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11809100000021

第21章 《李尔王》与《麦克白》(2)

剧本的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王詹姆士一世一直微笑着看完全剧,无疑,他认为自己与剧中的老国王邓肯一样,是具有公平、正直、慷慨、谦逊等品质的理想君王的化身。然而观众们在看完戏之后却开始思考:国家大权到底该交给什么样的人?他们的这位新国王合格吗?

《麦克白》一开场,苏格兰国王邓肯在叛军的进攻之下显得心情烦躁,不久,他手下的大将麦克白和本柯从前线传来的捷报才让他的心稍微宽慰一些。他们首先打败了叛军麦克唐彼得的进攻,然后又挫败了挪威国王阴谋发动的进攻,挪威国王赔款求和。

当麦克白和本柯平定了叛乱,在凯旋途中遇见了三位长相怪诞的女巫。她们穿的衣服不伦不类,而且都长着胡子。麦克白和本柯停住马向她们问路,三个女巫却突然怪模怪样地向麦克白道起喜来,并说了三句预言:

“万福,麦克白!祝福你,格莱密斯爵士!”

“万福,麦克白!祝福你,考特爵士!”

“万福,麦克白!祝福你,未来的国王!”

同时,她们还对本柯说了三个预言:

“比麦克白低微,可你的地位在他之上。”

“不像麦克白那么幸运,可你比他有福。”

“你虽然不是君王,可你的子孙将要君临一国。”

麦克白感到十分惊讶:“格莱密斯爵士”是他父亲死后他所得到的称号,女巫怎么会知道的呢?而“考特爵士”的称号,他从来没有得到过;至于“未来的国王”,更令他难以置信,因为现任的国王有两位王子呢!

还没等麦克白明白怎么回事,女巫们就像“大地上的泡沫”一样消失了。

正当两位将军发愣时,国王邓肯派来迎接他们的信使来了。而信使的到来也证实了女巫的第一个预言:为了奖赏麦克白的战功,国王将叛臣考特爵士的头衔封给麦克白。

女巫的第一个预言实现了,这唤起了麦克白强烈的权力欲,也激发了他内心勃勃的野心。麦克白是国王的表弟,为国家立过很多功劳,在国内地位显赫。邓肯死后,他是有机会嗣位的。

可见过国王后,麦克白的希望一下子就变成了泡影,因为邓肯班师回朝后,宣布大儿子马尔康为储君,册封为肯勃兰亲王,将来继承王位。

失望地回到自己的城堡后,麦克白将女巫的三个预言和第一个预言已经实现的事告诉了妻子。麦克白夫人是个心狠手辣、野心勃勃的女人,比麦克白更有野心。她不断怂恿麦克白夺取权位,这再一次激发了麦克白弑君的野心。

这时,国王邓肯为表示对麦克白的嘉奖,带着两个王子来他的城堡作客。麦克白夫人表面上对国王装得非常殷勤,但却准备趁这个机会把国王杀了。

晚上,她极力怂恿麦克白去杀掉国王。麦克白十分犹豫,他觉得邓肯国王秉性仁慈,处理国政也从未有过过失。要是杀了他,他生前的美德就会像“天使一般地发出喇叭一样清脆的声音,向世人昭告我的弑君重罪”。

麦克白夫人见丈夫下不了决心,便采用激将法,骂他是懦夫,缺乏一个男子汉应有的勇气。麦克白禁不住妻子的怂恿,终于鼓足勇气,偷偷溜进国王邓肯熟睡的房间,用卫兵的刀将邓肯杀了。

麦克白吓得心惊肉,倒是麦克白夫人比较冷静。她把麦克白行凶的刀塞到侍卫的枕头底下,又把鲜血涂在熟睡的士兵身上,然后回到房间里去洗手。

第二天,大臣麦克德夫来叫醒国王,发现国王已被人杀害了。麦克白夫妇装出十分悲痛的样子,而国王的两个侍卫兵满身是血,神色惊慌地站在一旁,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麦克白装出气愤的样子,将两个侍卫杀掉了。两位王子见父亲被杀,自知身陷险境,趁着慌乱逃走了。马尔康王子逃到英格兰,道纳本王子逃往爱尔兰。

国王死了,王子又逃走了,麦克白以血统相近的继承者资格加冕当上了国王。女巫的预言又一次实现了。

(四)

女巫的三个预言已经应验两个了,但麦克白却无法忘记女巫的另一个预言,那就是他的王位不是由自己的子孙而是本柯的子孙来继承。他不能忍受这样的结果,决定把本柯也除掉,用麦克白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以不义开始的事情,必须用罪恶使它巩固。”

于是,麦克白举办了一次盛大的宴会,把所有的贵族大臣都邀请来参加,自然也要邀了本柯父子。但他却暗地安排刺客埋伏在本柯前来的路上,杀死了本柯。所幸的是,本柯的儿子趁着夜黑月暗逃走了。

