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欧洲战史
11714700000034

第34章 特罗伊采围攻战

特罗伊采围攻战是指波兰瑞典武装干涉俄国期间,波兰-立陶宛联军为夺取特罗伊采-谢尔吉耶夫修道院进行的一次围攻战。此次围攻被俄守军的英勇抵抗所粉碎。

特罗伊采·谢尔吉耶夫修道院是一座从北面掩护通往莫斯科的大道的坚固要塞。它的四周是高大的石墙,上面筑有9座塔楼和许多射孔,配置火炮近90门。要塞守军约有2200—2400人。指挥要塞防卫的是多尔戈鲁科夫·罗夏将军和戈洛赫瓦斯托夫将军。为了围攻修道院,干涉军从其驻地图希诺兵营派出了萨彼加将军和利索夫斯基将军所部近1.5万人和60余门火炮。1608年10月,干涉军开始炮击要塞,并向要塞底下挖掘地道。要塞守军在被围攻的16个月内共打退了干涉军的6次总强攻,其中规模最大的是1608年1011月间的3次总强攻。守军坚持积极防御,不仅胜利地反击干涉军,而且常常主动出击,使敌受到重大损失。1608年11月9日,希波夫和斯洛巴两位农民炸塌了敌挖到修道院一塔楼下的地道,并炸毁敌在红山上的一些炮台,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从1608年11月底到次年5月,双方均未采取积极的战斗行动。在这期间,修道院守军因患坏血病及其他疾病,减12/3以上。尽管如此,守军在1609年夏季仍成功地击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1609年10月19日,热列布佐夫曾率部冲入要塞;1610年1月4日,瓦卢耶夫的队伍也曾冲入要塞进行增援。在卡利亚津和亚历山德罗夫斯卡亚斯洛博达附近战败过干涉军的斯科平·舒伊斯基的军队逼近修道院,迫使波军放弃对要塞的围攻,逃向德米特罗夫城。

特罗伊采围攻战对于俄国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战术意义,它牵制住了干涉军的大部兵力,为在俄国北方和伏尔加河流域开展民族解放运动及组建斯科平·舒伊斯基的部队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特罗伊采·谢尔吉耶夫修道院守军的英勇战斗,莫斯科与国家东北、西北地区的联系才未被完全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