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昆虫记
11752100000015

第15章 大孔雀蝶(3)

出于这种想法,我试着将雌蝴蝶送进了各种材料的盒子里,它们有白铁皮的、木头的,还有硬纸板的。这些盒子都非常严实,而且用胶泥进行了密封。最后我还安排了一个玻璃钟形罩来丰富我的实验。

我想这种严密的封闭已经隔断了雄蝴蝶们的信息来源,不管夜色多么柔美,恐怕很难再有雄蝴蝶飞来了。无论是金属盒还是玻璃罩,无论是木头盒还是硬纸板盒,所有这些我都进行了密封处理,看上去信息想传递出来是很困难的。我还在上面加了两指厚度的棉花层。雌蝴蝶被我放进了一只大口瓶子中,瓶盖就是棉花塞上的。这些处理让我有信心确信附近的雄蝴蝶们已经完全不了解我工作室内发生的事情了,我相信雄蝴蝶不会再来了。

事实还是否定了我,不论我怎么加密、怎样隐藏,大批的雄蝴蝶仍然会像往常一样前来拜访,其数量和飞行方向与之前开放金属罩时遇到的情况差不多。我记得很清楚:在我将雌蝴蝶送进一只密封的帽盒中关押并将这个盒子藏到壁橱、关上壁橱门之后,这天晚上还有大批雄蝴蝶飞到了壁橱门前,并用自己的翅膀拍打着撞门,显然它们知道壁橱里面有什么。

由此看来,我假想的蝴蝶们靠类似无线电报的形式传递信息的手段,也不是一个可信的理由,因为无线电报在传递过程中如果遇到屏障是无法顺利地传递信息的。蝴蝶的信号会因为这些屏障而不能顺利传递到外界。如果信号想顺利传出去而且是远距离传递的话,其中一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雌蝴蝶所处的容器不能被完全密封,让容器内部和外部的空气有一个流通。但很显然,蝴蝶的信号传递不需要这个条件。

我所搜集的蝶茧都已经孵化完成了,但是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难道第四年我还要进行这个实验吗?最终我还是放弃了,因为:总是需要在夜间观察大孔雀蝶的婚礼和它们的行为习性是很困难的。雄蝴蝶可以穿越黑暗找到自己的求偶对象,而这一点是人类微弱的视力很难进行观察的。至少我得有一根蜡烛,可是一旦有光蝴蝶们就会一拥而上将烛光扑灭。灯笼是一个解决办法,但是它的光线达不到观察的要求,而且还有很大的阴影总是伴随着亮光,无法进行细致清楚的观察。

另外,灯光对于雄蝴蝶们的影响远不止这些,它们总是禁不住亮光的诱惑而忘记正事,如果它们追随光的时间过长,蝴蝶的约会成功率也会大大降低。它们从进门的一刻就成了追逐光亮的执着者,为此不惜烧坏身上的绒毛;假如绒毛被烧到了,我也就失去了辨认它们的标志,因此实验还是无法进行。假如很幸运,它们没有受伤,火光已经被玻璃罩罩好了,那么它们仍然不会放弃光亮,而不会想起它旁边的寂寞情人。

有一天晚上,我将雌蝴蝶放置在餐厅正对着打开的窗户的桌子上,而发出光亮的汽油灯则吊在餐厅的天花板上,而且还被一个宽大的白色搪瓷罩罩着。但是,在这一夜前来拜访的雄蝴蝶中,除了两只仍然钟情于金属罩圆顶之外,其他的七只则全部飞向了天花板上的吊灯,它们只是对着雌蝴蝶有一个轻微的致意而已。它们停在了灯上,接着好像沉醉其中一样便不再活动了,似乎在享受这份光亮带给它们的幸福感。孩子们准备将灯拿到别处,我说:“不用管,让它们随意。这也是好客之举,以便成就这些崇拜光明的朝圣者。”

那七只蝴蝶在整个晚上都保持安静,直到第二天,它们依然停留在那里。看来光明已经完全让它们忘记了爱情的重要性。

大孔雀蝶确实非常痴迷于光明,这也使得我难以借助光亮精确而长久地观察它们,因为对于黑暗中的观察者来说,灯光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也是我不得不放弃观察大孔雀蝶的原因。如果有一种蝴蝶的生活习惯与大孔雀蝶完全不同,而又是在白天进行恋爱和约会的,那么,我想观察应该会很顺利的。

符合这些条件的实验对象也是有的,不过先让我们说说新来的蝴蝶,它出现在我已经决定放弃观察大孔雀蝶之后。它是小孔雀蝶。

我不知道是谁帮我搜集蝶茧的时候捡到了这只十分漂亮的茧子,它上面有一层白色的丝套,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这样的丝套。在丝套上面的是很多不规则的折皱,茧子能从这丝套中很容易地抽出,它与大孔雀蝶的形状是相似的,只是个头要小不少。而裹在外层的丝套显然能保护茧子不被其他东西入侵,但这却毫不阻碍茧的主人从茧中出来。根据经验,我认为这是一种与大孔雀蝶相近的同样在夜间活动的同类。

