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三十六计大智慧
11780800000014

第14章 并战计(1)

并战计包括: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六计。

并战计中的这六计全是用来对付友军的。在古代,很多时候需要同盟国联合作战的,但我们切不可对同盟国掉以轻心,因为友军是潜在的敌人,他会在与你并肩作战时,突然下手歼灭你。所以,在这种形势之下,就得妙思攻守之计。本章从“换之、骂之”几个方面讲解如何攻守。

第25计偷梁换柱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南巡时,突然一病不起。但秦始皇在世的时候,一直都没有立太子,指定接班人。当时宫廷内,存在两个实力强大的政治集团。一个是长子扶苏、蒙恬集团,一个是幼子胡亥、赵高集团。这回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离大去之期不远矣,于是,连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传达密诏,立扶苏为太子。当时掌管玉玺和起草诏书的是宦官头儿赵高。赵高早有野心,看准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故意扣压密诏,等待时机。

过了几天,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广宗县境)驾崩。李斯怕太子回来之前,政局动荡,所以秘不发丧。赵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诉他,皇上赐给扶苏的信,还扣在我这里。现在,立谁为太子,我和你就可以决定。狡猾的赵高又对李斯讲明利害说,如果扶苏做了皇帝,一定会重用蒙恬,到那个时候,你我的位置还能长久做下去吗?李斯觉得这话有道理,二人合谋,制造假诏书,赐死扶苏,杀了蒙恬。赵高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梁换柱”的手段,就把昏庸无能的胡亥扶为秦二世,为自己今后的专权打下基础,也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其原文是:“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今天的意思是:频繁地更换盟军阵容,抽调盟军阵容的主力,等待它自己败落,然后再乘机兼并它。这就如同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

下面例子中的“偷梁换柱”既追回了我国的稀世珍宝九龙杯,又保住了外宾的面子,从而没有伤害到两国的感情,用得的确是巧妙。

20世纪60年代初期,某一外国贵宾来我国访问,在上海市参观期间,我国作为东道主为他举办了招待宴会。

宴会上使用的酒杯是一套价值连城的九龙杯,神志矫健,磷光夺目,特别是龙口上那颗光耀夺目的明珠更是巧夺天工。外国贵宾爱不释手,被这套精美而又稀有的九龙杯深深吸引住了,拿在手上仔细观赏,连连称赞。可能是过量饮酒的缘故,他竟将一只九龙杯不知不觉地顺手装进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这一切都被我方陪同人员所看见,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如果是直接索要不仅不太礼貌,甚至还会影响到两国的关系,就这样眼巴巴地看着客人夹起公文包兴冲冲地离去。

有关人员及时将这一情况向当时正在上海视察工作的周恩来总理做了汇报。周恩来听后指示:九龙杯是我国的稀有珍宝,一定要追回九龙杯,当然追回也应采取最为合适的办法。当周恩来得知这位贵宾将要去观看杂技表演时,想了一会,心生一计,便把有关人员招来,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

晚上,外宾兴高采烈地来到上海杂技场。明亮的表演大厅里热闹非凡,欢声笑语。观众们都已陶醉在精彩的杂技表演中,如痴如醉。大家都被中国演员的精湛技艺所折服,尤其是那位贵宾一个劲地热情鼓掌。随着音乐的慢慢升起,只见一位魔术师走上舞台,潇洒地将3只九龙杯子摆放在一张桌子上。大家都默不作声,不明白魔术师接下来要做什么。再看魔术师举起手枪,朝九龙杯扣动扳机,随着一声枪响,转眼间那3只九龙杯只剩下两只,另一只不知去向。观众们在惊叹于魔术师的技艺高明,而又都在纳闷:那只九龙杯到底被藏在了什么地方?

