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分裂的局面,中国再次统一,虽然仍是多国割据,但是战事并不频繁,医学教育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两宋辽金时期是中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鼎盛阶段,医学在国家的地位不断提高,甚至已经超过了唐代,医学政策的实施已经列为仁政的范畴。国家大规模兴办医学教育机构,并采取一系列发展医学的措施,使得从事医业已经成为走上仕途的一个有效途径,并出现了“儒医”的称谓。这一时期,著名医家层出不穷,陈无择、王惟一、唐慎微、陈自明,以及“金元四大家”的刘完素、张从正、张元素、李杲等,医术高明,风格突出,使得医学的学术水平达到了又一个新的高度。加之这一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众多医学著作得以保存,继续流传。
(一)北宋时期的相关医学教育情况
北宋时期,国家医学教育受到广泛的重视,被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位,并由太医局取代太医署作为医学教育的管理机构。后来又设立太医学,对于医学教育再一次改革。众多措施说明,北宋的医学教育为寻求发展,作出了更加积极的探索。
1.北宋太医局的沿革及教育情况
(1)北宋太医局的成立过程
在北宋,太医局成为医学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它的成立同样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北宋开国之初,仍然效仿唐朝医学教育的制度,主要管理机构仍是太医署,但此时的太医署失去了教育的职能,没有一个具体的培训体系,所需要的医生都要向民间征兆。根据需要,宋仁宗庆历年间,由范仲淹主持对国家政策进行了改革,虽然好多政策并没有实施很长时间,但就在那时设立的太医局一直得到了沿用。
设立太医局,旨在选取一些真正具有高超医疗水平的医官。设立初期,太医局承袭唐朝的制度,下属太常寺,范仲淹通过在此讲学招收学生以及医学有识之士,并请当时宫中太医作为教员任教。此时的太医局并没有设立考试制度,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太医局已初具规模,教育培养达到了一定效果,并在张方平的建议下,开始进行考试以保证太医局人员的质量。但是,此时的太医局并没有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认。
以上局面一直延续到王安石变法之际。这次变法,使太医局正式建立官阶,并脱离太常寺,成为一个独立的医学教育管理机构。管理人员设提举一人、判局两人,太医局开始作为正式的“局”级机构走上历史舞台。仍然采取分科教育,分为九科,包括大方脉、风科、小方脉、产科、眼科、疮肿科、口齿咽喉科、金镞兼书禁科和金镞兼伤折科,可以看出此时的分科已经相当详尽。每科设教授1名,各科300人的学生名额中各占一定比例。
(2)北宋太医局的教育特点
北宋太医局成立之初,入学没有考试,但随着太医局规模的扩大和制度的规范,人员学识水平的不均衡开始显现,于是,设立了入学考试制度,以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整体水平。这样,入学的学生都要求有一定的医学理论基础,标志着太医局成为了一个高级的医疗教育机构。
入学考试的方式:在设立入学考试制度之初,定学生名额为120人,但当时已有161人,遂通过考试淘汰了41人,以此作为候补。候补和正式学生同时存在,说明当时太医局的教育形式包括预科教育和正式生教育两个阶段。预科生入学,不限人数,达到所规定的标准即可报名,在获得某一官吏作保后即可入学。在正式生有缺或淘汰时,通过选拔晋级。想要成为正式的太医局学生,需要现任正式官员的担保,以及学生之间的互相结保监督。一旦成为正式学生,还可获得朝廷的俸禄。
入学考试的内容除了《素问》《难经》《诸病源候论》等共同的基础考试科目外,由于太医局内包括九科,每一科还要进行各自专科的考试,与唐代略有不同的是,在北宋的医学考试中,更加注重对于药学的考试,《神农本草经》是必考的经典著作,这有利于加强医学生对于药性的熟悉程度。
在中央太医局的运作趋于稳定之后,朝廷开始加大对地方医学教育的改革力度。宋仁宗年间,命地方仿效中央太医局模式,招收医学生,想要入学的学生同样需要作保,补贴由本州提供。设医学博士1人,负责教授医术。人员根据地方州的人口多少制定,为7人或者10人,按照不同的比例给九科分配学生。神宗年间,根据地方县级官员的奏请,在县级地区设立医学教育机构,并根据当地的人口,以一万人为一个档次,设定不同数量的医学生名额,并倡导学习张仲景的《伤寒论》。此请求得到批准,并在各县推广。
