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欧洲战史
11714700000038

第38章 斯摩棱斯克战争

斯摩棱斯克战争指1632俄国为收复在波兰瑞典武装干涉俄国期间被波兰侵占的斯摩棱斯克、切尔尼戈夫-谢韦尔斯卡亚地区而与波兰进行的战争。俄国企图建立一个反波兰同盟但未能成功。

在斯摩棱斯克战争中俄国统帅部的战略企图是以舍因统率的俄军主力4万人从维亚济马地区经多罗戈布日向斯摩棱斯克进发,以夺取斯摩梭斯克,解放谢韦尔斯卡亚和斯摩棱斯克地区。普罗佐罗夫斯基和纳戈伊将军的部队在两翼行动,同时必须占领斯摩棱斯克南北两面的要塞,随后同主力会合。1012月,他们攻克别拉亚、谢尔佩伊斯克、斯塔罗杜布等要塞,1633年1月,在斯摩棱斯克城下与1632年12月中旬到达那里的舍因会合。斯摩棱斯克要塞的波兰立陶宛守备部队有3000多人。2月底和3月,敌人还可能把近1000人的增援部队调往要塞。到1月底,俄军完全包围了斯摩棱斯克。1633年3月,攻城炮兵一到达,他们即对要塞实施炮击并向要塞挖掘地道。5月、6月,他们多次向要塞发起冲击,但未能攻克,便转而对要塞进行封锁。

9月,波兰国王弗拉第斯拉夫四世的部队得到扎波罗热哥萨克的加强后,前来援助被围困的守军。10月初,他们占领了多罗戈布日,并包围了舍因部队。俄国政府为解舍因军队之围,于1633年秋在莫扎伊斯克开始组建一支11.2万人的新军,由切尔卡斯基公爵和波扎尔斯基公爵统率,但到1634年3月初组建工作才结束。哥萨克农民掀起反封建运动,1632—1633年克里木军队经常不断地袭击,使俄军兵力分散到两条战线,波军的推进对俄国腹地构成了威胁,财政状况恶化,以及舍因军中疾病流行,并发生饥饿,种种原因迫使俄国政府于1633年12月就开始求和。1634年2月25日,舍因私自签订了投降书,并专门规定了俄军有权携带个人武器不受阻碍地撤离斯摩棱斯克。弗拉第斯拉夫企图以进攻莫斯科来扩大战果,但被切尔卡斯基和波扎尔斯基军队的行动阻止。

波兰人对别拉亚要塞持续两个月的围攻,最终以失败告终。波兰政府国际政治地位的下降以及财政拮据,迫其同俄国和谈。6月14日签订了波利雅诺夫卡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