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图说心理学:心理学中的知识和方法(活学版)
11712300000004

第4章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3)

“物以类聚”是我们常说的一句成语,用在亨利·詹姆斯对乔治·艾略特的评价上再合适不过了。他们二人都是著名的作家,写作是他们都热爱的事业,这使得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同一种人。而人和人之间相似性的存在,正是形成人际吸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常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异乡遇到同乡,能让人如此激动的原因,就是在同乡的身上,人们能够找到更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能是相似的生活经历、相似的生活习惯、相似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公共场合里的两个陌生人,一旦发现对方原来是自己的老乡,做的第一件事通常都是放弃普通话,改用方言和对方热烈地交谈。这个时候,方言是连接两个陌生人的纽带,也是他们之间的一大相似点。

熟悉和相似性,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个人特质也部分决定了他是否受大家的欢迎。环顾一下你的四周,那些总是受到大家欢迎的人具有什么样的特质?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但是总的来说,一个让人感觉到温暖的人更容易吸引他人。假如我们总是听到一个人在表扬我们,对我们的行为持有一个正面的评价,这个人就会让我们感到温暖,他在我们眼中就会更具吸引力。所以,那些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且加以赞美的人,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的人际吸引力加分。

7.去个体化:网络让我们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几乎每一个人都承认,网络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网络空间里,即使是一个最平凡的人,也可以在这里尽情地展示自己的个性。网络是如此迷人,同时也具有强大的破坏力,“网络暴力”这个名词的出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2007年12月29日,31岁的女子姜岩从北京一座住宅楼的24层纵身跳下,当场身亡。事后警方认定,姜岩是自杀,原因是她的丈夫和同公司的同事有了婚外情,并且要和她离婚。姜岩离世本来就是一个悲剧,但是随着她生命的消失,悲剧才真正开始。在决定自杀之前,姜岩就在自己的博客上陆续写了自己的婚姻状况,在她自杀后,姜岩的博客被网友们称做是“死亡博客”,在很短的时间里,“死亡博客”就经由几家网站的高点击率变成了当时网络上最为轰动的新闻。

看到姜岩的博客和相关评论的网友变得非常愤怒,网络上形成了一片谴责之声。在很短的时间里,这种原本基于道德层面的谴责就开始失控,演变为现实的攻击。网友们通过“人肉搜索引擎”,公布了姜岩丈夫的父母的名字和所在的单位,一些网友甚至在网站上贴出了姜岩父母家的住址以及所在小区居委会的电话。在强大的压力下,姜岩丈夫所在的单位很快作出了将姜岩丈夫及其情人开除的决定。此后,网络上的攻击彻底演变为现实中的暴力,网友们不仅追击姜岩的丈夫及其情人,而且还多次在双方父母所居住的地方和单位散发传单。一些情绪激动的网友在姜岩丈夫的父母家门口写下“无良王家,逼死贤妻”“血债血偿”等过激的语句。

最终,姜岩的丈夫一纸诉状,将大量转载此次事件的几家网站告上了法庭,认为网站侵犯了自己的隐私,从而造就了“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尽管关于网络暴力,此前已经有了著名的“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但真正进入司法程序的,这还是第一例。

时至今日,这件“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已经尘埃落定,但是对于遭到攻击的当事人来说,恐怕还是心有余悸。用油漆写在姜岩丈夫的家人门口的辱骂性语言,至今看上去还让人觉得有些后怕。有人觉得,作出这些行为的网友应该都是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的低素质人群。但是事实正好相反,很多支持姜岩并且作出过激行为的网友都受过高等教育,在网络之外的现实社会,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优秀青年。难道是网络让他们变成了与平时截然不同的人吗?

去个体化是催生网络暴力的根源。

很多在网络上参与集体行动的人都承认,网络的匿名性使得他们说起话来毫无顾忌,因为真实的身份在网络上是很难暴露的,因此,有人戏称“在网络世界中,你甚至不知道和你聊天的是人还是狗”。的确是这样,假如狗学会了打字,它完全可以在网络世界中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在姜岩的自杀事件所引起的网络暴力事件中,大多数参与“网络围剿”的网友的真实身份都是无法辨认的,而这种个人身份的模糊,正是出现去个体化现象的条件。

去个体化现象最典型的例子要属美国的三K党。这个1865年创立于美国的神秘组织是美国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恐怖组织。三K党党员的制服是白外套和套在头部的白色垂胸布罩,在这些衣着的掩饰下,即使站在你面前的是和你朝夕相处20年的朋友,你也很难认出来。从外表上看起来,只露出两只眼睛的三K党党员几乎都是一样的,他们的个人身份很模糊,甚至是不存在的。这是典型的去个体化现象,当人们处在群体当中时,尤其是淡化个人特征的群体中时,我们对规范限制就会放松,从而导致冲动行为和不良行为的增加。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白天也许表现得慈眉善目的三K党党员,夜晚就可能变成一个残杀黑人而毫不手软的暴徒。

同样的理论也适用于网络暴力。在姜岩的自杀事件中,几乎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将攻击姜岩丈夫及其家人的人称做是“愤怒的网友”或者“不理智的网友”。这样的描述方式多半是媒体无意识的行为,但是它所造成的后果却是,在“愤怒的网友”这个模糊个人身份的称呼掩护下,那些从网络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中的人,更多地作出了一些也许日后连他们自己也会认为不恰当的行为。

8.亲密关系:让我们一生纠结的情感

每个人一生的成长都要伴随着不同的亲密关系,对于刚刚出生的婴儿来说,他的世界里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对母亲的依恋;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会一度认为朋友之间的友谊是最为重要的关系;而在热恋期的情侣眼中,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身边的情侣更为重要。亲密关系和我们终生相伴,在每一个人生命将尽的时候,所挂念的也是我们亲密关系中的那些人。有的心理学家甚至断言:强烈而又普遍的建立亲密关系的欲望是我们人类的本性之一,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其实来源于我们的归属需要。

倾向于内敛文化的东方人很少愿意承认,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其实是一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并不是我们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具备的。

随着出生于第二次人口出生高峰期的孩子长大成年,我们国家已经连续几年迎来了结婚和生育的旺年。不过,在结婚浪潮一波接一波的同时,一个前所未见的名词——“恐婚症”也开始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在社会价值观日渐多元化的今天,通过自由选择找到一个伴侣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可是,还是有很多的年轻人坦率地承认,他们不愿意组建家庭,和自由的单身生活比起来,和另一个人亲密、持久地生活在一起有些叫人担心。也有一些人处理不好自己和父母的关系,为情感类谈话节目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那么,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亲密关系?

在重视其他的关系之前,我们应该先重视自己的亲密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有三个重要的因素会影响我们的亲密关系:依恋关系、公平和自我表露。其中,依恋关系是否良好是我们早年就决定了的,而公平和自我表露则直接影响我们成年后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