在入学考试通过之后,在一般的学习过程中,同样设有很多的考试,以决定学生的等级和去留。学生每学完一定的科目,就要参加教员所规定的考试。由于入学的门槛很高,正式学生都有一定的医疗水平,进入太医局学习为的是进一步提高诊病的能力,因此考试的内容多以实践考核为主。
日常考试的分数还与补贴有着一定的关系。考核的分数越高,得到的国家或州县一级的补贴就越丰厚。补贴分上、中、下三等,获得补贴的人员只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他人就只是免食宿,再加之末位淘汰制度,可见其中的竞争压力是很大的。另外,太医局的学生还要定期到城中为平民看病,所获得效果的好坏仍然与奖罚挂钩。
进入太医局学满三年后,可以参加医官的选拔考试,成为正式的翰林院医官。
宋徽宗崇宁年间,北宋开展了第三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这次教育改革涉及的面很广,医学教育的改革也在其列。崇宁二年,在保留太医局的医学教育和管理职能的同时,又设立中央“医学”和地方“医学”,即“太医学”和“县医学”这两个机构,负责培养医学生。其中的“太医学”与太学同级,共同下属于国家最高的行政机构——国子监,这是到那时为止,医学教育所达到的最高地位。
由于“太医学”同样隶属于国子监,所以在规章制度上与太学、武学、律学“三学”一致。产生了与前朝各代所不同的特点:一是医学教育成为了国家教育的正规组成部分,不再属于专科教育,使医学教育的地位大大提升;二是同“三学”一样,采取“三舍法”;三是将太医局的九科按照性质相近的原则合为三大科,即大内科,大外科和针灸科,教学的内容同样是基础共同课程和专科课程;四是学生定额为300人,在三舍中实施分斋教学。
这次的教学改革,由于是全国性地实施罢免科举考试,在对“三学”地方教育进行改革的同时,也对地方医学教育进行了改革,各州县的“县医学”同样实行“三舍法”,加之过去设立的地方医学教育机构,使得地方医学教育学校真正得到了普及。“县医学”和“太医学”的唯一区别在于要求“县医学”的学生在全部的医学科目之外,还要学习《诗》《书》《礼》《易》和《春秋》这儒家五经中的一经,以增强医学生的基本文化知识。
“太医学”的入学考试制度与太医局的入学考试形式基本相同,都是为了保证入学人员的质量。不同点在于太医局名义上是最高医学教育机构,但实质上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京城,而“太医学”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招生。通过更为正规的州县医学教育机构和三舍升试制度,从而集中了全国的众多优秀医学人士。人员设置为博士4人,分科进行教导工作。
“县医学”同样设立了入学考试制度,只是要求没有“太医学”那么高,而且县级的医学教育机构没有实行“三舍法”,为的是使医学知识更加普及。真正的医学人才,则是通过一步一步的考试走入“太医学”的殿堂。
三舍升试始创于王安石,在三学教育中早有应用,直到“太医学”的建立,才开始在医学教育中得以应用。
医学教育的三舍升试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首先按学生的入学成绩将学生分为上舍生40人、内舍生60人、外舍生200人三个档次。每个季度第二个月进行的考试,称为“私试”,共三场。每一季度的考试成绩和期间的德行表现都要记载。年终时将所有的考试成绩以及这一年的德行操守和违规情况予以“评定”,综合起来评分,定为上、中、下三等,其中只有上舍生、50%的内舍生和60%的外舍生可以接受“评定”。每年春季所有的医学生进行统一的“公试”,共两场。按照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鉴定和公试均为上等者直接授予官职;鉴定和公试一上一中,或均为中等者可直接参加三年一次的殿试;鉴定和公试一上一下,一中一下或均为下者,补为内舍生;外舍生若三年内不能入内舍,或两次公试不入等,并且受到三等以上的处罚,则除名或退回本州;对那些获得“评定”的外舍生,可再有一次公试的机会,以能否入等来决定学生的去留;对于内舍生,如果一次公试不入等,或者两次受到四等以上的处罚则降入外舍或除名退送。
不论是“太医学”,还是“县医学”,都采取三舍升试的方法,只是其考试的内容有所不同和侧重,而且每一次的“公试”和“私试”的考试范围都是明确告知的。为了使各个州县的考试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专门设立了一位州县的考试监督——教谕1人,负责协调、平衡各个州县的考试内容,以达到公平的目的。
“太医学”的临床考核,沿袭了太医局的制度,并主要还是由当时与之并存的太医局负责管理。
