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军队必须要采用密集的纵深队形,为了尽量弥补这一队形的缺陷,可以在军队的侧翼部署纵列行军的营,两翼的队伍就像是一层保护伞,当敌人向部队侧翼进攻的时候,外层的军队可以抵御敌军,而在中间行军的主力部队也可以在这样的紧急情况中继续行进。侧翼的营可以掩护纵队,并可从正面抵御敌人,因此纵队可以在受到敌人干扰的时候顺利到达指定目标地点。如果没有侧翼军队的保护,纵队中的大批迟滞兵力,在遭遇敌人交叉火力的时候,不但不能进行适当的还击,还会在处于劣势的时候逐渐乱了阵脚,最终将会面临被击溃的危险。英国的纵队就曾在丰特努阿遭遇了这样的困境,当时的英军遭到突然攻击,乱成一团。如果不能找到化解危机的办法,陷入这样境地的军队很有可能像麦克唐纳的方阵一样被保罗·埃米利乌斯的军队彻底击败。
按照方阵部署的军队在对付骑兵或机动性较强的军队的时候是一种比较有利的队形。但是在此之前的方阵规模都太大,现在军事领域公认的理论是:一个团的兵力组成的方阵最适合防御作战,而一个营的兵力组成的方阵在进攻作战中比较有优势。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指挥官可以将军队部署成正方形或长方形,以使作战部队有相对较宽的正面,而且还要在敌人可能出现的方向部署较强的火力(见附图Ⅴ第8图、第9图)。三个营建制的团比较容易部署成长方形方阵,只是需要把位于中央位置的营一分为二,一半的兵力向左靠拢,而另一半兵力向右靠拢。
在土耳其战争中,交战的各方都采用了方阵队形,这是因为作战地点是平坦而广阔的比萨拉比亚、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平原,这样的地形十分适合部署方阵队形。另外,土耳其人拥有大量的骑兵,可以在方阵队形中发挥机动优势。如果作战地点换在巴尔干地区,那里多山地和丘陵,方阵的作战优势肯定发挥不出来,而如果土耳其的封建骑兵早已经换成了欧洲体制的军队,那么这场战斗中的方阵队形也不会出现得如此频繁。如果
情况真的是假设的那样,那么俄国的步兵必将在鲁米利亚地区充分发挥出
自己的优势。
总之,如果敌方不具备骑兵优势,或者战斗发生在非常容易实施对敌强击的平坦地形中,那么以团或营为基本作战单位的方阵就能在战斗中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在长方形方阵中,主力部队是八个由分连组成的营,其中三个分连是方阵前沿,三个分连是方阵后沿;一个分连位于左侧,一个分连位于右侧。按照这样部署形式组成的方阵,比同样兵力组成的线式队形有更强大的冲击力。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方阵的总体作战效果还是没有我们在上文中提及的强攻纵队理想,但与展开成线式队形的营相比,方阵具有稳固可靠的优点,而且具备更强大的冲击能力,在摧毁敌兵的冲击行动中也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对于以上几种不同的作战部署,我们很难就哪一种最好、哪一种最差这类问题给出明确的答案。没有一种规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同样道理,也没有一种作战部署是完全能够适应各种作战环境的。但是有这样一个总体规则是毋庸置疑的,即在进攻作战中,机动性、稳定性和攻击性突出的部署是最好的,而在防御作战中,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同时尽可能强的火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确定了上述基本规则的同时,我们还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在纵队部署的军队中,一支足够优秀和勇猛的进攻部队,如果不开枪射击,在面对一支展开成线式队形,拥有两万发子弹,可在五分钟内连续发射二千至三千发枪弹的部队时,究竟能坚持多长时间。在以往的一次战争中,俄国、法国、普鲁士的纵队就常常一弹不发,凭借在刺刀战中的绝对优势占领敌人的阵地。在这样的战斗中,强攻部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然军队在强攻作战中对自身的信心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在塔拉韦拉、布萨科、富恩特一德奥诺罗、阿尔伯埃拉等地的交战中,采用这种作战方式的部队在面对拥有强大火力和镇定作战风格的英国步兵的时候,就再也没能取得预期的胜利,在滑铁卢战役中,法军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但我们不能因为有这样的问题,就断定浅近队形和火力才是最有利的。在上述的多次战例中,如果法军的部署正像我多次看到的那样,过分注重纵深部署,致使兵力集中在一起,那么由多个展开的营所组成的庞大纵队,
在敌人的围攻下,遭遇了我们在上文中说到的那种厄运,那么也是不足为
