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调查研究卷(下)
11790700000041

第41章 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干部曾日三(1)

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干部曾日三

郝成铭

1937年3月底,原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代理军团政委、红五军政委、红九军政治部主任、红西路军政治部敌军工作部部长,时任红九军代理政委、西路军干部游击支队政委曾日三,带领一支200余人的红军游击队,来到祁连山中的白泉门地带。三月,应该是大地回春、东风送暖的时节,然而祁连山中仍然是冰雪的世界。这支饥寒交迫的红军游击队打算在这里休整几天后,继续向东游击,伺机出山,东返陕北。可是,穷凶极恶的马家军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第二天便围攻过来。曾日三带领红军指战员英勇抗击敌军,不幸牺牲,和他同时牺牲的还有原中共川陕省委秘书长、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经济委员会主席、中共川康省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甘肃工委北路工作委员会书记,时任红四方面军和红西路军政治部群众工作部部长吴永康等数十人。这些生于南国的红军精英,为了革命战争的胜利,把满腔热血洒在了大西北的祁连山中。

(一)

曾日三是湖南宜章县城人,生于1904年。早年在家乡读书,后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求学,由于学习刻苦,博闻强记,造就了很深的学问,写得一手好文章,被当地人士誉为“才子”。他品学兼优,思想进步,在社会上影响颇佳,师范毕业后,即被委任为本县督学,推进当地的教育事业。

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2000余人从粤北进入湘南,在当地共产党、农民协会配合下,发动年关起义,一举攻占宜章、郴州等县城。革命军解除了县团防局的武装,逮捕了旧政府的官吏,发动群众建立苏维埃政府和农民军。在这如火如荼的革命浪潮中,曾日三也被革命军当作“反动官吏”,和县长杨孝斌一起被逮捕。这时,当地的女共产党员吴仲莲找到革命军领导人陈毅和宜章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胡少海说:“曾日三思想进步,虽然当了督学,但没有劣迹。他是个人才,共产党需要他,革命需要他,应当把他释放,我保证动员他参加革命。”

吴仲莲何许人也?她怎能为曾日三打保票?原来,吴仲莲也是宜章县城内人,小曾日三四岁多,思想激进,风华正茂,美丽大方。先在本县女子学校读书,后考入衡阳第三师范上学。她早就认识曾日三,后来又是衡阳师范的同学,两人早已是互相倾慕的朋友。她于192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工作十分活跃,在当地很有名气,是个引人注目的女革命家。湖南“马日事变”后,她毅然离开学校,回到宜章农村,在埼石乡建立党支部和农会,发动群众组织农民武装,开展武装斗争。湘南起义时,她组建的农民武装发展成为宜章县独立营,跟随朱德上了井冈山。

革命军领导人接受吴仲莲的意见,即刻释放了曾日三,在吴仲莲动员下,曾日三毅然抛弃优裕的家庭生活,参加了红军。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英雄救美人”的故事;而在宜章县和红军队伍中,“美人救才子”的故事,便成为美谈。后来,这对“才子佳人”一同上了井冈山,并结为伉俪。

3月下旬,国民党反动派调集七个师的兵力到湘南“围剿”起义军和农民自卫军,朱德、陈毅决定,除留一部分农民武装坚持湘南斗争外,其余部队向井冈山地区转进,于4月中旬到达江西宁岗县砻市,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史称“井冈山会师”。曾日三、吴仲莲及宜章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胡少海等,参加了这次伟大的会师。5月4日,举行会师大会,宣布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参谋长。全军约一万人,枪2000支,下编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一、三十二团。这是中国历史上产生的第一支工农红军。这支红军正规部队的建立,对巩固和扩大井冈山根据地,壮大革命势力,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到井冈山地区后,曾日三目睹了红军和根据地的新气象,精神极为振奋,很快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决心接受严酷的革命锻炼。毛泽东原是长沙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曾日三是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学生,但毛泽东比他年长11岁,进入社会也比他早得多。毛泽东和他交谈几次后,对他的谈吐、学识、才华均很欣赏,并引为“知己”;他对毛泽东也十分钦佩,认为毛是湖南人的光荣,是中国革命的希望。自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便成为毛泽东的坚定支持者。毛泽东也信任他,留他在身边工作,先后担任红四军军部秘书、军政治部秘书长、组织部长,协助毛泽东起草了许多重要文件,并跟随毛泽东、朱德转战江西、福建,为开辟中央苏区英勇战斗。他的聪敏才智,在革命斗争中得到了充分施展,对自己“上马击强敌,下马草军书”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有“上马击强胡,下马草军书”的诗句。的战斗生活很满意、很愉快,决心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贡献一切。

曾日三和吴仲莲是一对令人羡慕的革命夫妻。他建议吴仲莲把“莲”字改为“廉”字。吴仲莲问他为什么,并说她从小喜爱莲花,上学时读了宋代文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非常欣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要做一个超凡脱俗、一尘不染的革命者。曾日三说:周文还有一句著名的话,叫“濯清莲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固然可贵,但我们共产党人要推翻旧世界,不能“独善其身”,而要“兼善天下”,要打倒贪污腐败的旧政权,建立廉洁自律、为人民办事的新政权。吴仲莲听了他的话,自此改名为“吴仲廉”了。

