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生命的尊严与临终护理
11811800000023

第23章 临终疼痛控制(6)

如果病人的过度镇静症状持续加重,则应排除药物过量引发的中毒、呼吸抑制、脑转移、高钙血症等严重不良反应。

(1)嗜睡和过度镇静的预防

对于晚期病人预防嗜睡和过度镇静的关键在于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剂量不宜过高,剂量调整以25%~50%的幅度逐渐增加,对于老年晚期病人尤其要注意滴定的剂量。

(2)嗜睡和过度镇静的治疗

对于嗜睡和过度镇静症状的治疗主要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药剂量,或者减低分次用药量,增加用药的次数。在上述方法无效或效果不好时,可换用其他止痛药,或者改变给药途径。在饮食上应鼓励病人适当多饮用茶和咖啡等饮料。必要时应给予兴奋剂治疗,如咖啡因、哌甲酯和左旋苯丙胺等。

4.尿潴留

晚期病人单纯服用阿片类药物出现尿潴留症状的临床发生率低于5%。但是,如果同时使用镇静剂,病人合并前列腺增生或进行过腰椎麻醉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危险概率增加到30%左右。

(1)尿潴留的预防

病人在服用阿片类止痛药时尽量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同时避免膀胱过度充盈,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排尿空间和排尿时间。

(2)尿潴留的治疗

采用流水诱导法设法诱导病人自行排尿,或采用温水冲洗会阴部和膀胱区按摩法帮助病人排尿。诱导排尿失败后应采用导尿法促使其排尿。对于持续尿潴留病人应考虑更换止痛药。

5.精神错乱和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阿片类止痛药一般不会直接导致精神错乱,但肾功能不全病人服用阿片类止痛药可导致精神错乱。临床上应注意鉴别其他原因,如高血钙症或服用其他精神科药物导致的神经错乱。

对于晚期病人服用阿片类止痛药物出现的神经错乱和中枢神经毒性反应,临床上一般采用服用阿片类止痛药的同时服用辅助性药物,以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药剂量,必要时可服用氟哌啶醇。

6.阿片类药物过量和中毒

疼痛本身是阿片类药物的天然拮抗剂,同时还是阿片类药物抑制呼吸等不良反应的天然拮抗剂。一般而言,疼痛病人合理使用阿片类止痛剂是安全的,但是当用药剂量不当时,尤其是病人有肾功能不全症状时,晚期病人可能会出现阿片类药物用药过量和中毒症状。

阿片类药物用药过量和中毒的临床表现是:针尖样瞳孔、呼吸抑制(每分钟呼吸次数少于8次、潮气量减少、潮式呼吸、紫绀)、嗜睡状或昏迷、骨骼肌松弛、皮肤湿冷,并可伴有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阿片类药物用药极过量时会出现呼吸暂停、深昏迷、循环衰竭、心脏停搏、死亡。

阿片类药物过量和中毒的治疗:对于阿片类药物过量和中毒症状的治疗应首先建立通畅的呼吸道,辅助或控制通气,呼吸复苏,使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如果是口服阿片类药物中毒者应考虑先行洗胃。

(二)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不良反应

与阿片类止痛药相比,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止痛作用较弱,且还具有天花板效应。长期大剂量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会导致消化道溃疡、血小板功能障碍、肾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容易发生消化道溃疡的高危人群有:老年人、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长期酒精过量者、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长期大剂量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者等。

为了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潜在危险,建议限制该药的用药剂量,并可以选择联合使用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米索前列醇、奥美拉唑等药物,上述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导致的胃肠毒性反应。

疼痛护理

一、癌症疼痛护理内容

由于疼痛对晚期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临终关怀护士在临终关怀临床实践中,把缓解病人的疼痛作为临床护理实践优先考虑的问题,对于癌症疼痛护理应遵循如下的程序:

(一)晚期癌性疼痛的评估

疼痛会给晚期病人造成生理方面、心理精神方面、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的损害,世界各国护理界均对疼痛护理问题非常重视,有许多学者甚至提出将疼痛作为“第5生命体征”,由护士每天像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样,评估病人的疼痛并详细记录,制订适当的个体化的止痛措施,并将其纳入整体护理计划中。

由于疼痛是晚期病人的主观体验和不良感受,护士凭经验很难对疼痛作出准确的客观评价。为此国内外在大量临床实践基础上,制定了多种有关疼痛的测量工具,帮助晚期病人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疼痛以及用药后疼痛缓解的状况。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疼痛程度评估工具已在本章详细论述。

在论述的疼痛评估工具的共同优点是:使用方法简单,便于护患双方掌握和使用,尤其是因机械呼吸、口咽部手术等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疼痛程度的晚期病人,可通过目光示意、手势等简单动作来说明疼痛的程度。但是上述量表也有一定的不足,如视觉模拟评分表(VAS)简便易使用但精确度稍差;数字评分量表(NRS)精确、简明,但对于还没有数字概念的晚期幼儿病人理解比较困难;文字描述评分量表(VDS)醒目、便于理解,但对于文盲和老年病人难以使用;面部表情量表(Wong—Banker)没有文化背景的要求,但对于年老和视觉减退的病人比较困难。

对晚期病人疼痛评估只是临终关怀护理工作的一项内容,护士还有许多临床工作要做,因此对疼痛的评估应尽量简便、实用和省时,因此,在选择使用哪种评估工具时需根据晚期病人的具体情况和所在机构的情况而定。

(二)评估内容

疼痛不仅会给晚期病人造成身体上的痛苦,还会造成心理精神上的痛苦,进而影响病人家庭及社会关系。图6.9比较准确和全面地显示了疼痛给晚期病人造成的痛苦以及躯体、心理、精神、社会4方面的因果关系。

护士在评估晚期病人的疼痛程度时应综合地、全面地考虑多种因素对病人的影响,不应只是机械地用评估工具去测量具体的指标,还应密切注意晚期病人的心理精神状态和社会支持系统。护士承担着对晚期病人疼痛干预前的评估和干预后结果的评估,以及将上述数据准确记录的责任。疼痛评估具体包括3个方面:

1.相信晚期病人有关疼痛的主诉

由于目前还没有对疼痛进行客观量化的手段和方法,疼痛存在以及对其强度评估的唯一可靠的指征是晚期病人的主诉。晚期病人的身体语言和生理指标可帮助护士了解其疼痛程度。

2.临床检查

(1)检查病人疼痛的部位、局部肌肉紧张度,并了解疼痛的性质及持续时间,在何种情况下疼痛加重,何种情况下疼痛可以减轻。

(2)测量脉搏、呼吸、血压及动脉血气等生理指标。

(3)了解并评估疼痛对晚期病人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影响,如社会活动减少、缺乏自信和自尊、过度依赖家庭、沮丧、抑郁、焦虑、恐惧、有自杀意念等。

(三)评估记录

护士在临终关怀机构对晚期病人疼痛的评估和所做的干预结果记录是临终护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评估疼痛控制医疗护理水平的依据。记录疼痛的方法有多种,大致可以分为:由护士完成的住院晚期病人的疼痛护理记录和由家庭临终关怀机构、社区临终关怀机构门诊病人完成的自我护理记录两种。

1.临终关怀机构住院病人疼痛护理记录

晚期住院病人的疼痛护理记录内容较为详细完整,图6.10是日本庆应大学病院护理部使用的疼痛记录单,其特点是形象、简洁而详细,被国内外许多临终关怀机构借鉴。

2.家庭临终关怀机构、社区临终关怀机构门诊病人疼痛护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