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萧何的奋斗笔记
11744500000003

第3章 主动:为未来的领导谋职位铸金身(1)

1.慧眼为千里马寻找契机

人脉问题,不分古今,这刮下春风才能下秋雨。萧何的朋友犯了事,进了局子,咱也有人啊,曹参和萧何是老乡加铁哥儿们,萧何忙公务没关系,吩咐夏侯婴开车过去传句话,曹参一摆手,做属下的谁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这刘邦频频犯事,真的让萧何头痛不已,天天去为刘邦打点疏通,别人不感觉絮叨,他都感觉张不开嘴。萧何寻思着,怎么着也得寻个好法儿,让刘邦安生一些,在他眼里心里刘邦就是一块璞玉,自己稍稍用用心,雕琢一番,他一定能玲珑剔透起来,他就是认定了他绝非平庸之辈,同时也给自己培养伯乐的机会。

再说了,萧何从没有拿刘邦当普通人对待。萧何在秦朝的县衙固然混得有声有色,但他志存高远、胸怀百姓,现在的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秦朝给萧何提供的舞台真的是太窄,局限的空间甚至制约了他在官场的发展。

人都想往最高处走,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让自己的才华闪光。给自己选一个好领导,同时也就选择了自己的命运。现代人找工作讲究双向选择,回到秦朝,萧何的思想真的够潮。那时候他就知道要为自己选一个适合的领导,因为一个好的领导会成为你纵横官途的引路人,或良师益友,亦可以拓宽你自由发展的空间。

自从踏上官场,急匆匆上路开始,萧何就一直在苦苦寻找。他不是率性妄为之人,他老道、老练,身处污浊的环境,他不焦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改变社会最有成效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维特根斯坦的这句名言,萧何那时就懂得。他不断地充实自己,在等待新的时机,找不到好的下家他不会自挖绝路。邂逅刘邦,萧何看到了一种希望。萧何不止一次和曹参说,这刘邦将来一定是个人物。他是有意和他结识,主动为他做事,这份主动是那样的自主自发、心甘情愿。

萧何是县里管人事的官儿,天天为别人做人事,从没有为自己谋过福利,也没有为自己的家人谋个好差事。这回,萧何眼前一亮,这沛县泗水亭亭长退休了,一时还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何不就假公济私一回?先说下这亭长是个什么官儿,相当于现在的乡长级别,官儿不大,官海一粟,集治安、邮政、农林、防务于一身,是个武职。一般从报名的退役军官和参加官差招考的武吏中招聘选拔,巧得很,这个差事属县衙的下属单位,萧何负责管辖。

这所谓亭,本来是大秦为军事交通设置的机构,后来演变为具有军事交通功能和治安管理的朝廷基层单位。从交通职能方面而言,负责接待来来往往的交通使者,安排食宿。这亭的职能还有现在朝廷公文网的作用,朝廷或省里传来的文书,县里的关于邮政类的各类文件都挂在亭这个网站上,文件的收发传递也由亭管理担当。从治安管理方面讲,这亭又有县治安大队的职能,负责维持地方秩序,还有追捕盗贼的职能,比如杀人放火打架斗殴等,是名副其实的准军事机构。说是军事机构,看起来却貌似文武兼有,还带着派出所片儿警的差事,有良好的武器装备,比如刀剑啦、弓弩啦、戟盾啦、铠甲等,应有尽有。

能胜任这个职位的人,绝对得体质好、有胆有识、有魄力、有降服地痞流氓恶霸的本事。踏破铁鞋无觅处,蓦然回首,那人就在沛县街头拐角处。此君,非刘邦莫属。刘邦的丰功伟绩一说一箩筐,耍横扮酷、泡吧、泡妞、吃饱了没事打群架,要说没胆没识,他又怎能如此混社会混得如鱼得水。他的日子混得蛮精彩,除了吃好喝好玩好,他偶尔也做些正经事儿,在频发的群架中,更是练就一副好身手。他放荡不羁,却有正义感,他游手好闲,却仁厚爱人、心胸豁达。在地方上,他人气极旺,一身是胆,敢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如果真的这么继续混下去,真是白瞎了一棵做大事的好苗子。眼下,刘邦这位未来大汉的开国皇帝,也得从最基层做起。