综上所述,宋徽宗时期的太医局,虽然持续的时间只有六年,而后又回到太医局的旧制度。其间只是有两届学生修满年限,但这一时期却把医学教育推到了国家正规教育的行列,使之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这期间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定制的规章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南宋时期的相关医学教育情况
1.南宋太医局的情况
经历了战乱之后,社会又一次趋于稳定,但是南宋时期医学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明显弱于北宋时期,并且很多好的政策没有延续下来,医学教育的发展在坎坷中维持。
南宋太医局初建始,学生甚少,一部分是从旧京逃亡而来的太医局学生,另一部分则是当地报名的学生。此时的太医局,沿用北宋太医局的教育制度和“太医学”中的一些可用之处,学生仍是分斋教学,并由国家供养。此后的一段时期,太医局几经动荡,在曲折中坚持着。
首先,宋孝宗期间,太医局人数不限定名额,各科的人数都不及北宋时期,在这种情况下,颁布了削减名额的政策,太医局的规模第一次变小了。随着国家实力的减弱,即使削减名额,国家也难以维持,加之一些朝廷官员对于医学教育所进的谗言,使得太医局的规模不断减小,直到宋孝宗乾道三年,将太医局内的各个人员做出安置,罢免了太医局。其后经过大臣们的不断进谏,才恢复了医学考试,保留医科,但是太医局仍然废止。此时的医学考试附属于科举考试之中,再一次成为“专科考试”。
然后,宋光宗年间,太医局得到了恢复,制度如前,定额100人,规模还是没有恢复到从前,仍然是招不满学员。
再者,宋宁宗期间,国家财政再次不足以支出,又以较少开销为借口,再次削减太医局规模,定额学员只有60人。到了后期,太医局逐渐重新发展起来,学生名额又增加到将近300人。
最后,宋理宗年间,太医局重新受到极大的重视,并重新修建了校舍。人员配置为判局1人、教授4人、学生250人,教学和考试的内容及制度也恢复到了从前。
南宋的太医局较北宋时期明显衰弱,这与当时的社会情况有关,也同继位皇帝的重视程度有关。虽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前朝的一些优良传统还是得到了保留。
2.南宋太医局考试的特点
命题官的选取。命题官从翰林院医官中选出,不同于过去太医局负责医学生考试出题,翰林院负责医官考核和升迁的考试命题的原则,使得考试更加公平。但是由于后来此种人才短缺,逐渐演变为参加过太医局考试的人即可参与出题,其初始的宗旨没有得到保持。
分科“通考”。分科入学考试、分科教学、分科考试,这些都是过去既定的规章制度,但是到了南宋,为了节省开支,将分科考试改为了统一的“通考”,并以大内科为内容,足见当时医学教育地位的下降。
题库和随机命题。命题官人员短缺,因此为了出题的便捷,并保证出题的内容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采取了题库的做法。为了防止考试中的作弊行为以及一些偶然现象的发生,采取随机出题的做法,保证了医学考试的质量。
(三)西夏、辽、金时期的相关医学教育情况
西夏、辽、金是与两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由于其少数民族掌权的特殊性,具有民族之间文化融合后的特殊效应,加之各自政权对于医学教育的态度各有不同,使得这三个政权形成了新的医学教育特点。
1.西夏的医学教育情况
西夏的教育制度与两宋相仿,设立专门的汉文化教育学府,称为国学。但是医学教育情况记载较少,不过根据朝内医疗机构的设置——医人院,下有医人等官职,可以推断西夏也应该有专门的医疗教育机构。
2.辽的医学教育情况
辽由少数民族契丹人建立,在此期间,政府提倡学习汉文化,并不断派遣使者到汉族统治区进行学习。辽太祖主张祭祀孔子,可见其受汉族儒学文化的影响程度。辽政权还广泛吸纳汉人到朝中做官,并模仿汉族的科举考试制度,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考试体系,只是当时的从医之人不可以参加考试,可见医士在辽国地位低下。在医疗机构中,同样设有太医局和翰林医官的官职,根据推测这两个机构也该具有医学教育的职能。
3.金的医学教育情况
金朝的教育制度完全仿效两宋的科举制度,以此来招募人才。朝廷中的医政机构为太医院和尚药局。太医院是金代最高的医疗管理机构,各科人数不等,并设有管勾等人员。地方同样设有医疗机构,称为“医院”,在不同的州县设立医疗机构,人员一般为医正1人,医工8人。在金代,医疗人员很受重视,其官阶达到了四品,地位已经超过了北宋时期。医学教育同样是效仿北宋,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医学教育机构,学生的名额各州县都有限定,而且规定了是三年一试,每试十科。
综上所述,西夏辽金时期的医学教育虽然不是很发达,但是都受到了一定的重视,并根据本民族的特点加以发展,同样在中国的医学教育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