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瓷器
11787500000009

第9章 瓷器的保养

中国瓷器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但大部分瓷器容易损坏。为了更好地保护瓷器,这里介绍一下具体做法。

瓷器储存时要放在定做的盒子里,盒子里要有海绵或泡沫垫。

不可把两件瓷器放在一起,如果非得放在一起,一定要用海绵或泡沫隔开。

陈列瓷器时,要放在固定的木架上,如实木做的博古架,不要用玻璃做的陈列架。

因为瓷器很脆,容易碎,所以要防震、防挤、防压、防碰撞,在展示贵重瓷器时可用透明的尼龙线固定其上部。

小件瓷器必须放入锦盒内收藏,要一盒一器,以防相互摩擦碰撞。

裸放的大件瓷器要放稳,周围不能有易倒的坚硬物体。

原始瓷器胎质差,釉质不匀,某些瓷器釉质发生了结晶作用或沉积作用,釉变成乳白色,会以一种不透明薄膜的形式掩盖色彩与饰纹。清洗这样的瓷器时,可用1%的氢氟酸作局部涂抹,每次涂几分钟,涂后用蒸馏水洗掉酸痕,再用细砂纸细磨,恢复其透明性,露出釉下纹饰。釉面的硬结石灰物质可用5%盐酸或硝酸清除。

清洗瓷器时,要把瓷器放在不易碰撞的地方,最好用塑料盆,不要用瓷盆和金属盆,避免碰坏瓷器。

清洗瓷器时不要把带彩绘的瓷器直接浸在化学性质的水溶液中,一般的污渍和土锈可以用碱性溶液如84消毒液浸泡,根据污渍的情况确定浓度和时间。

酸碱性质不同的污渍要用不同的液体浸泡,如碱性污渍可用白醋和草酸浸泡,中性污渍用二甲苯浸泡。浸泡后要用温水冲洗,直到除尽污渍。

清洗瓷器时,如有开片、冲口、裂纹时,污渍嵌入很深,可用棉纸蘸淡硝酸或84消毒液贴在裂纹处,即可除掉污渍。

娇嫩的釉彩上不宜使用此法,以免硝酸损伤釉彩。有的瓷器因水浸太久,水锈黏附,不能除掉,可用上述酸性液体浸泡,数日后即可刷掉了。

粉彩瓷器有的因彩色中铅的成分多,泛铅现象严重,可用药棉蘸淡硝酸擦拭,再用净水冲刷。洗刷时,瓷器表面沾到碱性物质后会更滑,一定要谨慎拿放。

瓷器上如有灰尘或污渍时,宜用柔软的布轻轻地擦拭,不可用硬布或他物强力去污,以免划破釉面。

平时保养瓷器时,可用湿布擦拭瓷器,用柔软的画笔清扫瓷器上的灰尘,用柔软的刷子刷瓷器表面的缝隙。低温釉瓷器不可轻易地拿布或刷子擦拭,以免加重釉层的剥落。

瓷器不可浸泡在70℃以上的热水中,这样才不致对外表造成影响。

瓷器不可置于微波炉、烤箱及洗碗机中,如用于饮用,用后要立即清洗。

某些溶液对瓷器是有害的,如碱对釉有腐蚀作用,强酸可以改变瓷器表面光泽,使彩绘变色。因此,瓷器必须远离污染,一旦瓷器染上污垢,要用清水洗涤,不要用较强的化学试剂清洗,以免伤及釉面。

清洗时使用洗涤剂即可,金银等的图案容易剥落,要用海绵和软布轻柔地清洗。

瓷器图案上如果含有银,用漂白剂会变质的。

拿瓷器时不要戴手套,以免瓷器从手中滑落。

如果多人鉴赏瓷器,要一个一个地鉴赏。一个人鉴赏完毕,先把瓷器放到桌子上,下一个人再来鉴赏。不要两人手递手地传着瓷器鉴赏,以免失手摔坏瓷器。

搬运体积大的瓶、罐时,不能只用一只手提瓷器的颈部,而应一手把住颈部,一手托住它的底部。

在搬运有双耳的瓶、罐、尊等瓷器时,不能仅提双耳。

移动大盘、大碗时应用双手捧持,或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握住边缘,用另一只手掌托住底部。

搬运人物瓷雕时,要一手拿住头部,一手托住身子。托运时要当心人物的须发和手指等容易损坏的部分。

薄胎瓷器移动时要双手捧,不可只用单手。

底足小、长度高的瓷器容易倒,要格外小心,要保护好。

带座、带盖的瓶器在搬运时不能连盖带座一起端,要先将座、盖和主体分开,要单拿单放,防止脱落打碎。

瓷器如果不慎损坏了,切勿自己动手修复,要到专业部门请专家修复。

但是,一些小毛病可以自己尝试修复,如炸底、窑裂、冲口等。

炸底是因外力击打引起器底出现了裂纹,呈放射线状,并透过胎体。如果稍有外力,裂纹会加重,以致器物完全损坏。对于这种现象,可用棉花条蘸水固定两端,覆于炸底上,然后用浓硫酸滴到棉条上,再用塑料封底,隔日开封,反复几次后再用环氧树脂黏合剂封闭。

窑裂是烧造过程中出现的裂缝,有的在瓷器腹部,有的在瓷器底部,较人为损伤程度要轻。如不处理,在潮湿条件下会因胎体膨胀和收缩不均而加重裂缝,影响瓷器寿命。修补方法同上,因裂缝在器表,不要涂太多的胶。

冲口指穿透瓷器器壁的细纹,裂纹会自动延长,会继续开裂。修补方法同上,因裂缝在器表,也不要涂太多的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