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股经
11738800000005

第5章 供求关系决定一切

“布丁好不好吃,吃了才知道。”同样,股市是涨是跌,要看到实际结果才算数。一支股票究竟是不是绩优股,要看它是否保持上升态势,或是否在跌势中仍能保持稳定。反之亦然,看一支股票是否差劲,要看它是否一路呈下跌趋势,或是其股值的涨势停滞不前。这看似简单,但却是最为基本的道理。无论(优秀咨询服务公司所提供的)各种预测有何优点,它们都是以供求关系作为基础的。对于那些有耐心寻求事实的人来说,股市上几乎没有任何未知因素。在当前的价格水平上,当对股票的需求量大于可供应量时,股票价格就会上涨。只要原价位的股票还有供应,股价就不会上升。直到交易者都将股票以主流价位卖出之后,股价便会随之一降再降(1932年时,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股票卖到每股7美元,美国钢铁则卖到每股22美元)。当人们将股票急于脱手的压力渐渐消失、而对股票的需求量增加时,股票价格就一定会上升。股票买进者只得以卖价、而不是竞价买进,而卖价往往是高于竞价的。一旦想要卖出股票的交易者意识到出价时不需要妥协,而“卖价”是由买进者支付的,那么交易者开出的价位就会越来越高。当“卖价”持续升高时,股价就会上涨。

供求关系(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时间因素”理论)是所有股市动向预测的基础。供求关系的变化可以通过道琼斯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进行评估,也可以利用股市分析专家所设计的其他方法进行观察。如果道琼斯指数上升,就表示股市对股票有需求,而如果指数下降,则代表股票供应量过剩。

物理学中有一条规律,“水往低处流”,这就最为有力地证明,30万股交易日成为股市(在经历一次下跌之后)上股票已清空的最好指示剂。如果一小部分股票的价格略有回升之势,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稳定,这通常就意味着股价很快就会上升。1.一个股票积累的时期即将到来。2.股价接下来的一个动向是持续飙升。3.为下一步当股票升到极高价格时的分派做准备。这一从1到3再到增长缓慢的股市,然后回复到1的过程,通常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因此你没必要急于求成。

至于那些搞咨询的人(比如我自己),是如何又是从哪儿得到那些“内幕”的,我不清楚你对此有何看法。我见过有些人认为这些咨询机构都是从华尔街内部获得的“内幕”,就像人们赛马时从“骑师”或“驯马师”或“他最好的朋友”那里获得内幕一样。但如果让别人知道“他们”的意图,华尔街还会有利可图么?某些咨询机构声称,他们是从“观察”星象中获得的“启示”。让我告诉你吧,除非他们对股市了如指掌,否则那些星象根本无法“解读”。根据循环理论、供求关系所表明的时间因素以及其他已知因素,经济学家在商业领域所做的各种预测也是以“时间因素”为基础的。

什么是商业晴雨表?不管是巴伦氏周刊、纽约时报、联邦储备银行、克利夫兰信托公司(Cleveland)、花旗银行,还是其他什么机构,供求关系就体现在它们所公开发表的那些数据中,如钢铁产量、货运数量、机车定单、薪水册数量、支票结算量、银行储蓄额、资金流通量、耗电量、木材砍伐量,汽车生产量等。对于优秀的经济学家来说,他们会将自己的预测基于一个能体现各行业供求关系的晴雨表之上。

不用我说你也该知道,永远不要与商业晴雨表及股市动向意见相左,这就是一条金科玉律。

如果你将在股市上取得的成功归于“天赋”,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杰西·利物莫(JesseLivermore)是20世纪最伟大的投机家,但如果市场改变了自身的“习性”,而他却没能及时随之改变的话,那么他将永无“回头”之日。一位赛车手的妻子曾说:“道路转弯了而他却没有转。”这句话非常明确地说明了“沿路行驶”的重要性。如果有人在股市上取得了成功,那是因为他学会了顺应时间因素(趋势)进行交易。要走捷径顺势而行,不要“逆天而行”。

摩西显然就有这种时间观念,他很清楚潮水何时涨落。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在带领希伯来人穿越“干涸”的大海时让“奇迹”出现。那些埃及人也匆匆冲进大海,但时机不对,恰好赶上了涨潮,于是,《圣经》中便有这样的记录,追赶而来的埃及人无一生还。