奇的。但是如果纵队中的每个营都组成单独的强攻纵队,并按统一指令向中央靠拢的话,这样一支纵队还会有上面那样的悲惨结局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要判断浅近队形和火力相对于半深远队形的优势,就必须时刻掌握敌方由营编成的强攻纵队对我方展开的线式运动(见附图Ⅴ第6图),并精确推断敌方强攻纵队对我方部队直接冲击后可能引起的各种变化。至少我个人亲身参加过的所有战斗中,这样的小型纵队是经常取胜的。
如果我方部队为了冲击敌方阵地而向前推进的时候,是否可以采取另外一种队形呢?我方部队是不是可以以线式队形接近敌方阵地以发挥这种队形的强大火力优势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任何一个人可能都无法给出肯定的答案。如果说为了攻占一处防守非常严密的阵地而投入二三十个营的兵力,并将这些兵力部署成线式队形,以纵列或分连为基本单位实施射击,那么这些部队很有可能会在敌人阵地前面成为松散的“靶子”,敌人的猛烈火力会让这些战士在阵地前乱作一团,如果是这样,不要说攻占这处阵地,恐怕这支部队都冲不到阵地的前沿。
结论很明显:
(1)在进攻的战斗中,深远的队形有被击溃的危险,而半深远的队形则具备相对较高的优越性。
(2)由营编成的强攻纵队在阵地攻坚战中是比较理想的队形,但是应该注意尽可能地缩小每个强攻纵队的纵深,以便在必要的时候集中部队发挥强大的火力优势。另外,为做周全考虑,部队中应部署大量散兵掩护这些纵队,并在必要的时候派出骑兵支援这些纵队。
(3)在防御的战斗中,第一线展开成线式队形、第二线集中成纵队队形的部署具有相对较高的优越性。
(4)作战队形的应用在作战中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军队的指挥官只有在合适的时候用合适的兵力才能充分发挥这两种作战队形的优势,这一观点我在本书中关于主动性的问题中已经指出过。
的确,在本书问世以来的一段时间内,在消灭人的艺术中又有了很多新的发明,这是因为在攻击作战中不断有新的战法被发现,这对作战是一种完善。但是,教训是在经历过困难之后才会深刻领会的,我们无法凭空
预测出来,就像在火箭炮、什拉普奈尔或布尔曼榴霰弹、彼尔金斯枪出现
之前,没人知道它们会有如此大的威力。但是,就我本人来讲,我很难再想出有什么队形可以比营纵队更适合于步兵攻击阵地的战斗。或许,要想充分发挥线式队形的火力优势,而又不出现上述的危险,我们可以考虑再次启用十五世纪的头盔和盔甲,并将其配发给步兵。如果真的到了一定要重新使用这种作战队形的地步,那么在攻击作战中也可以考虑找出一种比拉长战线更合适的方法,或许可以用分连作为侧翼保证采用这种战斗队形的军队能够顺利行进。但是,这样的计划,在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利用我方缺点将我方击溃的敌人面前实施起来,还是有很大难度的。总之,还是归结到我之前提出的理论,无论战斗多么复杂,一个经验丰富而又颇具战斗天赋的指挥官是可以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和地形特点找到最适合的解决办法,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两种作战队形的。
作战经验已经向我们证明,如何选择适合作战实际情况的部署形式是战术上的最大难题之一,但是我也深刻地体会到,如果想要找到单独的一种绝对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那是绝对没有可能的。因为战场情况千变万化,万能的办法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首先,不同地区的地形特点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决定了,世界范围内的战争所发生的地点都会有各不相同的地形条件。在平坦的地区,即使是二十万人组成的线式队形也能够灵活运动,例如法国的香槟地区;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即使是由十个营组成的一个师这样一支小型部队,也未必能顺利展开,例如意大利、瑞士、莱茵河谷、半个匈牙利。另外,一支军队在日常训练中对机动性的重视程度、装备特点和军队构成人员的特点等要素,也会对作战部署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俄国步兵向来以军纪严明著称,而且各种机动性训练要求十分严格。与其他很多国家的军队相比,俄国军队即使以比较长的线式队形运动,也能做到行动统一,井然有序,所以俄国军队如果利用自己的这一特点部署出来的作战队形,法国军队或普鲁士军队,恐怕是无论如何也模仿不了的。虽然经验再次证明,只要付诸行动,所有事情都是有可能办成的,但我本人并不是这种观点的正统支持者,我只认为各国的军队都会有独具本国特色的体系或部署形式。
如果要尽可能解决上述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首先解决如下问题:
(1)在敌人视界内和射程外的最好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2)发动突然冲击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3)最好的防御战斗队形是什么?