这时,那位魔术师对观众说道:“观众同志们,那只杯子还在,只是刚才被我一枪打进了坐在前排那位尊贵的客人的皮包里了。”说完,便轻步走下台来,非常礼貌地对那位贵客道:“先生,能打开您的包吗?”贵客明知是计,但不好作声,便不情愿地从包里将那只九龙杯取了出来,当他看到满场的观众都在热烈地鼓掌时,也高兴地鼓起掌来。

偷梁换柱,“偷”要神不知,鬼不觉,换“要”换得干净利索,天衣无缝。“偷梁换柱”之计一向被认为只适用于军事、政治、外交方面,在实际生活中作用不大。可下面的例子却运用得非常好。

有一位女化妆师,手艺相当精湛。她能使40多岁的中年男人变成20多岁的“奶油小生”,也能把风华正茂的大姑娘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太婆。

一天,有一个人自称是邮递员闯进她的家里。实际上他是个在逃犯。他进屋后,凶相毕露,从腰间抽出一把匕首对女化妆师威胁道:“我让你帮我化妆!只要你老老实实地给我化妆,我就不伤你半根毫毛。否则,就要你的命!”

女化妆师故作镇定,心里琢磨着应付的办法。她装作很顺从的样子说:“你想化成什么样子呢?把你化妆成女人,你看怎么样?”“不行!化妆成女人后,行动就不方便了。只要给我换个长相就行了。”

“好吧,我就把你变成一个难看的中年人吧!”女化妆师三下两下,就将逃犯变成了一个脸色黝黑、面目狰狞的中年男子。

这个人照了照镜子,十分满意地走了。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刚一上街就被警察给抓住了。

原来,女化妆师前几天在街头看到一张通缉犯的照片,于是她就把这个通缉犯的模样挪到了逃犯的脸上。逃犯一露面当然就引起了警察的注意。

这位女化妆师凭借此计巧妙地降服了逃犯,既解救了自己,又为民除害。她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她急中生智地将另一张罪犯的面孔“换”到了这个逃犯脸上,并且做得不动声色。这可谓是生活中此计的成功运用。

偷梁换柱,指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的。“偷天换日”、“偷龙换凤”、“调包计”,“合并盟友”、“分散敌人的主力”都是这样的意思。在军事上,联合对敌作战时,反复变动友军阵线,借以调换其兵力,等待友军有机可乘、一败涂地之时,将其全部控制。但此计一定要在对方不防备的情况下使用,一旦被敌人发现就会导致“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此计中包含尔虞我诈、乘机控制别人的权术,所以也往往用于政治谋略和外交谋略。

第26计指桑骂槐

春秋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禳苴为将,带兵攻打晋、燕联军,又派宠臣庄贾作监军。禳苴与庄贾约定,第二天午时在营门集合。第二天,禳苴早早到了营中,可是庄贾迟迟不到,禳苴几次派人催促,直到黄昏时分,庄贾才醉醺醺地到达营门。禳苴问他为何不按时到军营来,庄贾若无其事的样子,只说什么亲戚朋友都来为我设宴饯行,所以来晚了。禳苴非常气愤,斥责他身为国家大臣,有监军重任,却不以国家大事为重,在作战前还在留恋家。庄贾仗着自己是国王的宠臣亲信,对禳苴的话不以为然,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禳苴当着全军将士,问:“无故误了时间,按照军法应当如何处理?”众人道:“该斩!”禳苴即命拿下庄贾。庄贾吓得浑身发抖,他的随从连忙进宫,向齐景公报告情况,请求景公派人救命。在景公派的使者没有赶到之前,禳苴即令将庄贾斩首示众。全军将士,看到主将杀违反军令的大臣,个个吓得发抖,谁也不敢不遵将令。这时,景公派来的使臣飞马闯入军营,拿景公的命令叫禳苴放了庄贾。禳苴沉着地应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见来人骄狂,便又问道:“乱在军营跑马,按军法应当如何处理?”众人答道:“该斩。”来使吓得面如土色。禳苴不慌不忙地说道:“君王派来的使者,可以不杀。”于是下令杀了他的随从和三驾车的左马,砍断马车左边的木柱。然后让使者回去报告。

