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糊涂学的智慧
11807400000019

第19章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鲁迅说:“不要把自己看成别人的阿斗,也不要把别人看成自己的阿斗。”说的是要自信,同时不要轻视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外圆内方、不卑不亢。

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领悟并运用好这一处世良方,那么对于任何新环境,他都能很快适应并应付自如。

很多杰出的成功人士,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都逐渐形成了“外圆内方”的性格,不是锋芒毕露,义无反顾,而是有张有弛,掌握分寸。

史学家蔡尚思在写作《中国社会科学革命史》时,前辈欧阳予倩曾谆谆告诫他:“写作的态度自然要严谨,不过万不宜有火气……可否寓批评于叙述中呢?”

欧阳予倩建议他以“纯研究的态度”作进攻的“挡箭牌”,书名更改为《中国社会思想史》,并感叹说:“蔡先生,我佩服你的努力,可是思想界的悲哀,谁也逃不掉呵。”

这就说明,知识分子在方式方法和局部问题上,可以委婉圆润,有所妥协,可是在事关大是大非、人格良心的原则立场上却毫不含糊,旗帜鲜明,做到不卑不亢,外圆内方。

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一种人,常不惜降低自己的尊严,极力逢迎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哪怕人家对自己傲慢无礼也不在乎,这种“卑己而尊人”的做法实在不值得。

不卑,可以不惹人怜;不亢,可以不招人妒。此种态度可适合于任何一种场合、任何一种环境。不卑不亢是一种境界,一种心平气和的境界,一种高深莫测的境界,一种做人的境界。

曾有这样一则寓言:

龙王与青蛙在海滨相遇,一番寒暄后,青蛙问龙王:“大王,你的住处是什么样的?”

龙王高傲地说:“珍珠砌筑的宫殿,贝壳筑成的阁楼。屋檐华丽而有气派,厅柱坚实而漂亮。你呢,你的住处如何?”

青蛙微微一笑:“我的住处绿萍似毡,碧草如茵,清泉沃沃,白石映天。大王,你高兴时如何?发怒时又怎样?”

龙王哈哈大笑:“如果我高兴,就普降甘露,让大地滋润,五谷丰登;假如我发怒,则先起风暴,再发霹雳,继而打雷放电,叫千里以内寸草不留。那么,你呢,青蛙?”

青蛙悠然自得道:“我高兴时,就面对清风明月,呱呱叫上一通;发怒时,先瞪眼睛,再鼓肚皮,最后气消肚瘪,万事了结。”

连一只小小的青蛙都能表现自己的自信,而我们是否需要自我反思呢。龙宫固然美丽,青蛙的居所也别具一格,可谓不卑不亢。只有心灵健全的人,才可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这又是方的另一种表现。

不卑不亢,从根本上讲就是平等待人,面对比自己强的人,不去畏缩;在比自己弱的人面前,而不骄纵。地位有高低,学问有深浅,但所有的人,人格都是平等的。

为人处世存在一个态度或姿态问题,并总是与身份、地位、角色和自身的个性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身份较高、地位较高的人,容易表现出高傲的情绪,这种情绪不易为人接受,一旦地位或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便在一种人世的落差中尴尬起来了。

还有一种人,他们出身卑微、地位低下或性格懦弱,常常表现出卑怜落魄的姿态,这种姿态令人轻蔑和瞧不起,致使很多人不屑于与之为伍。以上这两种处世态度,一亢一卑,都不利于人际关系的正常交往,有碍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融洽。这两种态度是做人处世的大敌,它造成了彼此相处的心理障碍、精神障碍,而且也给交际气氛笼罩了一层乌云,使彼此相处不愉快,不和谐,不融洽。人们喜欢在彼此平等的正常状态下交往,由“卑”或“亢”所产生的距离和人际交往的鸿沟,使彼此无法构建友谊的桥梁。所以,做人处世应该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与一些在身份、才识、经验、能力等各方面比我们高出一筹的人去交往。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有人因此而自卑,认为自己还算可以,面对对方产生一种心理上的畏惧感,自信心便大打折扣。“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如果一个人连自信都失去了,那么他要想得到成功,恐怕只是幻想。一个人不论处于什么环境之下,只要不丢失自信,就会有成功的希望。

小何嗓子非常好,唱歌还算可以,可就是有些不自信,一到需要他一展歌喉的场合,他便畏畏缩缩躲在一边不敢出来。有几次公司举办联欢会,主持人知道小何嗓音很好,于是便拉他上来给大伙唱个歌。可是小何却脸红脖子粗的拼命拒绝,说自己唱不好。开始大家还一起起哄劝他唱一个,后来见他怎么都不肯,只好作罢。只是,因此一来,便再也没有人去注意他,到后来他是什么时候走的,都没人注意。一个连公开场合唱歌都不敢的人,如果让他去搞社交,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拥有这样心态的人,不就是自己心灵的囚徒吗?因此在一些事情上,往往束缚自己手脚的,不是别人而正是自己。

一个人只要不是行为卑劣,酒囊饭袋,那么,无论其地位高低、能力大小、条件好坏,都应有充分的自信,切不可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这种观念应该贯穿于正常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李白有诗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如果面对“权贵”心生畏惧而自卑,那么你就不可能使自己办事时大方果断起来。能办的事也难以办成。所以我们在平时就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只要我们将心理上的那份胆怯收起来,充分显示出自己的自信,就会在处世过程中游刃有余。

有一则童话,一只黄鹂鸟生着一副极好的歌喉,但就是胆子小,不敢在大家面前唱歌。黄鹂鸟去寻找有学问的伙伴,向它们求教如何才能把胆子练大。黄鹂鸟去找了猫头鹰、长颈鹿、老松鼠,可是每个伙伴都让它先唱一首歌来听听,然后再告诉它。为了求到胆大的学问,后来它已经可以当着所有伙伴的面唱歌而没有丝毫胆怯了,老松鼠对它说:“你已经找到了练得胆大的方法了。”

黄鹂鸟虽有一副好歌喉,但因缺乏自信,不敢在大家面前唱歌,等到它找到了自信,就不仅敢唱,同时也得到了动物们的喜欢和尊重。因此,人只有自信才能在一些事上做到不卑不亢。

假设你为了替友人谋一份差事而去拜访某大公司的经理,你心里明白自己去见的可能是一个身份颇高的人物,而且又是你有求于他,不过,他仍是被动的,你才是主动的,所以你要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自卑。当你与某一个人交往和办事儿时,你心理上有着“我正在求你”的感觉时就会使自己神经紧张,一切出于不自然,这样是很不利于成功的。

要培养坦荡的不卑不亢的处世心态,应具有一定的社交活动技能和社交常识。处世不是一种抽象的活动,其表现形式是多姿多彩的,广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往往使社交活动和处世过程变得更加丰富,给参加者带来多方面的收获和享受。

一个人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摄影,就很难同有此爱好的人建立起感情。如果请朋友到家里聚会,你不会做饭,随便吃点什么东西与你做一桌美味的饭菜相比,气氛显然不同。所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就会打开参加更多社交活动的渠道,为你以后办事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