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开冲床的人
11711600000026

第26章 寻根团(2)

王六一便不接话,心想你大老板,站着说话不腰痛,送孩子出国留学,我现在能让他在广东上学已经很不容易了。

说说笑笑间,忽见坐着的人都站了起来,就见一位黄胖子在众人拥簇下进了宴会厅,也不知谁先鼓起了掌,王六一看毕光明也鼓起了掌,就跟着鼓掌。大家主动站成一圈,黄胖子和大家一一握手,说着感谢的话,倒也没有官架子。握完手就入席,一张大围桌,可以坐下三十余人,每个人的面前都摆好了名牌的。大家按坐就位,黄胖子坐上首,左边是楚州首富叫邹万林的,右边是毕光明。王六一的名牌在毕光明的旁边。这饭局无非是大家轮着去给市长敬酒,和市长作私下的交流。市长说邹总、毕总,我们是老朋友了,就先不敬你们,我要先敬楚州的才子。弄得王六一有点受宠若惊,慌忙站了起来。市长说你是文化名人呀,我早听说你的大名了。问王六一经常回楚州不?王六一说有几年没回了。市长说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们在座的,都是楚州的精英,是楚州的骄傲,要经常回楚州看看,你这个大作家,也要把我们楚州美好的一面向外面宣传宣传呀。

王六一居然就有些感动了,说:一定的,一定的,楚州是我的家,我的根在那里呀。

市长说:对,根在楚州。

市长显然对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和王六一喝了一杯。又举起酒杯,站起来发出了邀请,说希望各位常回家看看,回了楚州给他电话,他只要在楚州,肯定要出面接待的。有人开玩笑,说市长金口玉言,我可是清明节就要回家扫墓的,到时可要找你这父母官打秋风了。市长说:你要是回家不给我电话,我知道了倒要和你急。又有人提议,说既然市长发了话,咱们清明节组团回去,有人就高声附和了。市长说,这个提议很好,我倒希望你们组个团,把楚州在广东的精英都请回家去看看,为家乡的建设出力。最先到广东来投资的,不就是当年背井离乡在海外打拼的那些华侨么,你们这些人,在广东打拼这么多年,成功了,回到家乡投资办企业,楚州的经济,一定能够腾飞的。又对冷如风说,这件事你负责落实,争取今年清明就组团成行,参加我们市每年一度的逐鹿岭公祭。饭后冷如风就特意请王六一留下,说要马上把市长的指示落实下去,将这些老板们组织起来清明节回楚州。

王六一说:听风就是雨啊。

冷如风笑道:生意人嘛。

王六一说:说正经的,这事还是有些噱头的。不过咱们要么不弄,要弄就弄大一点,最少组织一百个老板,在清明节自驾回楚州。你想想看,一百个当年的打工仔,如今开着奔驰宝马威风凛凛衣锦还乡,绝对能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好好炒一炒,说不定能炒上央视。

冷如风的热情也高涨了起来,说:还要做一个网站,给每个老板做一个子页,链接他们的公司,还要拍一个纪录片,出一本画册。

王六一笑道:这钱谁出?

冷如风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老板不差钱。

王六一说:还有一点,咱们回家,总不能就是祭祖扫墓,人家市长希望你们回去是考察投资的,你真扫墓,人家才不理你。

冷如风道:这个自然,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牛鬼蛇神,各取所需。

两人越聊越起劲,当下把大概的想法聊了个七七八八。冷如风说,现在得给咱们这个自驾团取个响亮的名目,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也。