禳苴是在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违令者严惩,从而令别人不敢效尤,是平服强乱的好办法。这是“指桑骂槐”在军事上的绝妙运用。其原文是:“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今天的意思是:强者制服弱者,要用警告的办法来诱导他。威严适当,可以获得拥护;手段高明,可以使人服从。

有些公开场合,因为以前你曾经犯过的错,有人或别有用心或不明就里,当面质问你的不光彩历史,揭你的疮疤。如果你去直接解释,大概没多少人会原谅你,况且在自己的错误上纠缠更会越搞越糟。这时你可用比喻、暗示等方法,让大家设身处地体会你当时犯错的情景。这种巧设情景的圆场之所以很奏效,是因为能让人真正地体验,从而快速醒悟他的质问所存在的强人所难的苛刻之处。

1956年,在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作了“秘密报告”,揭露、批评了斯大林肃反扩大等一系列错误,引起了本国和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由于赫鲁晓夫曾经是斯大林非常信任和器重的人,他批评斯大林后,很多苏联人都怀有疑问:既然你早就认识到了斯大林的错误,那么你为什么早先从来没有提出过不同意见?你有没有参与这些错误行动?

有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再次批判斯大林的错误,这时,有人从听众席上递来一张条子。赫鲁晓夫打开一看,上面写着:“那时候你在哪里?”

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赫鲁晓夫的脸上很难堪。他很难做出回答。但他又不能回避这个问题,更无法隐瞒这个条子。他也知道,许多人有着同样的问题。更何况,这会儿台下成千双眼睛已盯着他手里的那张纸,等着他念出来。

赫鲁晓夫沉思了片刻,拿起条子,大声念了一遍条子的内容。然后望着台下,大声喊道:“谁写的这张条子。请你马上站起来,走上台。”

没有人站起来,所有的人心怦怦地跳,不知赫鲁晓夫要干什么。写条的人更是忐忑不安,心里后悔刚才的举动,想着一旦被查出来会有什么结局。

赫鲁晓夫又重复了一遍他的话。全场仍死一般的沉寂,大家都等着赫鲁晓夫的爆发。

几分钟过去了。赫鲁晓夫平静地说:“好吧,我告诉你,我当时就坐在你现在坐的那个位置上。”

赫鲁晓夫巧妙地即席创造出一个场面,借这个众人皆知其含义的场景来婉转、含蓄地隐喻出自己的答案。这种回答既不失自己的威望,也不让听众觉得他在文过饰非。

可不是吗?这个著名的座位是属于历史、属于每一个人的。岂止赫氏,我们每个人在需要站出来的时候都曾经在那里待着,包括你、我、他,我们所有的人--只除了极少数如布鲁诺、哥白尼这样“不如我们聪明、不如我们大智若愚、不如我们识得时务”的家伙。

指桑骂槐,现已成为含沙射影、拐弯抹角的代名词。此计的比喻意义应从两方面广为理解。一是要运用各种政治和外交谋略,“指桑”而“骂槐”,施加压力配合军事行动。对于弱小的对手,可以用警告和利诱的方法,不战而胜。对于比较强大的对手也可以旁敲侧击威慑他。

第27计假痴不癫

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这段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刘备早已有夺取天下的抱负,只是当时力量太弱,根本无法与曹操抗衡,而且还处在曹操控制之下。刘备装作每日只是饮酒种菜,不问世事。一日,曹操请他喝酒,席上,曹操问刘备谁是天下英雄,刘备列了几个名字,都被曹操否定了。忽然,曹操说道:“天下的英雄,只有我和你两个人!”一句话说得刘备惊慌失措,生怕曹操了解自己的政治抱负,吓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幸好此时一阵炸雷,刘备急忙遮掩,说自己被雷声吓掉了筷子。曹操见状,大笑不止,认为刘备连打雷都害怕,成不了大事,对刘备放松了警觉。后来刘备摆脱了曹操的控制,终于在中国历史上干出了一番事业。

