阿特金斯惹出的事放心不下,他决定隐藏起自己的真实身份。于是他让自己的一个妻子迷住了蒙特利尔的一个酒吧服务生,然后他和这个小伙子换了身份。遗憾的是,这样做并没有什么用处,以全新身份出现在坦帕美国征兵处的梅勒被拒绝入伍。

梅勒忽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已被美国人盯上了,于是开始“疯狂”地在加拿大各地游走,想借此试探自己是否被人跟踪,同时也希望这样做可以扰乱美国人的视线。但他做的一切并不成功,华盛顿的威尔基通过特工掌握着他的一举一动,甚至他在佛罗里达进了哪家咖啡馆都没有逃出美国特工的眼睛。

威尔基很有耐心,他知道还不是收网的时候。梅勒虽然已经完全暴露了,但自己手里缺乏“铁证”,因为他的本事再大也无法拘捕一个外交上仍隶属于英国的加拿大领公民,所以他必须等待更多证据出现。

经过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表演,梅勒终于回到了蒙特利尔,美国特工随即严密控制了塔珀大街上14号的西班牙谍报站。特工向华盛顿询问是否可以拘捕梅勒,威尔基当然不会下达拘捕的命令。这时白宫通知来了,美国领事馆的一名工作人员要找他谈话。他知道事情有了变化,一刻也不敢耽搁,迅速赶往白宫。领事馆的确给威尔基带来了令他振奋的情报,“加拿大自治领特工部”(其实是英国的情报部门)通过外交途径向美国领事馆提供了梅勒上级的秘密信箱号。这真如炸雷一般,因为威尔基虽然知道梅勒的上级就是卡兰萨,可他并不知道卡兰萨还拥有一个秘密信箱。他立即指令特工秘密搜查这个信箱,美国特工很快就从该信箱起获了梅勒用密码给卡兰萨写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