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制攻击
在一个战局过程中,一支军队或许要组成一些支队,为的是能够执行某些任务。这些支队对整个战局的成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战争中建立一些这样的支队就成了非常重要也是特别微妙的问题。
很显然,如果一个支队能够在恰当的时候,在需要的时候得以派出,就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反之,就会遇到很大的危险。腓特烈大帝甚至将那种善于建立支队,然后乘虚将敌人歼灭的人视为最主要的将才之一。
但是如果派出的支队比较多,那么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不利结果,所以有很多人认为派出支队没有太大的必要。可如果总是将军队集中在一起,当然会令人感到安全和高兴得多。不过这在实际上根本行不通,所以一旦为了达到预期作战目的而必须派出支队时,就应该果断地派出支队。只不过应该尽可能少地派出这种支队。
一般而言,这种支队有以下几种类型:
(1)派到远离我军主力作战地区的某些要点进行钳制攻击的支队,这主要是由几个军的大支队组成。
(2)为主力作战地区组成的大支队,它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掩护作战地区的要点,担任围攻军,对次要基地进行警示,对受到威胁的作战线进行防守。
(3)为了直接配合主力预定行动,直接与敌接触的作战正面组成的大支队。
(4)为了能够对某些据点进行突然袭击,可以在一定距离上向前派出小支队,这些对据点的攻占将会对战局产生非常有利的影响。
在我的观点中,钳制攻击并非是在主战场上的一种军事行动,而是在
战区边缘采取的一种辅助行动。或许有人认为这是获得胜利的不二法门,但实际上这种钳制攻击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切实可行:
(1)被派出的这个军队,它们的位置距离比较远,不能够在其他地方运用的时候;
(2)被派出的这个军能够获得当地人民的支持——这当然不是军事方面的而主要是政治方面的。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英俄军队对荷兰的远征,以及卡尔大公的远征对1799年底联军整个战争都造成了致命的影响,这一点我们已经在里提到了,现在还让人有很深的印象。
1805年,拿破仑对那不勒斯和汉诺威进行了占领。当时的联军决定用英俄军队,将他赶出意大利,并且利用英俄和瑞典的军队,将其驱逐出汉诺威。为了能够实现这两个离心远征,联军当时派出的兵力一共有近六万人。不过就在联军向欧洲的两端分别集中的时候,拿破仑此时却发布了一个命令,让他的部队完全撤出那不勒斯和汉诺威,圣西尔与马塞纳在弗留尔会合。贝尔纳多特在从汉诺威离开后,开始积极参加乌尔姆和奥斯特利茨之战。他们获得了让人震惊的胜利,拿破仑没费一点力气就再次占领了那不勒斯和汉诺威。以上就是两个钳制攻击失败的战例。下面我们再举个战例,来说明一下钳制攻击有利的一面。
1793年,法国内战的时候,如果联军能派出一个由富有战斗经验的部队组成的两万人的支队,在旺代登陆,那么它们一定会取得比大量部队在土伦、莱茵河上和比利时境内那样无效地作战更大的战果。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钳制攻击不仅可能有益,还有可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不管远距离钳制攻击和轻装部队如何,我们都应该经常使用大支队在主力部队的作战地区内作战。
就算是使用这种大独立支队执行辅助任务的时候有些不恰当,那也会比对钳制攻击使用不当的危险性更大。不过我们必须承认,使用这种大独立支队执行辅助任务一般都是有利的,并且很多时候都是完全有必要的。
我们可以将这种大支队分成永久性的军和临时派出的独立军两类。第一类有的时候必须建立在跟主力作战线相反的方向,并且在整个战局中都是这个方向。第二类主要是用来对某个战役施加有利的影响。
在第一类支队中,我们首先要知道的就是独立部队,它的主要任务我