精明的交易者会时刻关注潮流的涨落,甚至连微小的波动也不会放过。他会充分利用当前的局势,并根据政治趋向及经济潮流进行交易。他会密切关注政治及经济态势,当所有人都因看到繁荣景象而蜂拥而至时,他已经开始筹划如何脱身了,因为人太多路反而会不好走。当繁荣不再、衰败之势出现时,他又开始悄悄地以低价“积累”股票。你的判断力可能和其他人一样好,也很可能比他们还要高明。清晰的思维并不是某个人的专利,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一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不要寄希望于从哪儿得到“小道消息”或是梦想碰到好运气。

熊市与牛市、萧条与繁荣、动荡与和平、盛宴与饥荒,产生这些不同趋势的原因主要在于,在农业、工业、商业及政府等部门工作的人们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变化。

《圣经》中有记载,“盛世”通常会迷惑人们的头脑,刺激他们为所欲为,奉行“拜金”主义。据说,这给我们的祖先带来了灾难。贪图过度的安逸放纵摧垮了人们的意志,他们不再努力工作,罢工四起。“服务”质量极为恶劣,结果导致萧条时期的到来(看看在法国发生了什么吧)。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整个国家的工商业在这种状况下已被政客们搞得一塌糊涂,但人们却普遍对此毫无所察(作用与反作用理论)。

大自然懂得,解决过度投机及过度膨胀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采取紧缩的政策。晴天过后,雨天便会来临。吃得太多便会消化不良。由于先前的过度享乐,到了经济不景气时,人们便开始学着节衣缩食,加倍努力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减少开支。更重要的就是,人们开始重新启用他们与生俱来的思考机能。在繁盛的年代,人们的这一机能受到了优越生活的催眠,沉沉地睡过去了(当钱可以很容易赚到时,干吗还要强迫你的头脑去思考?有钱人的儿子需要思考么?那些“包养”漂亮女人的人难道不应该为“漂亮女人没大脑”这种流行说法负责么?)。

到了这个时候,人们又开始积累存款。库存在不断减少,跟不上潮流的人开始意识到,在社会上生存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依靠政府的救济金(或救助项目)才能过活。有创业冲动的人开始做好准备,迎接另一个繁荣时代的到来。这种态度说明,繁荣与萧条的周期会不断地循环往复。股市提前几个月就能预见到繁荣时期的结束,表现为股价不再继续上涨。只有股市才是真正的先知,因为它所展现的是集合的观念,而不是某个人的意见。当盛世即将终结的征兆出现时,灾难将临,股价开始下跌,整个商业最终都陷入萧条。精明睿智的人们会顺势而行,将自己的股票变卖成账面利润,然后“攒存”现金。要想在股市上做常胜将军,首先一定要懂得应该何时积累股票、何时将利润兑现积攒现金、何时重新开始买进。

当牛市发展到高潮时,忽视市场发出的信息是非常危险的。账面利润枯竭,工厂库存以及现金储备也面临着同样的危机。你必须根据情形做出相应的调整,减少股票持有量,将其兑换成流动资金。这样当熊市落到谷底时,你就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形势,用累积下来的资本买进更多的股票和原材料。买进股票就像购买商品一样,只有低价买进,并以高于买进价的价格卖出,你才能够获得利润。然而,就美元来说,“高价”与“低价”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货币本身的贬值或商品供应的缺乏,这都会造成物价的上涨。当商品的价格受到哄抬时,购买相同数量的商品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此时美元(使用中的货币)就会贬值。仅仅关于“通货膨胀”这一个主题,详细展开就可以写一整本书(当然这方面的书籍也不少),因此这里不再重复。

在区分牛市的中间反转与熊市的开端方面,“时间因素”的作用也不可小视。如果你所认定的牛市在第五六个月时出现反转,那么你通常不必担心这就意味着熊市的开端。因为,此时的牛市还处于“幼年”的成长阶段,尚未排除其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犯下的“罪行”也尚不足以导致长久的不安宁。另一方面,如果牛市已经延续了四五年时间,那么任何反转波动都可能是熊市的开端。因为盛世已经持续得够久,积下的隐患(估价过高的股票)大都需要经历长期的调整、重新估价以及通货紧缩的过程。这头牛已经失去了活力,而一旦它停止“活动”,它的生命也将走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