在这个事例中,刘备将“假痴不癫”运用得天衣无缝,从而骗过了生性多疑的曹操,为以后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假痴不癫”的原文是:“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雪屯也。”今天的意思是:宁可假装糊涂而不采取行动,也绝不假冒聪明而轻举妄动。要保持沉着冷静而不泄露任何心机,就像雷电在冬季蓄势待发一样。

“假痴不癫”用于政治谋略,就是韬晦之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表面上装疯卖傻,给人以碌碌无为的印象,从而麻痹对方。而实际上隐藏自己的才能,掩盖内心的政治抱负,以免引起政敌的警觉,等待时机,一展鸿图。

公元239年,曹睿死,其养子年方8岁的曹芳登上皇帝大位。曹睿临死前,命曹爽和司马懿为辅政大臣。

曹爽是大司马曹真之子,居首辅,司马懿次之。最初两人辅政时,表面上还可以和睦相处。司马懿以曹爽是皇族代表,每当大事,都先征求他的意见。而曹爽也以司马懿年龄大,地位高,将他当作父辈一样尊重,每事咨询,不敢专断自主。可是好景不长,两人逐渐产生矛盾,各树党羽,在朝廷形成两大派别,钩心斗角,争权夺位。到了公元247年,两人矛盾已趋激烈,曹爽遇事已经不再征求司马懿的意见,而是独揽大权,将司马懿搁在一边。

司马懿为了掩人耳目和麻痹曹爽,就诈称有病,不问朝事,暗中却与其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策划兵变。

曹爽对司马懿的称病,也有所怀疑。适逢曹氏党羽李胜任荆州刺史,李胜借口外出任官,来向司马懿辞行,趁机窥探虚实,司马懿哪会不晓得李胜用意,就将计就计,表演了一场绝妙好戏。《三国演义》第一百六十回载:

曹爽一向专权,不知司马懿虚实,适魏主除李胜为荆州刺史,即令李胜往辞仲达,就探消息。胜径到太傅府中,早有门吏报入。司马懿谓二子曰:“此乃曹爽使来探吾病之虚实也。”乃去冠散发,上床拥被而坐,又令二婢扶策,方请李胜入府。胜至床前拜曰:“一向不见太傅,谁想如此病重。今天子命某为荆州刺史,特来拜辞。”懿佯答曰:“并州近朔方,好为之备。”胜曰:“除荆州刺史,非‘并州’也。”懿笑曰:“你方从并州来?”胜曰:“汉上荆州耳。”(荆州在汉水之滨,故李胜有此语)懿大笑曰:“你从荆州来也!”胜曰:“太傅如何病得这等了?”左右曰:“太傅耳聋。”胜曰:“乞纸笔一用。”左右取纸笔与胜。胜写毕,呈上。懿看之,笑曰:“吾病得耳聋了。此去保重。”言讫,以手指口。侍婢进汤,懿将口就之,汤流满襟,乃作哽咽之声曰:“吾今衰老病笃,殆是旦夕矣。二子不肖,望君教之。君若见将军(曹爽)千万看觑二子!”言讫,倒在床上,声嘶气喘。李胜拜辞仲达,会见曹爽,细言其事。爽大喜曰:“此老若死,吾无忧矣!”

此时的司马懿年已七十,他装病示弱、韬光养晦的本领比以前更加老练。瞧,他首先装聋卖颠,故意三番五次将李胜的话听错,给人一种昏聩糊涂的感觉。其次,饮汤时,不用手端碗,而用口就碗,有意弄得汤流满襟,给人的印象是他不仅脑子糊涂,连手脚也不听使唤了。最后,他公开说自己死在旦夕,可怜巴巴地希望曹爽今后能照顾自己的两个儿子,态度是多么的谦卑。

司马懿就是采用这套手段,麻痹了曹爽,解除了其防备。同时,他又在暗中加紧策划阴谋,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发动兵变,一举击溃曹氏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