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悟人生
11581400000156

第156章 金地王遇佛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十分富饶的国家,名叫舍卫国。舍卫国的国王就是在当时名震四海的波斯匿王。

当时,在舍卫国南边很远的地方,也有一个非常强盛的国家,名叫金地国。由于相距遥远,所以两国间没有什么直接交往。

有一年,金地国的国王劫宾宁去世了,臣民百姓们便拥戴聪明过人、英勇无比的摩诃太子继承了王位。继位后,摩诃国王亲领军队,东杀西征,降服了邻近大大小小三万六千个国家。提起摩诃王,四方无不俯首称臣,为之折服。

有一天,舍卫国的一个商客,带着许多金银财宝来到金地国做生意。为了讨好摩诃王,这个商客拿着一件稀世珍宝来到摩诃王面前,说道:“威震四方的国王啊,我从遥远的地方历尽艰辛而来,就是为了奉献给你这件宝贝啊!”

摩诃王走近一看,只见此物通体碧绿无瑕,上面还镶嵌着无数珍珠珊瑚,这些珠宝不时迸发出灿烂的光芒,把宫殿照得一片雪亮。摩诃王不由心中大喜,对商客说:“这宝贝我十分喜欢。不过,这稀世之宝,连我的国家和我的属国都没有,你又是从哪里找到的呢?”

商人回答说:“在贵国的北方有一个国家,那里地大物博,资财十分丰富。这件宝贝和镶嵌在上面的珠宝就出产在那个国家。”

摩诃王说:“我曾征服了三万六千个国家,他们每年都要把本国最贵重的财宝进奉给我。这是哪个国家?胆敢隐藏如此珍贵的宝贝不进奉!”

商客说:“这个国家叫舍卫国,但它并不曾被您征服过,因为舍卫国和金地国一样的强盛,都是世界闻名的国家。像这样一个国家,怎会把本国的宝贝进奉给您呢?”

摩诃王听罢,心中暗想:“我的盛名无人不晓,没有人不惧怕我,现在却有一个什么舍卫国竟敢与我抗争,不把本国的宝贝进奉给我,我怎能容忍呢?我一定要千方百计降服它,让它成为我手下的一个属国。”

摩诃王对商客说:“在那遥远的地方,哪个国家最强大?”

商客回答:“舍卫国国王波斯匿王的势力最大,其它诸侯国都在他的统领之下。”

摩诃王便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一个大臣奏道:“既然舍卫国的势力最大,只要我们把它降服了,那些弱小的国家不也就乖乖地俯首称臣了吗?”

摩诃王和大臣都非常赞同他的看法。于是,摩诃王就派遣一个能言善辩的使者,带着自己的亲笔书信,前往舍卫国劝说波斯匿王投降。使者接到命令不敢怠慢,立即启程,风尘仆仆地赶往舍卫国。不几日便来到舍卫国,见到了国王波斯匿。

使者说:“我王名扬四海,威震八方,所有国家无不为之折服。唯独以贵国为首的诸国,倚仗路途遥远,竟对我王大为不敬,不但断绝与我国的来往,而且也不向我王纳贡,所以我王摩诃特派我前来为你带路,七日后,带上贡品随我回金地国,拜见我王摩诃。如有违抗,我们就要出兵占领你的国家!”

波斯匿王听完,不由大吃一惊,连忙来到世尊佛居住的地方,对佛说:“金地国派来使者,要我七日后带上贡品去朝拜他们的国王,否则金地国就要出兵攻打这里啊!”

佛心里想:金地国不顾路途遥远,要征服舍卫国,只因舍卫国在邻近的诸多小国中势力最为强大,我何不将计就计,用佛法教育教育这个妄自尊大的人呢?