无论以上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在军队的日常生活中加入如下训练都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1)由营组成的纵队向中央运动,在火枪有效射程允许的范围内展开成一线,或者在突发情况中直接以纵队队形向敌人发动进攻。
(2)以每线上八或十个营的部署开展线式队形运动训练。
(3)营展开成正方形队形运动的训练,这种队形可以是断续的线式队形,这比连续的线式队形运动起来更快速。
(4)一个分连一个分连地绕侧翼前进。
(5)多个小方阵按照线式或正方形队形前进。
(6)正面和后面部队调换位置进行上述训练。
(7)分连纵队在全距离进行变换正面训练,以达到不展开面即可变换队形的效果,这一方式比变换正面和其他方式更易于实施,而且受地形条件限制的程度比较小。
在部队的行进运动中,如果不出现偶然的危险情况,以分连为单位的侧敌行军是一种简单而快速的方法。如果地形平坦,这种运动方式最容易取得成功,而在崎岖不平的山地行军,这种方式也是比较方便的。只是这种行军方式使战斗线变得分散,一旦遇到危险情况,重新集结兵力将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如果士兵能在训练中逐渐习惯这种运动方式,再配合向导和旗手严密指挥,那么军队在采取这种行进方式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混乱的迹象。只是这种做法唯一的风险就是分散的分连如果遭到敌军骑兵的猛烈冲击便会溃不成军。我并不否认这种危险的存在,但只要增加巡逻兵仔细地侦查敌军的动向和敌军骑兵的活动范围,或在与敌方部队距离过近的时候放弃使用这种行进方式,便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种危险情况的出现。一旦敌人的部队向我方接近,战斗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改变队形,这个时间与一个排的士兵跑步变成一线的时间大致相等。但是,即使准备好了所有应急预案,我们都不能忘记,这些机动手段都只能用于那些军纪严明、
训练有素的军队,绝不要在民兵和新兵中冒险使用这种机动方式。到目前
为止,我个人从未亲眼看到任何军队曾在敌人面前进行过这类机动,但是我看到过某一军队为了变换正面而采取的机动确实是成功了。为了增加实际作战能力,不妨在夏季的大规模演习中试一试这种机动方式。
也有人曾经试验过以各营展开成正方形的横队运动,我也曾亲眼所见,而这些运动确实非常顺利,可是密集的或连续的横队运动很少有军队能够完成,尤其是法国军队几乎没有过成功展开成横队的经历。对于这样的队形,有人曾经有过这样的担心,这些正方形的部队在运动过程中,如果突然遭到敌军骑兵的突然进攻,将会陷入非常混乱的境地中。但是,我要说的是,这种形式在运动开始时会显得十分顺畅,甚至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加快运动速度,而且正方形军队中第二梯队的士兵可以在交战前就与第一梯队的士兵同时进入战斗位置。况且,如果多个正方形军队相隔比较近,组成战斗线将不会是苦难的事。但是绝不要大意,这些正方形部队绝不应形成两线,而只应形成一线,以保证军队能够充分发挥作战实力。不过,为了避免军队在变换成连续横队的时候出现混乱的局面,可以把一线分成若干相隔开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