王六一笑道:这还不容易,一大群打工仔,奋斗二十年,如今衣锦还乡,就叫还乡团,楚州还乡团,绝对震撼人心。

冷如风说:还乡团?不行、不行,感觉跟鬼子汉奸似的。

王六一说:那就叫老板团,你们这一群,不都是老板么,大老板,小老板,不大不小的老板。

冷如风说六一你别这么刻薄不好。

王六一说:有了,咱们就叫楚州外出务工人员寻根团。

寻根团?这名字不错。

冷如风当即拍板。一天后做出寻根团的活动方案给王六一过目时,已经变成“楚州籍旅粤商人回乡投资考察文化寻根团”。

王六一说:靠,这是他妈什么名目,狗屁不通。

冷如风说:老板们不愿被人叫着外出务工人员呢。

王六一说:可事实上都是。

冷如风说:人家可是大老板,指着他们出钱的,你弄一外来务工人员寻根团,鬼才和你掺和。

王六一笑道弄成楚州商人寻根团,就没有外来务工人员有噱头了,这年头是沾上草根就好炒作的,又问,钱的问题怎么解决。

冷如风说:这个我早想好了,咱们把回乡的车队编号排队,一二三号竞投,出钱多的车排在第一位,到楚州出席活动排名也是第一位,参加宴会时,出钱最多的两位坐在领导身边,家乡电视台采访,由出钱最多的一位接受专访。

王六一说:有些想当然,人家千万富翁亿万富翁的,会在乎这个?

冷如风说:这个你就不懂了,这些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在乎的就是这个。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这样组团还乡,可不比自己一家人回去,几十辆车的车队,排第一第二和排中间末尾可是大不一样的。

王六一深不以为然。不想过了两天,冷如风对王六一说钱的事落实了,一号车由邹万林以十万竞得,二号车居然被一个叫赵有根的以八万竞得。王六一问这赵有根是谁,那天市长请客他来了么?冷如风说赵有根是个服装厂的老板,在这些老板中,论资产,排前十位都排不上的。王六一问第三号位的车是谁竞得的,冷如风说是毕光明出了五万。王六一长叹道,毕光明也未能免俗啊。冷如风说,毕总就是这种风格,他不会竞第一位的车,也绝甘掉在尾巴后面的。其他老板们,看了方案中楚州市委五套班子都要出面接待,有答应出五千的,出二千、一千的,居然就凑了三十多万。有人提议,说怕这钱被冷如风贪墨了,要成立一个小组监督每一笔钱的花销,多出来的存起来下次活动时用。寻根团的事就这样定下来了,时间定在这年清明前两天在深圳同乐关口集合出发。冷如风又拟好了详尽的方案,和楚州市府沟通,又让王六一请了广东这边的相关媒体做宣传。

王六一突然想到,此次还乡,个个都是老板,豪车衣锦,自己穷光蛋一个,车都没有,凑哪门子热闹。心中生出许多的不平来,对寻根团的事也没了兴致。冷如风问他这方案还有什么不妥之处,他只酸酸地说好,好得很,衣锦还乡嘛,我一个穷文人,就不跟着掺和啦。

冷如风如何不明白王六一的心思,笑道:六一你什么都好,就是这毛病我不喜欢,人家有钱,你有名,你看他们风光,他们也怕你瞧不起的。再说了,咱们既然叫了文化寻根团,没有你这样的文化人撑门面,那还叫什么文化寻根团。咱们这个团,少十个八个老板没什么,少了你,那就大为失色了。再说了,我还指望你回来到报纸上给忽悠一下呢。

王六一说容我再想想,又说到了那天梦见父母的事。

冷如风道:这就是了,伯父伯母托梦给你,你不回去看看能安心?

王六一说:可你们都有车,我怎么回去?

冷如风道:车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我负责安排,如果不嫌我的车差,那就坐我的。又说,你回家不用你花钱,我是要从活动经费里给你开出采访费用的。王六一听冷如风说得在理,心想不用花钱回趟家不说,还能挣点外快,何乐而不为?虽说想到要蹭别人的车回去,多少有些没面子,也顾不得这许多,便应承了下来。这些事都忙得七七八八,王六一想,该去看看马有贵了,也不知他现在病情如何。便买了些水果,直接去了马有贵的租屋。