于是,佛对波斯匿王说:“你回去告诉那位使者,就说舍卫国并不是势力最强大的,在邻近的诸侯国中,有个叫化城的国王最强大,能够与金地国这样强盛的国家比试武力。”

波斯匿王遵照佛的教导回到王宫,对使者说:“请你回去告诉你们国王,舍卫国并不是最强大的,我国近邻有一国叫化城,其间的化王才是最有本领的。你应把摩诃王的书信给化王送去。”

使者心想:“大王派我到这里来,就是要降服这里最有势力的国家,以便让其它弱国臣服。既然化王最强大,我何不把书信下与化王呢?”

想毕,使者离开了舍卫国,向化城而来。

世尊佛得知使者离开舍卫国赶赴化城。自己就变做化王,命跟随自己的七宝侍徒也都换了装束。然后,佛念诵佛法,早早来到化城,静候使者的到来。

使者来到城中,拜见化王。化王以礼相待,命侍徒赐坐。使者抬头一看,不禁被化王超凡脱俗的仪表,慈祥庄严的神态惊呆了。此刻这位能言善辩的使者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战战兢兢地把金地国王的书信交给了化王。

化王接过书信,只是用眼角扫了几眼便踩在脚下,对使者说:“我遵舍卫国国王波斯匿的命令把守边界。你们国王胆大包天,不但不屈服于舍卫国,还敢下战书挑衅!你即刻回去告诉金地国王,让他立即带上贡品朝见舍卫国王,限期七日,不得拖延,如若不然,别怪我王治其不敬之罪!”

使者听完,不敢答言,回国后,把这一切全部如实禀告给金地国王。金地国王听罢大怒,立刻率领八千诸侯国的人马,向化城杀来。

化王早已做好了应战的准备,便亲统大军迎战。摩诃王一见化王确如使者所说,仪表非凡,心想:“化王的仪态虽然超过我,但要比功力,我一定能够战胜他!”

化王此刻已经知道了摩诃王心里所想,于是就命七宝侍徒装扮的武士扛一张用黄金制成、上面镶满宝石的巨弓来。化王先递与摩诃王,可那摩诃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把不住这张弓。只好从马上下来,站在地上,运足力气,也只把这张弓抬离了地面。

只见化王走上前来,用手指轻轻一挑,便把弓搭在手上。士兵们见状,无不哗然。这时,化王又把弓递与摩诃王,请其挽弓。结果,摩诃王用尽力气也没有把弓挽动丝毫。化王重新把弓取在手中,左手持弓,右手搭弦,两膀一用力,只见弓张如满月。而后,他又轻轻一扣,只听得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顷刻间,大地都被震动了。摩诃王的军队无不惊骇万分,四散奔逃。

化王又取出一只光彩夺目的箭来,搭在弦上,弯弓而发。只见一道白光射出,这只宝箭自动分做五支,每支箭端都迸发出金灿灿的光芒。光芒之中,各有一车轮大小,被七彩光环所笼罩的莲花,莲花正中端坐着世尊佛,七宝侍徒围其左右,每人的足上也闪闪发光,普照人间。凡被光芒所及处,无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恶人也都弃恶从善,走上正道。

金地国王与八千小王也被光芒所沐浴,顿觉恶念俱消,产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之心。

此时,世尊佛念动佛法,收回神力,恢复真身。众多比丘僧,前呼后拥把世尊佛团团围在当中。金地国与八千小国的士兵们也都跪倒在世尊佛前,为世尊佛的无边法力而折服。

金地国摩诃王看到这种情景,不禁惭愧万分,暗想:世尊佛祖虽具无边法力,却还以普度众生,劝人以善为本。而我一个肉眼凡胎的俗人,本领不及佛祖的万分之一,竟有征服世间的念头,真是罪该万死啊!

想到这里,摩诃王便剃除了自己的须发,披起了袈裟,跪倒在世尊佛面前,求世尊佛收留他做了弟子。

此后,摩诃王一心修炼佛法,终于悟得佛道,成为一名罗汉。

——据《贤愚经》第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