们已经在之前提到过,要么是用来组成战略预备队,要么是用来掩护有遭敌人突击的危险的作战线和退却线。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就在俄军想要越过巴尔干山脉作战的时候,它一定会留下来一部分兵力,其目的在于监视舒姆拉、鲁什丘克和多瑙河谷地。我们可以看出多瑙河谷地的方向与俄军的作战线是彼此垂直的。这个时候,就算取得的成功再大,也一定要留下相当数量的兵力,用来对付久尔杰夫或克拉约瓦,甚至还有可能用在河右岸对付鲁什丘克。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某些情况下有一个双重的战略正面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时候派出一个拥有一定数量兵力的支队,目的是应付留在后方的部分敌军。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当法军渡过阿迪杰河后所欲保持的蒂罗尔和弗留尔双重战略正面,也是这种情况。在当时,法军不管采取哪一种方向进行突然袭击,都必须向另一方面派出一支能抵抗敌军的相当数量的兵力,不然所有的交通线就有可能会被敌人切断。第三个例子是西班牙的边境,它使得西班牙有了一个双重战略正面的方便:正面主要用来掩护直通马德里的道路,另外一个正面主要是以萨拉戈萨或加里西亚为基地。不管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方向,都必须在另外一个面留下一个支队,并且它的兵力要跟敌人的兵力相当。
这个问题说明,当进行决定性突击的时候,战场越大,对留下来担负监视任务的这支支队越有利。
关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证明,是拿破仑在1797年战局中所提供的。当时的拿破仑正在向诺里克阿尔卑斯山移动,他没有办法必须在阿迪杰河河谷留下一万五千人的一个军,这样做的目的是钳制蒂罗尔,不过就是承担着退却线在短期内遭受袭击的危险,他宁可抽调这支兵力协助主力作战,也不愿把他的军队分成两个部分,害怕被敌人各个击破。他深信,只要兵力集中,就一定会取得胜利。因此他估计,当自己的兵力集中之后,敌人支队对交通线的暂时占领,并不会有其他的危险。
建立大型快速临时支队有以下目的:
(1)对敌人的作战线造成威胁,逼迫敌人退却或者掩护自己的作战线;
(2)保障自己的增援部队顺利集结,或者截击敌军一部,不让它跟主力会合;
(3)对敌军的大部分兵力进行监视和钳制,与此同时对敌军的另一部分兵力进行突然袭击;
(4)敌人的运输给养部队对围攻能否持续和战略行动的取胜具有重大的关系,因此对敌人运输给养弹药的大型车队的阻断能够很好地掩护自己的供应车队到达目的地;
(5)声东击西,诱使敌人向你希望的方向运动,这样就能够保障在另一个方向上的作战取得胜利;
(6)在对敌人的一个或很多个大要塞发动进攻的时候,要首先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堵截,或者是围困;
(7)如果敌人已经开始退却,那就可以在他们的交通线上攻占一个重要的据点。
当然,就算上述目标的达成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还有一些次要目标需要达到。因此,应绝对避免派出过多的支队,一旦兵力分散,就会遭到失败,这也是兵家之大忌。
我们在这里举出几个例子,想要证明它们的成败得失,有时取决于时机,有时决定于指挥官的天才,不过更多的时候是决定于执行上是否错误。我们都知道,彼得大帝曾用一个加强军,将莱文豪普特指挥的驶向查理十二世的一个庞大车队给干掉了,并点燃了歼灭査理十二世的导火索。大家肯定不会忘记,维拉尔曾在徳南附近击败了阿尔贝马尔大公指挥的那支强大的军队。
就在腓特烈围攻奥尔米茨的时候,结果他的供应纵队被劳东完全消灭,这位国王也就没有办法放弃摩拉维亚。1760年弗凯支队在兰茨胡特跟1759年芬克支队在马克桑的命运相同。他们的战例证明,要想避免派遣支队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并且派遣支队也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相对而言,比较近的时代,旺代在库尔姆的惨败,应该就是一个血的教训,它告诫人们不能够太过冒失地使用兵力。然而有一点必须承认,这次机动是经过认真思考的。错就错在派出这支支队,却没有及时地进行支援,然而这一点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可以说,芬克的支队,几乎是在一个地点,因为同样的原因在马克桑附近被歼灭。
不过说到主力作战地区内采取钳制攻击进行佯攻,如果能够做到迫使
敌人将注意力集中在我军想要的一个点上,同时又能够让我军在另外一个点上集中注意力,并且按照注意力进行佯攻,那这样的钳制攻击就会非常有效。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够让诱敌的支队跟敌人发生真正的战斗,还应该将其在最短的时间内用于交战的部队。这一点必须值得注意。下面我们就会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件事情。
