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昆虫记
11752100000009

第9章 螳螂的巢(1)

螳螂的习性十分残忍,让人难以接受。不过,它们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它们的巢穴简直就是奇观。在科学上,这被称为“卵鞘”。这个词有些奇怪,我不太喜欢。试问有谁会将燕巢叫做“燕雀的卵鞘”呢?虽然称呼为“卵鞘”可能会更科学一些,可是这跟我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螳螂巢,不过都是些向阳的地方,如石堆、木块、葡萄根、灌木枝、干草秸,还包括一些人类建造出来的东西,如砖块、破布、旧皮鞋的硬皮等。螳螂对这些地方没有什么区别,只要这些地方的表面有凹有凸,能够让巢的根部黏住,并支撑住巢就行了。

一般的螳螂巢大约有四厘米长,两厘米宽,有着像麦粒一样的金黄色。如果拿火去烧螳螂的巢,还可以闻到淡淡的一股烧焦的味道。其实,螳螂筑巢所用的材料与丝非常像,不过并非像丝那样是呈线状的,而是成团的,如泡沫一样。假如在树枝上筑巢,螳螂就会让巢的底部裹住旁边的小树枝,而巢的形状则会随着支撑物的形状而建造起来;假如在平面上进行筑巢,巢的底部就会是平的,总之,螳螂巢的形状都会根据支撑物而发生变化。此时,螳螂巢的形状便是一种半椭圆形的,一头圆钝,另外一头尖细,有时还有很短的刺从巢的尖细一头延伸出来。

不管是什么形状的巢,其表面都会呈现出规则的凸起。因此,螳螂的巢能被我们很容易地分成三块区域。最窄的是中间那部分,它是由成对的小鳞片排列组成的,就如同屋顶上的瓦片一样,彼此重叠着。小鳞片的边缘悬在空中,两条缝隙平行着微微张开,这里就是小螳螂孵化出来时的出口。如果你发现了一个刚刚被废弃的螳螂巢,便能够在这个中间的部分看到很多小螳螂蜕下的嫩皮,它们在风的吹动下摇摆晃动,没过多长时间就会因风吹雨打而消失。所以我将中间这部分称为“出口区”,因为这里是一只螳螂一生中获得自由的开始之地。

螳螂的巢能够容纳无数后代,就像一个大摇篮,它的其余部分是坚实的壁垒。除了中间那部分以外,两边的部分就是整个半椭圆巢的大部,它们连接得很精妙。构成它们的是质地非常坚硬的物质,对于那些弱小的刚出生的小螳螂来说,从这里是不可能获得自由的。这两个部分有很多横向细纹,螳螂一层层的卵就是按照这些细纹排列的。

把巢切开之后,便可以看到那些呈长核形状的卵了,它们十分结实,一层多孔的厚皮盖在两侧,看上去像凝固的泡沫团。很多弯弯的薄片在核的上面非常密集地竖着,甚至一些能够活动,这些薄片的顶端就在出口区附近,形成了彼此交错排列的两行小鳞片。

在这些淡黄色的角质外壳之内的,便是螳螂的卵了。它们也是分层排列的,沿着椭圆圆弧精致地排开,其中朝向出口区的就是头。而小螳螂从巢中出来的过程便可以因此而看清楚了。一只新出生的小螳螂就是从核的延伸部分——相邻两块薄片之间的空隙中钻出来的;空隙本来很难穿越,因为过于狭窄,可是小螳螂有自己的工具——我们会在后面谈到这个奇特的工具——慢慢到达巢的中间部分。在那些重叠的小鳞片下,有两个出口供刚刚被孵化的小螳螂出来,它们一半选择从右边出,一半选择从左边出。螳螂巢基本上都是一样的结构,没有太大的区别。

要想弄清楚螳螂巢的结构,最好的办法就是亲自去找一个来进行观察。我在此可以将螳螂巢的内部结构进行一下简述。在巢的内部,螳螂的卵层层聚集在巢的中心线上,整体形状就像海枣核一样。一层泡沫状的保护层包裹在核外,位于中央的那部分保护层则是并排着的细薄片。它的一端悬空在外面,这就是出口区。

我希望弄明白的是螳螂把巢填满卵的过程,想看清楚它们是用什么办法让这个建筑变得如此复杂的。虽然我看到了这个过程,可是中间还有很多曲折,因为这些建筑师常常在深夜即兴产卵。我多次尝试观察都以失败告终,不过,我最终还是抓到了一个机会。那是9月5日,大约是下午四点,一只雌螳螂开始产卵,据我的记录,它是在8月29日完成的受精。

