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掌故(中国文化史丛书)
11685000000206

第206章 霍筠巧遇姻缘

很久以前,北京大兴县有一位霍医生专治疮疾。他有三个儿子,霍莨、霍筠、霍筦。三个儿子都聪明伶俐,特别是霍筠,更是才智超群。他在医治外伤之余,还喜欢读些其他方面的书。父亲认为他这是违背家规,常常责骂他。幸亏有位姓姚的老先生常来劝勉他,霍筠才有可能攻读举业。

几年后霍医生病故,霍莨、霍筦各自行医,都生活得很好,只有霍筠不会独立谋生,过得一天不如一天。

眼看科举考试的日子临近了,但霍筠没有钱乘坐马车,只好走着去通州(今北京市通县),一位老仆随从。启程那天出发晚了些,刚走了二十里路太阳便落了。正愁没处住店时,忽然发现林中有火光向这边移动,等来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个气喘吁吁的老太太跑来。老仆拦住她问:“此地可有能借宿的人家?”老太太不耐烦地说:“我有急事要找外科医生,哪有工夫管你们什么借宿的事?”霍筠听了急忙对她说:“我就懂外科,你为什么不请我呢?”老太婆问:“先生您如此年轻,不知已娶妻了没有?”霍筠说:“还没有呢。”听了这个回答,老太太高兴地请他们一起往家走。

霍筠边走边想:“这老太婆为什么问我娶妻了没有,这和治外伤有什么关系?”正想着,已经来到一座庄院前。这座庄院很壮观,像是一个官宦人家。老太太让他们先等在门口,她进去禀报老夫人。不一会儿,老太太领着几十个婢女快步迎出来说:“老夫人有请!”他们二人便跟着老太太走进宅院,过了十几间屋子才到上房。而这时,夫人早已在客厅等候着了。夫人看上去约有三十多岁,珠光宝气,艳丽夺目。在与霍筠见礼之后,询问了他的姓名、年龄以及婚姻情况,霍筠如实相告。夫人听后脸上显出喜悦的神色,她让婢女退下后对霍筠说:“我姓符,原籍在河南,现在此处寄居。我孀居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名叫宜春,今年十七岁,尚未论及婚嫁。这几天她忽然在阴处患疮疾,不方便让人医治。我与小女商量,要为她找一位才貌双全的年少医生,治好病后将小女许配给他。你正适合,只是不知医术怎样?”霍筠急切想找个住宿的地方,一听此话自然愿意。

夫人这时便让人叫蕊儿给小姐传话,自己则拉着霍筠的手往女儿房间走去。走过了大大小小许多房间回廊,才来到小姐的闺房。掀起门帘一看,一位美貌的少女正盖着锦被躺在床上。夫人对女儿说:“这位先生是个好医生,你看行吗?”少女羞涩地看了一眼霍筠说:“全凭娘做主。”夫人便回头对霍筠说:“先生请诊病吧,我先离开一会儿。”少女不好意思掀开被,在蕊儿的再三催促下才斜躺向里面,用衣袖遮住面孔,让霍筠医治。霍筠坐到床边,慢慢揭开被子,见她的阴处用一块红绸布遮着,疮疥有铜钱般大小。看完后,霍筠给她盖上被子,侧身下了床。夫人将他请到书房,那书房陈设雅致,真是读书的好地方。霍筠示意让婢女退下,并请夫人先走开,而自己在书房里,砸碎扇上所系的紫金锭,用砚水调好,带进闺房对夫人说:“此药忌女人手,必须我亲自敷上才行。”夫人说:“随你的便吧,只要能治好病就行。”霍筠再次掀开锦被,用手抚摸着少女的臀部,小心翼翼地为她敷药。少女笑着没有说话。

几天以后,宜春阴部的疮疥全好了。夫人设宴款待霍筠,并向他敬酒道:“对小女来说,你真是上天派来的。”于是,夫人命人收拾布置新房,择吉日完婚。婚后一个月,霍筠想回家。夫人说:“这荒郊野外实在不适合居住。我在京城的阜城门外有一处旧宅院,咱们可以搬到那里居住。”霍筠便随她们搬到了阜城门。搬家时,他发现这母女俩的值钱东西实在多得很。而那旧居也是雕梁画栋,俨然一个豪贵人家。

在阜城门住了几年之后,宜春生了一儿一女,霍筠很得意。可是,忽然有一天晚上,宜春哭着对他说:“我们的夙缘已尽,明天就要分别了。40年以后我们再相见!”第二天天亮,二人手拉手走出房门,都伤痛欲绝。这时,门口已经停着一辆小牛车,看上去很小,可夫人和宜春以及蕊儿等十几名婢女都坐上去也不显得窄小。转瞬间牛车就不见了,而宜春的哭声还仿佛在耳边。

后来霍筠参加科举考试中榜,被任命为某县县尹。只是不知道四十年后相约再见的事会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