1800年,莫罗为了欺骗克赖,使其不能发觉自己的真正行军方向,曾派自己的左翼部队由克尔向拉什塔特进发,而自己则率主力直指斯托卡赫。结果,他的左翼部队在预定的地点出现了一下之后,即经布里兹高地区的弗里堡返回主力的中心位置。
1805年,拿破仑在攻占了维也纳之后,立即派出贝尔纳多特军向伊格劳进发,他的目的是为了引起波西米亚的恐惧,然后将在那里集结的费迪南德大公的军队瓦解掉。不过在另一方面,他还派出达武斯特军向普赖斯堡进攻,对匈牙利进行威逼。但是他又将这些兵力调回到了布尔诺,因为他想要这些军队能够参加决定整个战局命运的主要突击。因为事先采取了非常好的机动,结果这次战争大获全胜。这种行动并没有对战争艺术原理有所违背,对这些原理进行很好地运用,恰恰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上述的情况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类情况常常是多变的,因为不大可能事先拟定出一些绝对准则的计划来,这一类行动的成功还受到了许多难以摸索的特殊性问题的影响。不过这需要将帅的才能和判断力,只有他们能决定是不是应该冒险派出一支在这方面能力比较突出的支队。我在之前已经说过,要尽可能少地派遣支队;就算派遣了,只要他们的任务一完成,就应该立即调回来。如果能够对支队的指挥官给予非常详细而又正确的指示,就能够弥补支队的不足,这也是参谋长的最大才能所在。
有一个方法可以很好地运用到支队中,以避免它的惨败。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够忽视符合战术的任何措施:想要增强支队的力量,就需要借助良好的阵地,不过需要牢固记住的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避免这支军队跟实力悬殊的敌军苦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全速运动最能保障支队的安全。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支队才应定下不胜宁死的决心,要么去攻占某个阵地,要么去守住某个指定的阵地。
无论如何,其中有一点是不能够争辩的,就是在所有的假设中,战术
和野战筑城对大支队和主力部队一样适用。
我们已经在所有的有益的支队中,谈论过用于实施奇袭的小型支队。我们就举出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1828年,俄军为了夺取布尔加斯湾锡济波利而实施了奇袭战术。这个地方工事非常薄弱,守军只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占领防御。如果能够成功地夺占该地,那就能够在巴尔干外围得到一个依托点,可以预先越过这个山脉的主力东队构筑仓库。如果没能成功地攻占该地,那也不会让这支小支队陷入任何困难的境地,因为它可以乘船撤退。
同样是在1796年的战局中,奥军为了能够攻占克尔,并且趁莫罗从巴伐利亚返回的时候将那个桥梁破坏掉,只要不失利,一定能够取得非常大的战果。
只要采取这种行动,风险很小,收益却很大,也不会对主力造成任何损害。所以这种行动经常受到称赞。
那些被派往敌人作战地区中的轻装部队也属于这一范畴。这样派出几百名骑兵,虽然有点冒险,但是绝对不会给我军造成严重损失,还能够让敌人蒙受不小的损失。在1807年、1812年和1813年,拿破仑曾经被俄军派出的小型支队给造成了严重障碍,好几次他的命令被截获,全部交通线被切断,以致屡次遭受失败。
必须任用那些智勇双全的军官,还有那些闻名的游击战士来应对这一类的作战。一个真正的无名英雄,他会尽可能地给敌人造成严重损失,同时不让自己受到一点损失。如果能够有机会实施有利的突击,那一定要拼命向敌人进行猛烈的冲击。不过为了避免任何不必要的风险,关于那些游击队战士而言,灵活与机智是一定要具备的素质,并且这要比有理智的勇气更加需要。对于其他的问题,我会在《论大规模军事行动》关于轻骑兵的论述中涉及。
渡河
如果我军面前有一条小河,河上已经有了可供渡河的桥梁,或者是在河上架桥比较容易,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渡河与高级战术以及战略问题就毫无关联了。不过,如果我军想要渡过的河是类似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奥得河、波河、维斯瓦河、因河或者提契诺河等较大的河流的话,渡河问题就成了值得我们详加研究的问题了。
架桥是一种艺术,也是工兵和舟桥部队的专业知识。我们不从这方面入手来研究渡河问题,而是将渡河作为一种攻击军事阵地和实施军事机动来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