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糊涂学的智慧
11807400000021

第21章 远道的和尚会撞钟

世上最大的借,即为借势。“借势成事”是聪明人的选择。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别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把别人的力量变成自己的力量,从而加大自己成事的速度和力度。

借人、借势和借钱,都是成事之道。借人、借势是聪明人常用的一种成事之道,它可以利用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至少可以弥补自己的才智、人力不足。

关于成事之借,有许多经典说法,荀子说:“借助于车马的人,不必自己跑得快,却能远行千里;借助于舟舶的人,不必自己善水性,却能渡江河。君子生性与别人无异,只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和利用外物,所以就不同了。”荀子有“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东方智慧,牛顿有“踩在巨人肩上”的西方智慧。

在关系网中,“借”是核心。关系网又是人际关系的重要部分。把握了“借力”这一核心,就把握了关系网的精髓,就有可能通过借力,完成从没钱、没背景、没经验而向成功的转化。

借,其实也是与朋友合作,互相帮助的一种形式,是成就事业的一种有效方式。养成“他山之石亦可攻玉”的合作之道,那么这样的人定将会大有作为。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在中国传统中是两弯相映的明月,讲究肝胆相照,义字当先。

朋友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显得日益重要

有个很成功的商人,朋友无数,三教九流都有,他也曾逢人就说自己朋友之多,天下第一,并且因人而异,加以利用。有人问他,朋友这么多,都能同等对待吗?

他沉思了一下说:“当然不可以同等对待,要分等级的,要因人而用!”

诚然,自己交朋友都是真心的,但别人来和他做朋友却不一定都是诚心的。在他的朋友中,人格高尚的固然很多,但想从他身上获取一点利益,心存二意的朋友也不少。

“对方有坏意,不够诚恳的朋友,我总不能也对他推心置腹吧?那只会害了我自己。”

所以,在心中,他把朋友分了“等级”,有“刎颈之交级”、“推心置腹级”、“可商大事级”、“酒肉吃喝级”、“嘻嘻哈哈级”、“保持距离级”等等。和对方交往的密度和自己打开心扉的程度往往由这些等级来决定。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作用。可以借他们各自的能力和特点,成就自己的事情。

古之借风腾云、沽名钓誉、借力打力、借鸡生蛋,无不是讲究一个借字,讲究借助外部力量而求得发展。帆船出海,风筝上天,无不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而人的成功,也需要借力。

香港就是凭借与外国的大公司合营,借别人的知名品牌和外国原材料,借用外国公司的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从事加工制造,从事转口贸易。凭借“借风腾云”的思维,迅速走向了繁荣。

台湾巨富陈永泰说得好:“聪明人都是通过别人的力量,去达成自己的目标。”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青年人更需要朋友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香港著名的圣安娜饼店创始人——现年40岁的霍世昌靠朋友得以发迹,可以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迪。

屈指一算,圣安娜饼店成立至今已有整整18年的历史了,霍志昌当时只是一个22岁的毛头小伙子,当人们向他提出此一疑问时,霍世昌憨厚地笑道:“我是靠借钱开饼店,靠朋友发财的。”从如此爽脆的答案中你应该明白他当时的情形。

当时霍世昌在电灯公司工作,是有关技术维修方面的。那时还未结婚,他的女朋友很喜欢弄些点心、蛋糕之类食品,味道非常不错。女朋友是从一位师傅那儿学习来的。霍世昌便想,徒弟已经有此成绩,师傅当然更好,因此便萌发开饼店的念头,然而那时的西饼业在香港并没有呈现出现在这种蓬勃势头。霍世昌想这是一项有作为的生意,便跟女友的师傅商量研究,两人都赞成这个计划。但最重要的问题是资金缺乏。于是霍世昌便决定找朋友支持。霍世昌先是做出一份包含预算、地点、资金、经营方针等详细内容的可行性计划书,然后便找一朋友商量。当这位朋友看过后,他很顺利地接受了计划书,于是他们三个人便成为合伙人,直至现在。

当初靠借钱开饼店,现今每年都增设一间分店,1997年香港回归后,霍记饼店的生意更红火了。

远亲不如近邻,借身边的朋友之力,将会对你的事业大有帮助。

假如你是一个善借高手,朋友会为你的成功“添砖加瓦”。

一个人的智慧,往往体现在做事的方法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因此,借用别人的智慧,助己成功,是必不可少的成事之道。

不嫉妒别人的长处,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能够为之利用,能够协调别人为自己做事,与合作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信誉,是成大事的基本法则。

三国中的刘备,文才不如诸葛亮,武功不如关羽、张飞、赵云,但他有一种别人不及的优点,那就是一种巨大的协调能力,他能够吸引这些优秀的人才为他所用。多一样才华,等于锦上添花,而且通过这种渠道结识的人,也将成为你的伙伴、同业、同事、专业顾问,甚至变成朋友。能集合众人才智的公司,才有茁壮成长、迈向成功之路的可能。

生命的成长,依靠心灵从四处汲取营养。一个成功人士,肯定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他的背后,也肯定有着发达的关系网。

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不在于他能举起多重的石头,而在于他能获得多少人的帮助。

聪明的人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智慧的营养补充自己,他们知道从别人那里借用智慧,从别人那里获得金钱更为划算。《圣经》中的摩西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导者之一,他懂得一个道理:一个人只要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就可以做成更多的事情。

当摩西带领以色列子孙们前往上帝许诺给他们的领地时,他的岳父杰塞罗发现摩西的工作实在过度,这样下去绝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杰塞罗要摩西将这群人分成几组。每组1000人,然后再将每组分成10个小组,每组100人,再将100人分成两组,每组50人。最后,再将50人分成5组,每组各10人。然后从每一组中选出一位首领,而且这位首领必须负责解决本组成员所遇到的任何问题。摩西接受了建议,并吩咐那些负责1000人的首领,分别找到知己胜任的伙伴。

任何人一跨入社会都应该学会待人接物、结交朋友的方法,以便互相提携、互相促进、互相尊重,否则,单枪匹马绝对难以发展到成功的地步。

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预先为自己写下这样的墓志铭:“长眠于此地的人懂得在他的事业过程中起用比他自己更优秀的人。”

大部分美国人都有一种特长,就是善于观察别人,并能够吸引一批才识过人的良朋好友来合作,激发共同的力量。这是美国成功者最重要的,也是最宝贵的经验。

任何人如果想在某项事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就需要有一种鉴别人才的眼光,能够识别出他人的优点,并在自己的事业道路上借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