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代状元(中国文化史丛书)
11601800000250

第250章 杨慎

杨慎,祖籍庐凌,徙居四川新都,字用修,号升庵。生于明弘治元年(1488),卒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明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状元。

杨慎是大学士杨廷和之子。自幼警敏,人称“神童”。十一岁能诗,十二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入京,赋《黄叶诗》,深得“文坛七子”首领李东阳赏识,收为门徒。

杨慎乡试第三,会试第二,殿试第一。时年24岁,授修撰。不久,服继母丧,期满复职。时武宗昏庸。宦官刘瑾专权,设东西厂,残害忠良。杨慎修《实录》时,不畏权势,秉笔直书。正德十二年(1517)武宗微服浪游,杨慎抗疏切谏,不听,遂引病归乡。

世宗嗣位,升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帝用桂萼、张璁,召杨慎为翰林学士。杨慎偕同列36人上言:“臣等与萼辈学术不同,议论亦异,今陛下既超擢萼辈,不以臣等言为是,臣等不能与同列,愿赐罢斥。”帝怒,痛加切责,停其奉禄。不久,“大礼”之议起,杨慎等又再次上疏力谏,继而率众廷臣两伏左顺门哭谏,声彻殿庭。世宗震怒,下诏全部下狱、廷杖,削职贬谪。杨慎被廷杖两次后充军云南永昌,带病行万里,几乎送命。自此,杨慎被谪戍达35年之久。晚年,他在一首《感怀诗》中悲愤地写道:“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故园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嘉靖三十八年,杨慎客死永昌,享年72岁。隆庆初年赠光禄少卿。天启中,追谥文宪。

杨慎博学多才,雄冠当代,影响深远。他一生勤于著述,好学穷理,老而弥笃。其知识之渊博,兴趣之广泛,在明代无与伦比。他不但对经、史、诗、文、词曲、戏剧、音韵、文字等造诣精深,且于天文、地理、金石、书画、草木虫鱼、医药也都颇多建树。为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人们常把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共同祭祀。

杨慎生前著作等身,主要有《周官音诂》、《六书索隐》、《风雅逸篇》、《选诗外编》等一百余种。后人辑有《升庵全集》八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