马有贵的租屋在这城市的一处城中村,这里密密麻麻都是亲嘴楼,马有贵住的那一片,百分之八十的租户来自楚州,他们多在附近的工厂打工,因老乡们住在一起,就把这里的城中村变成了楚州的一个村,走在村里,入耳皆是乡音,这些老乡们,平时在工厂里老老实实打工,下班后的娱乐,除了打麻将,就是赌香港的外围六合彩,倒也过得怡然自乐,直把他乡作故乡,并不像有些书斋里的人想当然的那样,认为这些打工仔打工妹们每日里觉得生活水深火热苦不堪言,自道自己是底层是什么层的。

马有贵身体不好,为进出方便,租住在一楼。两个月前,他老婆帮他拿了些塑料花在家里组装,这事不怎么费力,虽说一天下来做不了几块钱,总比一分不挣吃老本强。两个月前,王六一来看过马有贵,当时就觉得,马有贵的身体是越来越差了,给他端一把椅子,说多几句话都喘不过气来,嗓子里像装了一架风箱,一说话就“呵喽呵喽”直拉风。劝马有贵去看医生,马有贵说舍不得钱。说物价涨得这么快,这二十万搁银行不花,一年下来都瘦去几千块了,哪还舍得花钱去看病。

刚下过雨,巷子里积了一汪污水,水中隔尺许扔着一块红砖,王六一就在巷子外面喊马有贵,没有人应,踮脚跳上红砖,伸开双臂一路蜻蜓点水到了马有贵的门前。门半开着,王六一便喊马有贵,听见屋里传来“呵喽呵喽”的声音。推开门,一股中药味夹着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屋里的灯亮了,马有贵赤背睡在床上,见是王六一,支撑了半个身子,费力坐了起来,说:六一来了,每次来都带水果,真的是过意不去。

王六一说:乡里乡亲的,一点水果算啥。

问:病好些了没有?

这话是明知故问,看马有贵这样子,病只会一日日的沉重,哪里会好。马有贵苦着脸,说在吃中药,吃了几服,倒有些好转的迹象。两人说了一会儿闲话,王六一问现在拿塑料花在家里做了?马有贵说不做了,在研究《码报》呢,这玩意来钱快。说着,从床头摸出一沓《黄大仙救世报》,《白小姐透码》,请王六一帮助参详。原来这里的说法,在香港每一期六合彩开出之前,这些《码报》上都会画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图画,写一些半通不通的暗语,这些打工者们,得空了就琢磨着其中的玄机,往往是,蒙中了的时候没有下注,或是才下一注、两注,下次横了心下大注时又蒙错了。等得开出奖来,再回头琢磨《码报》,直骂自己是猪脑子,这么简单的暗语都没有弄懂。却不知,这些所谓的暗语皆是而非,猜什么都能说得通的。

王六一说:这是赌博,十赌九输呀。

马有贵说:也不一定,只要懂《码报》,是能发财的。马牙子你记得不,就是我们村六组的,他不也在这里打工吗,前天赢了五万块。

王六一道: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人家输钱的时候你没见到。

也不想多责怪马有贵了,又说清明节要随了寻根团回家的,问马有贵有没有什么事要让他回去帮着办。

马有贵说:什么寻根团?

王六一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马有贵神情黯然道:都是打工,人家怎么挣那么多钱?!又说,也没有什么,帮忙去看一看我爹,问一声好就是。王六一答应了,见马有贵似有些累,说了会话,又叮嘱了注意身体,叮嘱了不要去赌码,那东西害人,又叮嘱了有什么困难就打电话,然后告辞。离开马有贵的家,王六一在老板们那里寻来的自卑与不满早飞到了九霄云外。

临要回楚州的前二天,马有贵打来电话,说自那天听说寻根团的事后,特别想回家看看,问王六一能不能跟那些老板说说,让他搭顺风车回家。又说他这身体今年不回去,怕是再也回不去看一眼家,看一眼他的老父亲了。说罢竟在电话那边哽咽起来。王六一说这事他会尽力,但做不了主,他自己都要蹭车回家的。放下电话,心想这事不好办,虽说都是乡里乡亲,可时位之移人也,这些个老板,有谁愿意捎带上这么个病壳子?给冷如风电话,把马有贵的想法对冷如风说了。冷如风说他问问看,实在不行就坐他的车,怎么说也是乡亲一场,人家有难了,举手之劳,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不知马有贵的病到底如何,要是在半路发病或是死在路上那就麻烦了。

