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武王灭商
11756300000006

第6章 备战:周武王时期的统治

(一)武王其人

姬发是周文王姬昌的次子,谥号武王,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王。武王母亲为“太姒”,他的正妻是“邑姜”。姬发继承王位后,没有改元,沿用文王时期的“受命”年号。

姬发即位后,以文王为榜样,承继文王的事业,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他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当时,太公望担任太师,周公旦做辅相,还有召公、毕公等人辅佐帮助。同时,在武王姬发即位后,对内重用贤良,继续以姜子牙(即姜尚)为军师,并用弟弟姬旦为太宰,召公、毕公、康叔、丹季等良臣均各当其位,人才荟萃,政治蒸蒸日上。对外争取联合更多诸侯国,孤立商王朝,壮大自己的力量。

在武王继承王位时,商朝在暴君纣王统治下,政治上已十分腐败,但军事上仍有较强实力。武王审时度势,等待时机,积极为灭商准备条件。这一期间,武王为便于进攻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将都城由丰(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水西岸)迁至镐(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水东岸)。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活动。

(二)孟津观兵

当时,随着周的发展,商纣王也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曾经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次军事行动,却因为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商纣王为了平息东夷的反叛,调动部队倾全力进攻东夷,结果造成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在这种情况下,周武王决定乘机搞一次会师演习。于是在武王受命第九年,周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孟津观兵”。

这次观兵实际上是一次为灭商做准备的军事演习和检阅。一方面是为了以此来了解自己的号召力,借此试探一下各诸侯国的反应;另一方面,也是要了解一下军事状况,并借此炫耀武力,鼓舞士气。

在举行观兵之前,武王向司马、司徒、司空等受王命执符节的官员宣告:“大家都要严肃恭敬,要诚实,我本是无知之人,只因先祖有德行,我承受了先人的功业。现在已制定了各种赏罚制度,来确保完成祖先的功业。”于是发兵。武王率大军先向西行走到毕原(今陕西长安县内)文王陵墓祭奠,然后转而向东行走,向朝歌前进。行军途中,武王在中军竖立起写有自己父亲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只是称呼自己是太子发,奉文王之命前去讨伐,不敢自己擅自作主。大军快要到达黄河时,师尚父向全军发布命令说:“集合你们的兵众,把好船桨,落后的一律斩杀。”武王乘船渡河,船走到河中央,有一条白鱼跳进武王的船中,武王俯身抓起来用它祭天了。渡过河之后,有一团火从天而降,落到武王住的房子上,转动不停,最后变成一只乌鸦,赤红的颜色,发出鸣叫声——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吉兆。

在大军抵达黄河南岸的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后,诸侯们虽然未曾约定,却都会集到这里,共有八百多人。从这一形势上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心是朝向周的,商纣王孤立无援的大势已形成,诸侯们都大力劝武王立即向朝歌进军。此时的西岐在军事实力上已经处于绝对优势,大多数诸侯国也已经倾心投靠,只有少数诸侯国对商王朝仍心存幻想,个别诸侯仍坚持认为“天命在殷”,不可征伐;或者对于周是否具备讨伐殷商的实力处于观望状态。因此,尽管此时用武力夺权胜算已经比较大,武王和姜太公依然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他们深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没有十足胜利把握的情况下,不会轻易出兵。武王说:“你们不了解天命,现在还不可以。”告诫大家不要操之过急,并在军队渡过黄河后又下令全军返回,继续笼络人心,扩展实力。他要等的是商王朝的彻底腐朽,然后再出兵给以致命一击。

(三)时机到来

此后,武王审时度势,注意观察商的变化,并派出间谍到商查看情况,回报说商纣王耽于酒色,淫乱不止,残酷统治,民怨沸腾。又过了两年,线人报告说,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呈现白炽化的状态,发生了激烈的内乱。商纣饰过拒谏,肆意胡为,他杀死了比干,囚禁了箕子,逼走了微子。另一些被牵连的贵族如太师疵、少师强见纣王已不可救药,便抱着商朝宗庙祭器皿出逃到了周国。道路两旁的百姓都侧目而视,闭嘴不说话。

在这种情况下,武王同姜尚研究,认为灭商条件已完全成熟,决定趁这一有利战机,乘虚蹈隙,大举伐纣。于是武王向全体诸侯宣告说:“殷王罪恶深重,不可以不讨伐了!”遵照文王“时机到了就不要迟疑”的遗嘱,武王果断决定发兵伐商,通告各诸侯国向朝歌进军。

武王伐商的战略计划是:趁商朝主力军滞留在东南之际,精锐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深入王都,击溃朝歌守军,一举攻陷商都,占领商朝的政治中心,瓦解商政权,使残余的商人及其附属方国的势力群龙无首,然后各个击破。《诗经·大明》中记述此事,称之为偷袭进攻大商,或“快速进攻大商”。而这和三千年后的“闪电战”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周师出兵前按惯例用甲骨占卜,本来只是走走形式,不料结果居然大大不利。见此不吉之兆,百官大惊失色。恰在此时,偏偏天降大雷雨,这更加动摇了周国君臣的信心。正在大家面面相觑的时候,吕尚一把抓起龟甲兽骨扔在地上,大喝道:“枯骨朽龟,知道什么天命!”在吕尚的坚持下,武王恢复了信心,仍然按原计划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