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智慧讲堂
11766100000031

第31章 做自己该做的事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泰伯》

孔子说:“不在这个职位上负责,就不要参与这个职务上的事务。”

古人常用直白的语言讲述简单的道理。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这样一句话。曾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君子思不出其位。”两位先贤说的都是一个人应该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思考自己不该思考的事情。完整地理解这句话,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这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也就是说,在你的职务上把自己做到最好,你就能升到高一级的职位。如果去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反而可能会弄巧成拙。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做该做的事情,这是中庸之道。

孔子的这句话是对专业化分工的一个说法,人只有专事自己的优势才能发挥社会的最大效率。不在这个职位上工作的人不应该管这个职位上的事。如果他管了,就是越权了,不利于人们能力的发挥,并且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发展。上级与下级之间存在一个领导与负责的关系,但上级对下级仅仅是指导和监督,一般不参与下级的具体工作。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中庸》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理解这句话时,我们不要把“位”看成是固定的、唯一的东西。实际上,位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位”,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的职位、身份、地位……,有什么样的角色、地位,就有什么样的职责,就应该完成相应的职责。人可以同时有多重角色,这些角色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不同的角色要承担不同的职责,也就是“在其位,谋其政”。

一个人,在家里可以是父亲、儿子、丈夫,在公司里可以是员工、上级、下级,这些都是不同的角色,“在其位,谋其政”就是要求能够认识这些不同的角色,根据需要区分、扮演好这不同的角色。

“君、臣、父、子”是不同的角色,“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讲的就是不同角色的行为标准,使人“在其位,谋其政”。

在这方面,庄子与孔子的思想有共鸣之处。庄子说:“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尽管庖人不尽职,他也不必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代他人行事。”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岂止是道家的庄子,就连法家的韩非子也持相同的观点。他在《二柄》 篇中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韩昭侯喝醉酒睡着了,掌帽官见他冷,就给他身上盖了衣服。韩昭侯睡醒后很高兴,问近侍说:“盖衣服的是谁?”近侍回答说:“掌帽官。”昭侯便同时处罚了掌衣官和掌帽官。他处罚掌衣官,是认为掌衣官失职;他处罚掌帽官,是认为掌帽官越权。韩非子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告诫君主要求臣子司守本职,超越职权就该治罪,目的是防止群臣结党营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道理谋士陈平理解得很透彻。有一回,汉文帝问右丞相周勃:“天下一年有多少诉讼案件?”周勃答不出来。汉文帝又问:“天下一年收支多少?”周勃还是答不出来。连续一问三不知,周勃吓得冷汗直流。

汉文帝回过头问左丞相陈平。陈平答说:“每件事都有主管官员。如果问司法案件,找廷尉;问钱粮,找治粟内史。”文帝不太高兴,质问陈平:“如果各有官员负责,那么你这丞相要管什么呢?”陈平回答:“管大臣啊!”

陈平答得爽快:身为宰相,不该样样琐事都管,宰相的责任是辅佐皇帝,协调管理各部门官员,使他们发挥所长,尽其本分。文帝很满意陈平的说辞,而周勃相形见绌,自知不如,不久便退职,陈平成为唯一的丞相。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周勃脑袋不开窍的地方就在于,汉文帝所问的事情都不是他分内的活计和职责,自己本来不在那些位置上,完全可以不考虑、不了解那个职位上的事务——况且你皇帝不在那些位置上,不也不知道那些事务吗?陈平就不同了,他把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训诫用得很灵活也很果敢,敢于说不知道,并且能讲出道理来,让皇上也难以反驳和责难。

这个道理也可以用在企业管理中。一个企业有不同的岗位,不同岗位的人如果能认清自己的岗位职责,“在其位,谋其政”,完成自己的职责,企业自然能够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像某企业流传的那样:“董事长干总经理的活,总经理干部门经理的活,部门经理干员工的活,一般员工在考虑:公司该怎么发展呢?”那注定是作不好的。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强调,每个人要各行其是,各司其职。每个阶级的成员都专心致力于本阶级的工作,且不应干涉其他阶级的成员所干的工作。这样社会就和谐,正义就存在。

那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会不会跟我们现在讲的“团队精神”有冲突呢?这要看我们如何理解。团队精神是提醒一个人作为一个团队的成员,一个企业的员工这一个角色应该互相帮助。但角色应该区分主次,一个员工,首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

现在有很多人出于“利己”的心理,偏解了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意思。表现为自私,“本位主义”,“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鲁迅曾对“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格言作过这样精辟剖析:这乃是“教人要奉公,纳税,输捐,安分,不可怠慢,不可不平,尤其是不要管闲事”。这里的“不要管闲事”也是有特定的适用范围的,该管的也是要管的,鲁迅自己就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他还鞭挞了“被压制时信奉着‘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格言的人物,一旦得势,足以凌人的时候,他的行为就截然不同,变为‘各人不扫门前雪,却管他家瓦上霜’了”。

所以,危难时刻的见义勇为还是应该做的。要灵活运用孔子的这句训诫——如果你当时恰好在现场,那么你就等于在其位,你就要用适当的方式谋其政了,或者报警,或者挺身而出,或者保护好证据,而不能仅仅当个旁观者。

君因兼罪典衣与典冠。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也;其罪典冠,以为越其职也。

——《韩非子·二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