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欧洲战史
11714700000058

第58章 普鲁特河进军

普鲁特河进军是俄土战争期间,俄军采取的一次战斗行动。瑞典人在波尔塔瓦战役中失败后,土耳其政府再次确认了同俄国签订的和约。与此同时,土耳其统治集团为挽回在君士坦丁堡和约中遭受的损失,企图采取报复行动,并将与俄国接壤的边界从黑海向俄国推移。

1710年11月20日,土耳其在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的唆使和奥、法外交上的支持下,对俄宣战。这使俄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为当时俄国同瑞典的战争还在进行。但俄国统帅部在制定战争的战略计划时,考虑到了土耳其欧洲领地的形势:处在土耳其桎梏下的巴尔干半岛各国人民早已把获得解放的希望寄托在俄国对土耳其战争的胜利上;塞尔维亚人首领,以及摩尔达维亚公康捷米尔和瓦拉几亚公布兰科万都同俄国保持联系。因此,俄国统帅部预料在土耳其统治地区反土耳其人的起义居民将会支援俄军,为俄军提供粮食,遂决定进行进攻战。俄国统帅部的战略计划规定,俄军必须抢在土耳其人的前头到达多瑙河,并占领渡口。这一任务由舍列米杰夫的骑兵部队担任。

但是,骑兵部队于5月27—30日渡过德涅斯特河后,舍列米杰夫得知庞大的土耳其部队已抵近多瑙河,遂率部返回雅西。俄军主力未能按彼得一世指定的期限在索罗基地区的德涅斯特河岸集结,而迟至6月18—20日才陆续到达那里。结果,宰相巴尔塔志·帕夏率领的土军于1711年6月18日在伊萨克恰附近渡过多瑙河,并在普鲁特河左岸与克里木汗杰夫列特-基列的军队会合。彼得一世抵达雅西后,遂于6月30日派连涅将军的骑兵部队夺取布赖洛夫,并亲率主力沿普鲁特河右岸向前推进,于7月7日到达斯塔尼列什特。土耳其人乘埃别尔什捷特将军率领的俄军先头部队踌躇不前之际,在法里契附近渡过普鲁特河,迫使俄国先头部队退却。

7月8日,俄军在斯塔尼列什特以南击退土耳其鞑靼部队的进攻后,退向新斯塔尼列什特地区附近的筑垒兵营。7月9日,土耳其鞑靼骑兵部队和土耳其帝国精兵包围了兵营,并发起攻击,但未能攻下,惨败而退。这次土军损失8000人,俄军损失3000人。然而,土耳其鞑靼部队仍在数量上居优势。粮秣的严重不足使俄军处境十分危急,但土军进攻的失败也大大削弱了其战斗力。迫于这种形势,宰相同意进行和谈,结果双方达成协议。1711年7月23日签订普鲁特和约。根据和约,俄国将亚速归还土耳其;撤除塔甘罗格、傅戈罗季茨克和卡缅内河湾等要塞。土耳其答应将查理十二世驱逐出境;不妨碍俄军撤回本国。

俄军普鲁特河进军失败的原因是:对部队在地形生疏、气候炎热的情况下进行远距离进军的困难估计不足;彼得一世军队的线式战斗队形在同兵力居优势的敌人作战中显得力量有限;加之部队的粮秣和弹药供应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