这些在网罩中的螳螂几乎都是将巢建在金属网纱上的。为了支撑这些巢,我还在网罩中放置了一些扁平的石头和几丛百里香,因为野外的螳螂大多就是靠这些东西支撑自己的巢的。可是,显然螳螂对于我的安排没什么兴趣,它们更喜欢铁丝网,将巢嵌在铁丝网的网眼里,比支撑物更稳固。

野外的螳螂巢基本上没有遮蔽物,可是依然能够抵御严冬、强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正因此,螳螂才会把巢建在凹凸不平的支撑物上,使巢与支撑物牢牢地连在一起。倘若条件充分,螳螂肯定会仔细挑选筑巢地点;而在网罩中,显然丝网便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

在整个试验中,我仅碰到过一次正在产卵的螳螂。它身体倒挂在罩的穹顶附近,十分专注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而我就在一边用一个放大镜进行观察,这并没有惊扰到它。我甚至试着将罩顶掀开、倾斜、倒置、转一下,但还是没有打扰到螳螂产卵的事业。最后,我用镊子夹起了它的翅膀,因为这样可以看到被翅膀遮挡住的情况。即便是这种无礼的行为,螳螂仍然没有愤怒。此时的一切都是和谐的:雌螳螂专心致志地产卵,对于我的行为没有任何不满的情绪。观察的环境可以说很好,可是对我来说意义还是不大。因为螳螂的动作很快,我无法看清这一切。

一团泡沫遮住了它腹部的末端,因此螳螂产卵的动作细节我无法看到。这是一团灰白色并稍带一点黏性的泡沫,跟肥皂泡差不多。我在泡沫刚出来时用一根麦秸伸了进去,麦秸轻轻粘在了上面。可是,大约两分钟后,它便凝固了,麦秸也就粘不住了。很快,泡沫就如螳螂巢一样坚硬了。

这些含气体的小泡沫同时也是组成螳螂巢的物质。螳螂能筑起一个比自己大得多的巢。虽然这些泡沫是从螳螂身体中分泌出来的,不过泡沫中的气体应该并非来源于螳螂自身,显然这是分泌出来之后才有的气体。

螳螂的腹尾一直在颤抖,而且会像钟摆一样左右地摇摆,不过速度很快。每次摇摆,便有一层螳螂卵产出,巢外便出现一条细纹。根据早就设计出的弧线,螳螂向前迈进。因为螳螂的产卵速度很快,而且观测的环境也并不理想,所以很难看清楚它的输卵管是怎样排卵的,所以,对于螳螂的产卵过程我只能靠它腹尾的动作进行推测。随着它的卵巢渐渐被排空,一个如同海绵状的螳螂巢外壳便一点点地形成了。

由于我不能进行直接观察,所以我并不知道巢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情况,大概卵被产出之后便浸在了便于孵化的理想环境中,从螳螂体内排出的泡沫与空气混合,将卵包裹住了,从而保证卵在孵化之前的安全。但这只是我的推测,无法证实这些推测是否是正确的。

如果一个巢是新建的,那么在其出口区还会有一层纯白色、无光泽的细密多孔的材料,看上去与白石灰差不多,而这比起螳螂巢大部分的灰白色区域显得更为鲜明。这层纯白色的涂层非常容易碎掉和脱落。出口区在涂层脱落之后非常容易辨认,两排悬空着的小薄片便很容易看到了。我们在野外发现的螳螂巢中很少见到这种涂层,这正是因为它很容易脱落,所以在恶劣的天气影响下早就脱落了。

这样看上去,似乎出口区的涂层与螳螂巢的主要构成成分是不一样的。难道螳螂能够分泌两种不同的物质?当然不是。我通过研究发现这两种物质其实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从螳螂体内一些蜷曲的圆柱形管子状的器官分泌出来的黏稠、无色液体。那么为什么同一种物质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效果呢?一种呈灰白色而且坚硬;另一种则呈纯白色而且易脱落破碎。这是因为在从螳螂体内分泌出来的过程中出现了不一样的分泌速度以及分泌出来之后受到了筑巢周围杂质的不同影响。分泌快而又受到杂质影响大的便呈灰白色且坚硬;分泌慢而受杂质影响小的呈纯白色且易破碎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