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寻梦澳洲土著
11593200000019

第19章 丛林里的中国晚餐

“再来一点,求你了!”听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心里真不是滋味。

面对着袋鼠肉,我忽然生出一个念头,何不做顿中国晚餐,我实在太想吃顿咱中国饭菜了。曼瑞听了我的想法特别兴奋,他让大家放心地歇着,晚餐将由我来露一手。我猜曼瑞也渴望吃一顿别具风味的晚餐。

回到住地,我首先吩咐两个孩子搭一个“炉子”。两块大石头,一边一个,放上一块铁丝网,底下烧把火,火势要控制得恰到好处。关键在于树枝的大小:干细树枝,烧得又快又旺;小腿般粗的树干烧到一定程度,火势较稳定;腰一般粗的树身适合于夜间取暖,它可以燃到第二天早晨不灭。如果需要,保持几天的火种,直到燃尽没有问题。一锅烧开的米饭,放在炭火上利用它的余热闷饭是最好不过了。

白天剥下的树皮,可用作切菜切肉的砧板。

有人拣来两只废弃的铁筒,分别盛水和煮饭,一只浅一点,大一点的就用来做炒菜的锅。

天早已黑了。大家围在篝火周围,一声不响地看着我变戏法似的拿出几样大家不常见的绿叶蔬菜,人群里不时发出“嘘嘘”的惊叹声,就连曼瑞也放下手上的活,问:“需要帮忙吗?”

“不用,你等着吃就是了。”他听话地坐回到孩子们中间,抱着双臂,隔着篝火凝望着我。

首先上砧板的是袋鼠肉。“喳,喳,喳……”刀在石头上来回蹭了几次,然后是割肉。剥袋鼠皮对我来说比剥树皮容易多了,动作之麻利,让一群孩子看傻了,当初剥树皮时,他们曾笑我连刀都不会用呢!

篝火上的锅早已烧热,我从身后拿出一瓶油向锅里倒去,“吱啦”一声响,香味喷出来,大家的脖子伸得老长。我伸手去摸切好的袋鼠肉片,却摸了个空,肉不见了。

“哎,切好的肉呢?”几只黑乎乎的小手帮我一起找。人群里突然暴出一声大叫:“狗吃了。”原来,没桌子的厨房就没了规矩,狗也来随便分享袋鼠肉了。

我手忙脚乱地再割下一块袋鼠肉切成片丢进锅里,又从黑暗里摸出一小瓶酱油。

“你怎么知道要带这些玩意?”曼瑞看傻了。

“城里人互送鲜花,我拿什么送土著人呢?”

中国厨艺除了给人味觉享受之外,也应该体现一点视觉艺术。材料少,变不出花样,我就弄声音,锅、碗、刀、盆,凡是能敲响的,我都不放过。一手提锅一抖一送将菜翻个身,嘴里还振振有词地说上一连串谁也不懂的中国话。所有人坐在地上看“厨师”表演,专注的神情就如看电影一样。砍树的刀切肉不行,切菜还是绰绰有余,如果“大厨”再展示一点刀上功夫,他们一定把我当李小龙来看。

我拣起一根树枝断为两节,做成一双长筷子,在锅里翻来覆去地倒腾,一大锅袋鼠肉丝炒土豆丝和胡萝卜丝做好了。我用长筷子夹了一块肉尝尝,再多撒一撮盐,我知道这些人的口味重。我将中国菜“炒三丝”摆在地上时,心中的得意并不亚于米克开枪的一刻。

“唔,好香啊!”黑暗中传来一个声音,我听见那好像是高个子老人的声音,然后有人跟着附和。我看见米克对他的女人不知说了什么。“你为什么不学?”女人回敬他一句,然后就是一片土语伴随着嘻笑之声。我知道她们就是有酱油,也学不会,这菜我们炒了几千年,这道理和我们学不会做飞去来器一样。

“想学,让他以后每天晚上教你们。”曼瑞说。

“别急,一个个来!”曼瑞让大家排成队。孩子们等不及了,抢着挤到前面。曼瑞向每人的盘子里盛上一大勺米饭,然后我在上面再加上一小勺菜,“勺子”就用前几天吃完的空罐头替代。

当喽喽的盘子伸过来,得到一小罐菜后,他没有走,说:“再来一点!求你了!”听孩子说出这样的话,心里真不好受。我又给他添了一点菜汤。这个头一开,后面的都要求两勺,“再多一点,求你了!”好吃,多吃一点,是丛林人的本能,只有都市里才会有减肥节食的故事。

最后是大家都尝到了肉荤,只有我和曼瑞两人仅米饭加菜汤。

听曼瑞说,前段日子每天下雨,米克和孩子们只有在附近捕鱼。偶尔也会碰上一只野牛,大家拼命吃也要吃上几个星期,但是没有我这种高手,每天吃得毫无胃口。

这顿饭可要让大家终生难忘了。那一高一矮两个土著老人更是对饭菜赞不绝口。大家吃得高兴,我心里当然比他们还要高兴。我正在得意着呢,感觉有人拉我的衣角,回头一看,黑黑小脸蛋上两颗亮闪闪的小眼睛直盯着我,是米克最小的孩子,他手里托着一只空盘子。

“还想要吗?”我问。他点了点头。在几个孩子中,就数他怯生、内向,少说话,其他的孩子总是拿他开玩笑。

“筒里还有饭。”我说。

“早没有了。”黑暗里不知谁说。

看着这个可爱又可怜的小东西,我将自己盘里的饭都扒拉在他的盘子上。小家伙笑了,转身默默地走开。

我真希望每天可以为这些孩子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我和曼瑞都带了一些便于储存的食品,如罐头、方便面、米、面粉、土豆等。在最初的一段日子,大家分吃我们的食物。以后,我们就分吃米克一家的,如袋鼠、野猪、鱼、面饼等。有时有人从外面带来一只海龟,那是大家喜欢的食物,它肚里的蛋足以装满一脸盆,个个如鸡蛋般大,我给大家做“无壳茶叶蛋”足够吃上两顿。偶尔碰上一只野牛,我们就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