王六一说:我看他这病,就是“呵喽呵喽”的听着难受,不能下气力,死在路上还是不至于的。

冷如风说那就这样说定了,只是他的车是中华,空间比较小,得挤一挤了,要是有老板们的大车愿载他,那是最好不过的。冷如风让王六一等他的消息。半个小时后,冷如风打来电话,说事情搞掂了,张总的车上,就坐他儿子和他老婆,张总开车,可以让马有贵坐前面。这张总,王六一也是一块儿喝过两次酒的,是个实诚人,让马有贵坐他的车,王六一放心。把这消息告诉马有贵,马有贵激动得又呵喽了半天。

出发那天,马有贵坐张总的车,王六一本来是打算坐冷如风的车,不想冷如风又叫了摄影记者,记者要坐他的车好一路录像,联系好了让王六一坐毕光明的车。王六一心里多少有些不快,毕竟和毕光明只是一面之缘。最主要的,坐毕光明的车,心里多少有些自卑。说好王六一打的去同乐关和大家汇合,然后再坐毕光明的车,不想那天清晨,王六一刚起床,就接到毕光明的电话,说他已到了王六一家的小区门口。

王六一说:不是说好去同乐关汇合吗?

毕光明说:我起得早,反正去那么早也是等大家,就来接你。

王六一说那你等我一会儿,我还没有洗脸呢。毕光明说不急,还有时间,你慢慢收拾吧。王六一的行李,妻昨晚就帮他收拾好了的,也就是几件换洗的衣服,还有几本王六一这两年出的书。听说毕光明在楼下等,妻就催王六一动作快点,王六一却慢腾腾地洗漱后,又在沙发上坐着磨蹭不走。妻说你怎么啦,人家等你老半天了。王六一看看时间,说让他再等十分钟吧。妻白了他一眼,说你这人真虚伪。不想这词戳到了王六一的痛处,突然作色道:有钱就了不起?妻知王六一素来如此,也不理他,说你爱去不去,你磨蹭一个小时都行。说罢回房关门睡觉。王六一气得在屋里转了几个圈,看看时间,毕光明等了他足有半小时了,这才提包出门。远远看见毕光明站在车旁,见王六一出来,几步过来要帮王六一拎包。王六一说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毕光明说,没事没事。抢了王六一的包,放在车的后备箱里。又给王六一开了车门,才绕过去坐到驾驶位,对身后的一位女子说,这位就是我对你说起的王作家。毕光明又介绍那女子,说这是他妻子刘梅。又介绍了另一个小伙子,是他的司机。毕光明说,回去一千多公里,得两个人换着开。王六一说,不好意思得很,坐你们的车,打扰你们了。毕光明说,说哪里话,我昨天对刘梅说明天有个作家要坐我们的车,刘梅还说我吹牛呢,你能坐我的车,是给我面子。听毕光明说得诚恳,王六一心中的不快,至此烟消云散,倒为自己刚才在家里故意磨蹭而脸红了。

到同乐关时,大多数人都到了。冷如风手里拿着个喇叭,张罗着给新来的车贴上印有“楚州籍旅粤商人投资考察文化寻根团”字样的不干胶,又给车前的挡风玻璃上贴上了车号,毕光明的车上,贴了个3。又给每位成员发了一顶印有“楚州籍旅粤商人投资考察文化寻根团”字样的太阳帽。又张罗着,让所有的车按车号排成队。王六一关心着马有贵,找到了张老板的车,见马有贵一脸喜色的坐在车里,头上也戴了顶寻根团的帽子。问马有贵身体吃得消不,吃不消就说一声。马有贵说没事,一听说要回家,病就好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