杀死本柯后,麦克白难以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眼前常常出现本柯满身是血的鬼魂,还对他摇着血污的长发。麦克白经常吓得脸色发白,喃喃自语。

麦克白把他所看见的东西告诉妻子,妻子也惊慌起来。麦克白决定第二天天一亮就去找女巫,询问未来的凶吉。

第二天,麦克白来到女巫的山洞,要她们告诉他未来的祸福。女巫操纵的幽灵说:

“你要特别当心麦克德夫。”

“没有一个妇人所生下的人能够伤害麦克白。”

“麦克白永远不会被打败,除非有一天博南的树林会冲着他向邓西涅的高山移动。”

麦克白一听,终于放下心来,博南的森林怎么可能向高山上移动呢?

最后麦克白又问女巫,本柯的子孙会不会成为苏格兰的国王?女巫们大声高叫,忽然8个穿着国王服装的人影一个个登场,本柯的鬼魂紧跟其后,用手指着他们。

麦克白明白,这些都是本柯的子孙。他仿佛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忽然,女巫和鬼魂一起消失了。

麦克白回到宫廷后,立即派人去抓麦克德夫。但他的命令晚了一步,麦克德夫已经逃到英格兰去了。麦克白盛怒之下,叫人把麦克德夫一家全都杀死,包括还在襁褓中的婴儿。

麦克白的残忍暴行引起了苏格兰臣民极大的不安和反感。贵族们纷纷逃亡,麦克白到了众叛亲离的境地。

麦克德夫逃到英格兰后,找到马尔康王子,希望他能够讨伐麦克白,拯救暴君统治下的苏格兰。

在麦克德夫和马尔康的对话中,莎士比亚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君王的要求和对待暴君的态度。理想的君王应该具有“公平、正直、节俭、坚毅、仁慈、谦恭、宽容、勇敢”的品质,这无疑是人文主义者美好的理想;而那些“嗜杀、骄奢、贪婪、虚伪、欺诈、狂暴、凶残”的暴君,莎士比亚通过麦克德夫之口说道:

“这样的人是不该让他留在人世的。”

马尔康王子和麦克德夫率领的英格兰军队打回苏格兰,军队向麦克白的驻地——邓西涅高地进发。为了隐匿全军人数,马尔康王子命令每一位战士都砍下一根树枝举在面前,然后整个部队缓缓向前移动,看起来就像一片树林在向前移动一样。而使者在向麦克白报告时,也称是博南的树林在向邓西涅高山移动过来。

麦克白得到这个消息后,大惊失色,慌忙应战。最后他遇到了麦克德夫,麦克白轻蔑地对麦克德夫说,凡是妇人生的人都伤害不了他。但麦克德夫告诉麦克白,自己是未足月时从母亲的腹中剖腹取出来的,不是生下来的。

麦克白最后的精神支柱被摧毁了,他一下子失去了作战的勇气,被麦克德夫杀死了。最后,麦克德夫拥立马尔康为苏格兰的国王。

《麦克白》全剧都弥漫着一种可怕的气氛,但主题却非常鲜明:表现野心、贪欲对人性的扼杀;一个有所作为的英雄一旦产生了个人野心,不仅会自我毁灭,还会祸国殃民。

在戏剧的一开始,麦克白是一位驰骋疆场的勇士,一位忠君爱国的将领。但由于女巫的预言和妻子的怂恿,他的权力欲望被诱发出来,最终勃勃的野心让他杀死了邓肯国王,篡夺王位。

为了巩固自己的王权,他又进行了一连串的屠杀。频繁地杀人,也让麦克白的心肠变得越来越硬、越来越狠毒,直至最后变成一个毫无人性的暴君。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麦克白与莎士比亚笔下的麦克白形象不完全一致。历史上的麦克白原是苏格兰贵族的儿子,大约在1404年领导了反对苏格兰国王邓肯的一次叛乱。邓西涅一战,麦克白获胜,成为苏格兰国王。史书记载,麦克白统治时期,苏格兰繁荣安定,麦克白也算得上是一位英明有为的国王。但后来旧王室势力卷土重来,麦克白被杀。

两相对照,莎士比亚取材历史而又不拘泥于历史的创作方法,也体现出他作为一名戏剧家的伟大创造性。

同时,该剧在演出时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因为詹姆士一世就是本柯的后裔,所以他对戏中所表现出来的君权神授观点自然是大加赞赏。剧中写女巫毒害人,而詹姆士一世就是最痛恨女巫的,因为他的母亲玛丽女王手下的一个女巫曾诅咒过他,他对女巫的惩罚一向都毫不留情。

而剧中对苏格兰和英格兰国王的恭维和赞美,更是让詹姆士一世看戏时的心情舒畅得不得了,所以他一下这就赏给“国王供奉”剧团30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