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智慧讲堂
11766100000041

第41章 成大事不能唯利是图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论语·里仁》

孔子说:“依据牟利来做事,会招致很多怨恨。”

孔子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要求人要能够省己迁善。省己迁善的内容之一就是戒贪。妄取邪求,贪得无厌是贪;吝惜财务,强取横夺是贪;与他人谋和私利是贪;聚敛财富,唯利是图叫贪;广求宝物,见到中意的东西就要弄到手占为己有也叫贪。贪心不除,难以论道。贪由心起,戒贪当戒心,戒心就是要修心,修心就是炼己之功。

有一个老太婆卖松花蛋,松花蛋卖得很火。老太婆动心眼了:我干吗这么实诚呢?她于是把大鸡蛋换成了小鸡蛋,外面糊上厚厚的泥。没想到,照样卖得火。老太婆尝到“甜头”了,又把鸡蛋换成了土豆——还是卖得火。一不做二不休,老太婆索性用鹅卵石代替土豆,冒充松花蛋卖!她还是卖得火。当老太婆高高兴兴地点着手里的钞票时,她的头上突然下起了“雹雨”——块块鹅卵石、颗颗土豆,甚至还有一个个鸡蛋,劈头盖脸都砸向了她……晋代葛洪《抱朴子·勤求》:“由于夸诳,内抱贪浊,唯利是图。” 这是个寓言故事。可实际生活中,像这个老太婆一样为赚钱而昏了头的人,不是大有人在吗?对这些人,孔子早就提出过警告:“放于利而行,多怨。”放,是依据的意思。全句是说,单纯基于赚钱牟利的欲望去行动,必然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孔子所反对的就是“放于利而行”,就是将追求“利”的程度无限扩大化,以至于用“利”来衡量人世间的一切事情,因为这恰恰违反了他一直追求的“义”。如果人们都“放于利而行”,由于物质等满足人的欲望的东西是有限的,这势必引起人们之间的争夺,得到满足的人会高兴,得不到满足的人就会有怨恨,发展到最后,就不再是争夺了,而会成为争战。

浙江省东阳市公安局立案侦查年轻女富豪吴英及本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重大嫌疑,已将吴英刑事拘留。吴英现年26岁,浙江东阳人,出生于东阳一个农民家庭,去年起陆续成立多家公司,目前是本色控股集团董事长。

1997年,吴英初中毕业进入东阳市技术学校就读财会专业,只读了一年半就辍学经商,向姑姑学女子美容,学成后在东阳西街开了一家“西街贵族美容院”。那时候她开始卖“羊胎素”,赚到了第一桶金。到2005年成立本色集团前,吴英在东阳市内的产业已有喜来登俱乐部、西街贵族美容、千足堂足浴等人民币数千万元的资产。

2006年8月到10月,吴英在东阳市工商局登记成立了15家公司及分公司,而在注册成立本色商贸、本色车业、本色广告传媒、本色网络、本色概念酒店等12家实业公司之后,又注册成立了浙江本色控股集团,自任董事长。这些高达近三亿元的投资,大多以固定资产的方式进行,使本色集团染上神秘色彩。吴英还连续为慈善捐款630万元,可列胡润慈善榜第95位。中国内地的媒体一再风传吴英拥有38亿元总资产,可晋身胡润中国女富豪榜第6位。

2007年1月,浙江省经侦总队调查本色涉嫌非法吸金情况及背后隐情,但吴英向媒体表示,“我没洗黑钱,我的钱是干净的”。不过,2006年底以来,吴英确实遇上资金问题,本色集团还收到4900万元的假汇票。吴英曾经向媒体抱怨,当地银行对她不信任、不配合,“甚至主动发布传闻”。

直至今天,传出她已被刑事拘留的消息,从曾经的“东阳富婆”沦为现在的阶下囚,这就是贪图利益而不顾一切触犯法律的代价提起商人,最多一句话是“唯利是图”。唯利是图并没有什么错。商业的目的是谋取最大的利润。唯利是图是一种本能,但不能不择手段,要正道取财……当人的行为只是出于赚钱的角度,肯定会招致很多怨恨,当行为已经违反了公众的道德准则,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和公众的蔑视;当行为更进一步,触犯国家法律了,等待他的只能是法律的严惩。所以说,我们应该从小处,从小事就杜绝有可能犯法的行为,不能干那种为了赚钱,六亲不认,礼义廉耻不顾的事。往小了说,这种事影响不好,为以后的触犯法律埋下了祸根。往大了说,一旦失去控制,就是性命攸关的事,更逃不掉法律的制裁。

怎么能做事赚钱两不误,还能博得大家的好感呢?其实很简单,做生意要想挣大钱,必须有大德。在商业生涯中,牢记“最重要的是人品”这句箴言,但凡事业有成的知名企业家,他们做生意,往往都不是只从利益角度出发,他们会兼顾多方面。他们可以为了诚信、道义,放弃自己的利益。

来看看华人首富李嘉诚为什么要对商业伙伴坦诚磊落?

香港《文汇报》曾刊登李嘉诚专访,主持人问:“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经历那么多艰难风雨之后,您为什么对朋友甚至商业上的伙伴抱有十分的坦诚和磊落?”

李嘉诚答道:“简单地讲,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如果生意跑来找你,就容易做。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节省你自己,对人却要慷慨,这是我的想法。顾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一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我是引以为荣的。”莎士比亚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成功塑造了夏洛克这一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和老竞争对手怡和的关系。李嘉诚鼎助包玉刚购得九龙仓,又击败置地购得中区新地王,并没为此而与纽璧坚、凯瑟克结为冤家而不共戴天。每一次战役后,他们都握手言和,并联手发展地产项目。“要照顾对方的利益,这样人家才愿与你合作,并希望下一次合作。”追随李嘉诚二十多年的洪小莲,谈到李嘉诚的合作风格时说,“凡与李先生合作过的人,哪个不是赚得盘满钵满!”

商场上,人缘和朋友显得尤其重要。实际上,善待他人,照顾到对方利益是生意场上交朋友的前提,诚实和信誉是交朋友的保证。正如在积累财富上创造了奇迹一样,李嘉诚的人缘之佳在险恶的商场同样创造了奇迹。有人说,李嘉诚生意场上的朋友多如繁星,几乎每一个和他有过一面之交的人,都会成为他的朋友。所以,李嘉诚在生意场上只有对手而没有敌人,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所以说,想成大事,就不能只顾着赚钱。孔子也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李嘉诚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不管是为了诚信,为了道义,还是为了照顾伙伴,总之,在他们的利益取舍之间,时时可以看见孔子的思想智慧闪耀的光芒。他们都很明白一个道理:商场虽然存在竞争,但还是要“以和为贵”。做生意,就是做人。想把生意做大做好,首先你要学会做人,学会做孔子所提倡的“仁”人。崇尚仁道,不去计较眼前的得失,就能有所得;如果忽视了仁道,抛弃了仁道,违背了仁道,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也许暂时占得了一点蝇头小利,但最终还是会“偷鸡不成蚀把米”,甚至触犯国家法律。 子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说:若行事能依仁道,则不论利害得失,己心皆可无怨。中国人挣钱讲究的是一个“道”字,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做事原则,就是从仁义道德出发,追求正当利润,绝不发不义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