到了三月底,大约是圣枝主日①的上午,从这枚漂亮的小蝶茧中爬出了一只雌性小孔雀蝶。当然,我为它安排的家早就准备好了,那就是金属罩。我将窗户打开,希望这只小孔雀蝶能够为我吸引更多的蝴蝶,而打开的窗户不但可以让信息更容易传出去,也能够让雄蝴蝶更容易飞进来。这只雌性小蝴蝶对此没有什么感觉,它整整一周都没怎么活动。

这是一只十分漂亮的蝴蝶。棕色的带有波纹的天鹅绒外衣覆盖在它身上,它的颈上则是一条白色的毛皮围巾,它的上翅上点缀着一个胭脂红色的斑点,而四只眼睛则由黑色、白色、红色和黄褐色的斑点如新月一般地聚在一起。这与大孔雀蝶的外貌非常相似,不过,小孔雀蝶的颜色要更加鲜艳。我一生中见到这种身材和装束的蝴蝶的机会都没有几次,而能够在破茧之后不久就被我看到的机会更是绝无仅有。至于雄性的小孔雀蝶,到此前为止我都没有见过。书本上告诉我,它们比雌性小孔雀蝶还要小约一半,雄蝶的颜色也更加鲜艳、花哨,而下翅的颜色还是橙黄色的。

我们这一代人尤其少见雄性小孔雀蝶。现如今,雌性小孔雀蝶能不能把美妙绝伦的雄性小孔雀蝶吸引到这里呢?我对此抱着很大的信心,而结果也果然没有让我失望。雄性小孔雀蝶真的来了,而且比我料想的还要更早。

全家人正在吃中午饭的时候,小保尔却一直没有过来,他现在的心思全在雄性小孔雀蝶上。突然,他非常得意地朝我们跑来,手里有一只正在扇动着美丽翅膀的蝴蝶,它被保尔在工作室里抓获。保尔把它展示给我看,似乎想让我告诉他一些什么。

“哎呀!”我说,“这就是我们在等的雄性小孔雀蝶。先不要吃饭啦,让我们去看看那边到底有些什么。饭可以回来再吃。”

奇异的景象最终让我们把吃饭的事完全抛在了脑后。雌蝴蝶像施了魔法一样为我们吸引来了大批漂亮的雄蝴蝶。它们或左或右地曲折飞行着,一只紧接着另一只,只是全部是从北面飞来的。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细节。一周之前,寒流刚刚重回这片土地,如今北风依然没有停止,好像暴风雨将要来临的前一刻,这个时候的巴旦杏树开花常常是很不利的,“倒春寒”会毁了这棵树。当然,春天也会在这场风暴之后真正来临。虽然此刻的温度已经有了不少回升,可是北风却没有停下来。

第一次观察的结果表明,被雌小孔雀蝶吸引而来的雄蝴蝶全部来自北面,它们从那里飞进花园,顺着没有停下的北风而来,一只逆风而来的雄蝴蝶都没有。假如让蝴蝶辨别方向的是像人类那样的嗅觉感官,那么空气中散布的气味微粒正是它们用来辨别方向的凭借,而这些微粒会随着风向在空气中移动。如果雄小孔雀蝶是从南面飞来的,正好可以证明它们嗅到了北风吹过去的气味微粒;可现在事实相反,这说明蝴蝶依靠气味元素来辨别方向的假设是不对的,至少不是全对的。

明媚的阳光让来访的雄蝴蝶兴致很好,它们围绕着工作室前后左右飞了将近两个小时。其中的大多数似乎花了很长的时间在寻找、探测、贴着地面飞行。人们或许因为它们的犹豫而认为这些求爱者遇到了麻烦。它们在远征时都没有出现什么错误,可是近在咫尺时却迷失了自己。但是,它们总能够找到想找的地点,然后向还在金属罩中的雌蝴蝶致意,只是它们留在这里的时间并不长。大约两个小时之后,所有一切便结束了。这次一共吸引来了十只雄性小孔雀蝶。

接下来的一周之内,大概每天中午时分,也就是太阳光照射最强烈的时候,总会有雄蝴蝶被吸引而来,不过吸引来的蝴蝶数量却在渐渐减少。总的算起来,大约有四十只蝴蝶被吸引到此。我没有打算再次重复这个实验,因为通过这个实验该知道的东西我都已经知道了。有两点是应该注意的:第一,小孔雀蝶的活动发生在白天,它们的婚礼是在一天中太阳照射最强烈的时候进行的。充足的阳光是它们所需要的。在这一点上与它有着很多共同点的大孔雀蝶则完全相反,后者更喜欢黑暗。我不知道什么人才能解释清楚这两种完全不同的习俗。第二,虽然大风将信息传递所凭借的元素之一——气味微粒吹走了,可是蝴蝶们仍然能够准确无误地找到自己想要到达的目的地。

我的观察是不会失去对象的,我很想研究一下白天活动的蝴蝶,不过对象并非小孔雀蝶,因为它的出现有些晚,关于它的问题我已经从它的近亲大孔雀蝶身上得到了不少答案。所以,我要研究的是另外一种蝴蝶,不管它是哪一种,只要它在婚礼时能保持自己的激情和荣耀就可以了。这样的蝴蝶找得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