曾日三遵行早年制定的“日三省身”的守则,能严格要求自己,办事认真谨慎,注意团结同志,很快成长为红军的优秀政治工作领导干部,从1931年3月起,先后担任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三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三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三十四师政委,该军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率部参加了第一次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为保卫中央苏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革命实践中,总结和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作风深入,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在部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二)

1934年10月,曾日三跟随党中央参加长征,并担任红军第五军团政治部主任,协助军团长董振堂、政委李卓然、参谋长刘伯承,组织指挥红军部队顽强阻击敌军,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进军。

长征初期,由于红军的指挥权被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和党内“左”倾机会主义者把持,他们完全采取了一种搬家式的、被动的行军方针,搬运物资的后勤人员非常多,机关过于庞大臃肿,七八万人行进在山间小道上,队伍拉得很长,行动非常缓慢,这就给担任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的作战,带来巨大困难。敌人以重兵追击,并找薄弱环节进行突袭,迫使红军分兵把口。曾日三组织政工人员奔波在阻击敌人的各个战场上,鼓动大家英勇作战。尽管红军指战员浴血奋战,但不能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有些地段不时被敌军冲破,掳去后勤运输队伍。当时,红五军团下辖第十三师和三十四师,共12000余人,待到11月中旬通过敌人设置的三道封锁线后,已伤亡2000余人。特别是通过湘江沿岸的第四道封锁线时,第三十四师被敌军切割在湘江以东,使红五军团兵力折损一半。

第三十四师是闽西地区发展起来的红军部队,原属福建军区建制,曾日三曾任过该师政委,现任师长陈树湘、政委程翠林都是他的老战友。该师下辖第一〇〇、一〇一、一〇二团,1933年编入红五军团,长征开始时,全师尚有5000余人,这次被阻于湘江以东,曾日三悲痛欲绝。事后得知,三十四师被阻后,与敌军进行了英勇战斗,一直打到弹尽粮绝,政委程翠林等大部分指战员战死,师长陈树湘率领所余300余人突出重围,准备返回井冈山继续战斗,但行至道县时遭遇敌军围攻,负伤不能行走,不幸被俘。敌人企图把他抬到道县县城领赏,他从腹部伤口内拉出肠子,用力扯断,壮烈牺牲。

目睹红军遭受的严重挫折,曾日三更加认识了“左”倾机会主义领导给革命事业造成的严重后果,渴望毛泽东重新出来指挥红军。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举行扩大会议,总结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及长征初期的经验教训,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统治,毛泽东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参与红军的军事指挥。消息传来,他精神振奋,心情激动,立即向部队传达了会议精神,部队士气为之大振。就在这时,中革军委决定,曾日三代理红五军团政治委员,并继续兼任军团政治部主任。此后,他和军团长董振堂亲密合作,互相支持,指挥部队艰苦征战,完成了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翻越大雪山等艰巨任务。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长征到四川西部的懋功(今小金县),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两军会师后,张国焘在红军战略行动问题上,同党中央发生了严重分歧,争论到8月,中央政治局在毛尔盖举行会议,张国焘始同意红军继续北上。会议决定红一、四方面军混编为左右两路军,共同北上,创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后,红五军团改为红五军,董振堂任军长,曾日三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编入红军总司令朱德和总政委张国焘指挥的左路军,准备北上甘南。但张国焘在会后又反对红军北上,并命令红军南下。曾日三和董振堂无奈,只得率红五军返回阿坝。

10月5日,张国焘成立第二“中央”,公开打出了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旗号。对于张国焘的分裂行为,红五军的同志进行了坚决斗争。当时,红五军中有一些干部情绪很激动,提出“冲破张国焘的阻拦,单独北上找党中央去”,并要董振堂和曾日三表态。作为红五军政委的曾日三,对张国焘的分裂行为既进行了坚决斗争,又反对蛮干。他和军长董振堂、保卫局长欧阳毅商量后,以他们三人的名义写了报告,向朱总司令反映情况,并通过电台同已到陕甘地区的党中央保持着联系。朱总司令得知五军的情况后,立刻来给大家做思想工作。朱总司令对五军的干部们说:“千万不能盲动,不要扩大矛盾,要顾全大局,不能出现红军打红军的事。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都是工农红军,是阶级弟兄,现在出现的矛盾是会解决的,当前的困难我们一定能克服,我们北上找中央、找毛主席,是迟早的问题,我们要有耐心。大家要团结起来,共同奋斗,革命才能胜利。”朱总司令的讲话,加上董军长和曾日三的耐心说服教育,干部中的偏激情绪逐渐缓和下来,红五军遂随四方面军主力南下,进到丹巴一带。

红五军发生的事终究被张国焘侦知,他大为恼火,指责曾日三“扰乱军心”,没收了五军的电报密码,切断了他们同党中央的联系,并采取组织手段,把曾日三调离红五军,到1936年初,被任命为红九军政治部主任。由于他既有才识,又能团结同志,到红九军后,即得到军军长孙玉清、政治委员陈海松及广大指战员的信任和尊重。

1936年6月,红二、四方面军在川西北会师,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共同北上,于8月上旬到达甘肃南部地区。红九军到达甘南后,先是参加围攻岷县城的战斗,接着又分兵扫荡地方反动势力。曾日三协助孙玉清军长,率领第二十五、二十六师在临洮、岷县、渭源、漳县等地寻机歼敌,取得很大战绩。10月初,红九军奉命继续北上,参加了会宁大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