其实,官场那些事儿,说得直白些,就算你不是来自乡野,就算你是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的公子哥儿,要想让你来朝里做个一官半职的,也不能堂而皇之贸然直接插进去,总得找个合适的契机,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挡挡别人的耳目。接下来的事儿,就显得更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这边的编制啊,工资啊之类的全都造好了,这某某某只管先下基层挂挂职,美其名曰,锻炼锻炼,在下面待个三个月五个月,一年半载的,上面给调上来。

其实,这也不过是一些特例,不能代表全部,社会总是阳光的,公平正义总是会有的,形势总是一片大好的。没有人一上班就是官人,没有人一参加工作就是大总裁董事长,平步青云者有,那是人家良马遇伯乐,机会好,关键人家肚子里也有真货。千里做官,从最底层做起,从最小的事做起,不要着急上火,只要今天比昨天好,这就是希望,只要明天比今天好,我们就奋斗到底,生生不息。

2.抓住机会,施展手中的权力

萧何吧,他是动了心想给刘邦安个像模像样的差事。一则,让他收收心,二则,培养领导,从早抓起。其实也不早了,这萧何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别看萧何是文文弱弱的秘书,表面上看一脸的书生模样,却意气风发,他是个敢说敢做、雷厉风行的人。歌德说过: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应用,仅有意愿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行动。既然想到了,就付诸于行动吧。

初见刘邦他已三十有三,而立之年拐了三个弯儿。可他在萧何眼里却是那样的气轩昂扬,体态不凡,传说中的一见钟情不过如此。萧何语重心长,恨铁不成钢地说:“这样乱无头绪地混江湖,终不是长久之计,不能再这样混日子了,这样混下去迟早让日子混了你。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咱来这世界上走一遭,就算咱不是达官显贵,不能为百姓谋些福利,做点儿好事儿。咱总得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好好地秀一把,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为自己谋一个更好的前程。你看,咱们是老乡又是兄弟,都是喝着沛县小河的水长大的,俺这不趁着自己有这个小差事,想帮衬兄弟一把……”

沛县最高档次的酒吧里,灯火摇曳,两杯薄酒入肚,萧何显得很动情,说真的,他一片真心日月可鉴。萧何不愧为沛县县衙最顶级的秘书,他有自己的人生总体规划,绝不是喝墨水喝多了的书呆子。他识人的水平无人能比,刘邦身上的长处和短处,他都看得一清二楚。刘邦书读得不多,但性格开朗豁达,为人处世从不注重小利,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至于他身上的缺点当然可以被优点所遮盖了。萧何就是认定刘邦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业。从这一点上来讲,萧何绝对是一个有着坚定政治信仰的人,要搁战争年代百分之百是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因为他做了别人不能做的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秦朝的统治已是霞光晚照,政局混乱的时代,往往群雄逐鹿,英雄辈出。找工作需要靠智慧,创业需要靠智慧,这培养自己未来的领导更需要上上等超人的智慧。

萧何内敛低调,人贵在自知,他不是一般的智者,正如陆游的诗句所说“读书本意在元元”。百姓的生活是刻在他心底永远的痛,他忧国忧民。另一个层面上来讲,他又是慧眼识才的伯乐,刘邦就是他梦中那匹志在千里的黑马、良马,他就是将来能够九天揽月的蛟龙。时代的变迁,需要一个领路人,继往开来开辟历史新的一页。

此时,萧何唾沫星子满天飞,说得口若悬河,胸中激情万丈,他仿佛看到了将来他心目中那个新的朝代的君临。到那时,至少是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未来的刘邦没有辜负萧何的期望,大汉“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把偌大个天下治理得顺风顺水。窗台上的油灯映着萧何那张熠熠生辉的脸,刘邦更是听得热血沸腾、摩拳擦掌,没有人愿意颓废至死,人人都愿意往高处走,刘邦也不例外。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令其求职到处碰壁。其实人的生存方式,有时候就是给自己设一个不可企及的目标,然后嗖一下把自己扔过去。人不到绝境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