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梦青年读本
11736800000023

第23章 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2)

中国公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可以信仰宗教,也可以不信仰宗教,可以信仰这个宗教,也可以信仰那个宗教,可以信仰同一宗教的这个教派,也可以信仰同一宗教的那个教派。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当前国际上一些地区民族纷争、宗教冲突时有发生。而在中国,民族、宗教方面始终保持着稳定和谐的局面,各个宗教和睦相处,信教者与不信教者,信仰不同宗教、不同教派者互相尊重,友好相待。这种不同宗教和谐相处的状况,扎根于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中,深受传统文化中“和为贵”思想的影响。中国历史上在信教与不信教者之间,在信仰不同宗教者之间,很少因为宗教信仰而发生大规模的冲突,更不用说宗教战争。

宗教界人士认为,现在是中国宗教的“黄金时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信教人数有1亿多人,宗教教职人员约36万人,宗教活动场所约13万处,宗教团体近5500个,宗教院校110多所。各宗教都办有自己的刊物,出版了一大批宗教经典书籍。例如,自1980年至今,中国基督教会累计印行《圣经》

达7000万册,共22种版本,成为世界上印刷《圣经》最多的教会。180中国政府致力于提高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同时特别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藏族多数群众信奉藏语系佛教。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了充分的贯彻落实。目前,西藏有1700多处佛教活动场所,住寺僧尼4.6万多人。信教者家中几乎都设有小经堂或佛龛,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信教群众达百万人以上。活佛转世是藏语系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得到了国家的承认和尊重。1995年,中国严格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经过金瓶掣签,报国务院批准,完成了十世班禅转世灵童寻访、认定以及第十一世班禅的册立和坐床。这些举措充分反映了藏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到尊重和保护,得到了西藏广大信教群众的拥护和支持。181

中国政府尊重和保护穆斯林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和风俗习惯。对穆斯林的朝觐,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各种服务和便利,受到穆斯林的称赞。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广大穆斯林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经济能力出国朝觐的人数逐年增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组织朝觐的人数不断提高。2007年,中国有组织朝觐的人数首度突破1万人。

在新疆,现有清真寺达2.3万多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人,满足了信教群众过宗教生活的需要。182

凝聚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力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全面兼顾和实现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凝聚社会各阶层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社会阶层人士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这些人员的社会身份和政治地位比较模糊,人们对他们的看法也不一致。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正名,认为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中国共产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从开始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到后来承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增添了强劲动力。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非公有制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已超过1000万户,个体工商户超过4000万户,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税收贡献率超过50%,就业贡献率超过80%。183

非公有制经济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积极培育和发展知名品牌。目前,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完成的。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安排就业、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安置城乡富余劳动力,成为安排社会就业的主渠道;积极参与国家扶贫开发,特别是光彩事业、温暖工程和社会公益慈善事业。非公有制企业还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企业,积极“引进来”,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为增强我国经济、科技实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主动“走出去”,广泛开展境外投资建厂、合作开发资源等,拓展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随着新社会阶层人士队伍的壮大,他们逐步有序参与政治,并被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所认同和接纳。在经历一番热烈讨论后,中国共产党正式解除了私营企业的入党禁令。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一些新社会阶层人士不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当选为全国党代会代表。

中共十八大有36人,其中8人为新社会组织党员,28人来自非公企业。知名民营企业家、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稳根作为新社会阶层人士当选为十八大代表。他上世纪80年代辞职创业后就一直有入党的想法,但民营企业家的身份使他入不了党。从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到2004年入党,历时18年。

梁稳根说:“过去,别说当代表,连入党都难。今天我能当代表,而且民企代表能有这个比例,这是很大的进步。”184

新社会阶层人士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不仅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化建设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而且会更多地反映到政治领域和党的建设领域,也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实现中国梦,需要汇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强大合力。

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大陆与香港、澳门的经贸关系进一步密切,各领域交流合作更加深入。

截至2011年底,香港在内地的直接投资项目累计达30多万个,比1997年增长近1倍;内地实际使用港资累计达4662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近3倍。

以旅游为例,自2003年开放内地居民赴港澳个人游以来,内地访港旅客总数已由2003年的847万人次增加到2011年的2810万人次,占访港游客总数的67%。2011年内地游客在港消费总额约为2631亿港元,是2003年的近4倍。

内地居民访澳总人数也由2003年的574万人次增加到2011年1616万人次,增长了近3倍。185

由于历史原因,大陆和台湾尚未统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实现台湾与大陆的和平统一,需要包括大陆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300万台湾同胞更是责无旁贷。“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方针要得以真正实现,不能没有台湾人民的努力和积极支持。台湾同胞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100多年来,在反对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领土的斗争中,始终同祖国大陆人民并肩战斗。在两岸处于暂时分离状态下,台湾同胞为发展两岸关系、奠定和平统一基础同样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尽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奋斗。

2013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连战一行。习近平指出,全体中华儿女有决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奋斗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种全民族共同愿望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习近平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我们真诚希望台湾同大陆一道发展,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成为两岸关系的主旋律,成为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186

我国有数千万海外侨胞,居住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有3000多万归侨侨眷,他们活跃在各条战线,与海外侨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积极参与和支持国家建设,积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积极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做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