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糊涂学的智慧
11807400000035

第35章 学会攀高枝儿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忠臣不事二主,好女不嫁二男。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未免过于愚腐。常言道,良禽择木而牺,倘若遇到一个不赏识你的上司,整天度日如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尽管你使尽浑身的解数也永无出头之日。在这种情况下,弃暗投明改换门庭也并不是什么难堪的事。”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天下之大又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呢?

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跳槽攀高校乃是人之常情,犯不着为此而大惊小怪。过去有句话俗叫做:“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卖豆腐。”后来这句话的后半段改了,改成“处处讲留爷,爷当个体户。”再后来,又有人把它改成“处处不留爷,爷去当散户。”散户,就是以少量资金去炒作股票的人。从这句话的演变,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自己的前途,每个人都可以而且应该为自己多谋几条出路。

中国著名谋略家吕尚,就是一位跳槽攀高校的行家。吕尚俗称姜子牙,是我国上古时期最为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姜子牙生活在商朝末年,当时纣王无道,荒淫无度,社会矛盾急剧激化。与此同时,商王朝的诸侯周国迅速崛起,国君西伯侯(后为周文王)励精图志有取代殷商之势。姜子牙生逢乱世,虽有经天纬地之才,无奈报国无门,潦倒半生。他曾在商王宫中做过多年吏卒,虽然职低位卑,却处处留心。他看到纣王沉缅酒色,荒废国政,几次想冒死进谏,一则想救民于水火,二则可以因此受到纣王赏识,求得高官厚禄。然而姜子牙后来见到大臣比干等人皆因直谏而丧生,只好把话咽回肚中,他料定商朝气数将尽,纣王已不可救药,自己不愿糊里糊涂地替纣王殉葬。于是,他决定另攀高技,改换门庭。

当时,西伯侯立志复兴周国,除掉纣王,求贤若渴,正是用人之时。吕尚为了引起西伯昌的注意,便在渭水之滨垂钩钓鱼。这个地方风景秀丽,人迹罕至,是个隐居的好地方。姜子牙并非要老死林下,而是在此静观世变,待机而行。

这一天,吕尚听说西伯侯要来附近行围打猎,便假装在垂钓。这时候,姜子牙还是个无名之辈,西伯侯当然不会认得他,但姜子牙却在朝歌见过西伯侯。为了引起西伯侯的注意,姜子牙故意把鱼钩提离水面三尺以上,钓上也不放鱼饵。果然,西伯侯觉得奇怪,便走上前问道:“别人垂钓均以诱饵,钩系水中。先生这般钓法,能使鱼上钩吗?”

姜子牙见西伯侯对人态度谦和,果然是个非凡人物,便进一步试探道:“休道钩离奇,自有负命者。世人皆知纣王无道,可是西伯长子就甘愿上钩。纣王自以为智足以拒谏,言是以饰非,却放跑了有取而代之之心的西伯侯。”

西伯侯闻言,大吃一惊。心想:这位老人身居深山,何以能知天下大事?更为不解的是,他怎能把我西伯侯的心迹看得这么透彻?定然不是凡人!连忙躬身施礼,说道:愿闻贤士大名?

“在下并非贤土,老朽吕尚是也。”

“刚才偶听先生所言,真知灼见,字字珠玑,不瞒先生,足下就是你说到的西伯侯。”

姜子牙装出吃惊的样子,惶恐地说:“老朽不知,痴言妄语,请您恕罪。”

西伯昌连忙诚恳地说道:先生何出此言!今纣王无道,天下纷纷,如先生不弃,请您随我出山,兴周灭商,拯救黎民百姓。

姜子牙假意客套了一番,随即同西伯昌一起乘车回宫,一路上纵论天下大势,口若悬河。西伯昌如鱼得水、相见恨晚,回去之后,立即拜吕尚为太师,倚为心腹。从此以后,姜子牙官运亨通,飞黄腾达。

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作为一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吕尚略施小计便攀上了西伯侯这棵大树弃暗投明,跳槽做了周国的太师。倘若他报定忠臣不事二生的陈腐观念,恐怕到老到死也不过是纣王宫中的一名小吏,永无出头之日。真可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有这样一个例子上,某公司一位职员因为去给上司探病而遭到了降职的噩运。按理说,即使不是上司,朋友生病了去探望一下,乃是人之常情。

但这个被降职财务科长因为自从进公司以来,一直受到财务主管的多方照顾,于是,在这位财务主管患了重病生命垂危之时,他每天一下班就去探望他,而错就出在这里。

不久,财务主管因病去逝,财务处长顺理成章地当上了主管。大家都以为。接下来他就该升上处长了。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新主管不但不升他的职,还把他调到分公司去了。任何人都看得出来,这无异于发配沧州,是极严重的贬职。每个人都觉得奇怪,而最搞不懂的就是那位被降职的科长!

他并没有注意到,身为一名职员,有些事是做不得的,对有些人事关系考虑欠佳。说明白一点,科长是不能去探望生病的主管的。

一般来说,论资排辈是一种普遍现象。

听说主管生了病,而且据说病情还相当严重。这时,那位财务处长幸灾乐祸的心情是不难想像的。他恨不得自己的顶头上司早一天完蛋,这样一来,自己升迁就有了希望。

但是,他那位不知趣的部下财务科长,却不厌其烦地前去探病。为祁求主管的病体早日康复,还给常到附近的庙里烧香拜佛。在任何人看来,这些行为都可传为美谈,可是在处长的眼里就不是滋味了,科长的行为实在让他恨得咬牙切齿。

不仅如此,处长甚至认为这位科长是阻碍他升迁的绊脚石。所以在财务主管去世后将这位不知趣的财务科长“发配沧州”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位科长就是不能猜透处长的心思,才遭此噩运。然而,人际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也不是说上司生病时,就一定不能去探病。由于医学的进步,几乎大部分疾病都可以治愈,假如科长揣测出处长的险恶居心,不去探望主管,而主管却病愈回来时会怎么样呢?“这个家伙,我这么照顾他,却一次也没来看我!”很明显,他会遭受比处长如今给他的更严厉的处罚!

总之,凡事都要考虑清楚,万一主管病愈而归,或者不幸去世时,在这两种情况下,该如何取舍才不会引火烧身。

科长前去探望主管的病情是可以的,但是,事后要向处长报告,偶尔还必须献殷勤地说:“我代替处长探病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