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悟人生
11581400000147

第147章 神奇的佛像

相传在东晋成帝咸和元年,丹阳县有个叫高悝的人。他是个虔诚的佛门弟子,自幼熟读经书,潜心研究佛法。

有一天,高悝带着家人出城办事。他们路过一座桥时,突然发现桥下有金光闪动,忽强忽弱十分清晰。高悝惊讶万分,急忙命家人下去寻查。

不一会儿,家人从桥下的淤泥中,挖出一尊闪闪发光的金佛像。那佛像虽然沾满泥,但仍遮不住那熠熠的光芒。家人将佛像清洗干净,高悝仔细观看,却见制造十分精致,实为世间罕见。高悝惊喜万分,将金佛像请到车上,急忙转回城里。

回到城中,车行至长干巷口时,那牛却怎么也不肯前进,任凭家人如何鞭打吆喝,就是原地不动。高悝让家人松开缰绳,任牛自由前行。于是,众人随着牛车一直走到长干寺前,牛才站定。高悝心想,这一定是神佛的指引,便将金佛像安置在寺内。

这一奇事在城中迅速传开,百姓都感悟到佛法的无边无量,纷纷前来参拜佛像。那佛像总是在夜间忽然发出万道金光,照得寺中亮如白昼。

年末的一天,临海县捕鱼人张系在海上捕鱼,忽见在远处的海面上发出一道金光。张系心想一定是遇上什么宝物,便驾船过去察看。船到近旁,张系一看,原来是一个铜制的莲花底座。只见那莲花底座之雕刻,堪称巧夺天工,花瓣间还放出阵阵金光,十分奇异。

张系惊喜万分,急忙将莲花宝座打捞上船,献给皇帝。皇帝早听说临海曾发现一尊金佛像,现在又找到莲花宝座,一定是相配的,便命人将宝座送到长干寺中。

长干寺长老将金佛放在莲花上,果然天衣无缝正好相配。此事传开,城中百姓吏加传为奇闻。

又过了很多年,从西域来了五个僧人。他们四处查访,终于找到了高悝。僧人们对高悝说:“从前我们云游天竺国时,得到一尊阿育王像。回来的路上,正遇上战乱,为怕佛像免遭不测,便将其埋藏在河边。现在天下太平了,我们便来寻找丢失的佛像。前天深夜,阿育王托梦对我们说:‘我被冲到东海之滨,为高悝所得,现供奉在长干寺中。’于是,我们按照阿育王的指点寻到此处,特地来参拜佛像。”

高悝听后,便将这几位僧人带到长干寺中。僧人们跪拜在佛像脚下,以头碰地,而后掩面哭泣。佛像被他们的虔诚感动,发出万道金光,照得殿内一片光明。

五僧人见状,说道:“这尊佛像原本还有圆光,现在圆光丢失在远方,正等待我们去寻找。”于是僧人们居住下来,日夜焚香供奉佛像。

到了咸和元年,南海有个采珠人叫董宗之。他在海上采珠时总看见远处海面有金光射出,便驾船前去寻查,发现原来是团光芒在熠熠闪动。他手捧这团光献给皇帝,皇帝即将此光赐给了长干寺中的佛像。这团光放在佛像背后的孔穴中,顿时更加夺目明亮,与从前的光芒色泽一样。从此,这神奇的佛像更加绚丽了。

在佛像的莲花宝座四周,有用西域文字书写的经书,凡是来参拜佛像的人没有不细细察看,但是众人都不认识。

后来,三藏法师专门为此书求教于那跋摩。那跋摩说:“这是古梵文经书,相传是阿育王的第四个女儿所创造。”

当时,瓦官寺有个僧人叫慧邃。他久闻此佛像的大名,一心想亲手抚摸一下。但是,寺中的主持害怕他损伤佛像的金色,便对慧邃说:“你若能使佛像重放金光,并且转身向西,则可以答应你。”

于是慧邃跪在殿前至诚祈祷。到了深夜时分,他突然听到殿内有异常响动,急忙开殿门一看,只见佛像金光四射,光芒万丈,并且已经面向西方。主持心知此为天意,便允许慧邃抚摸佛像。慧邃还将上面的文字抄录下来,流传至世间。

后来到了永定元年,王琳叛乱朝廷,屯兵江浦,准备向金陵进发。皇帝命朝中大将点齐军队,以抗击叛兵,平息战乱。军队将要出发之际,长干寺中的金佛像忽然全身振动不止,摇摇欲坠。皇帝听说此事,认为是天意所指,不能刀兵相见,便命大军原地待命。

王琳的叛军见皇帝军势强大,早吓得落荒而逃,不战自败。于是避免了一场生灵涂炭的战争,百姓也得已保全。王琳见大势已去,便孤身一人逃向北方。

在天嘉中年,东南部又起兵变,叛军直扑京城而来。皇帝来到长干寺参拜佛像,祈祷神佛保佑平息战乱。皇帝刚说完,便见佛像发出万道金光,耀眼夺目。时隔不久,东南部的叛乱就平息了。

长干寺的主持僧慧晓见寺庙年代久远,决心重新建造寺院,使寺院的规模更加宏大壮观。一听此消息,从晋国到陈国,五代的帝王、大臣没有不来参拜金佛的,全都至诚至敬。

如果气候干旱,久无甘露,皇帝便将佛像请入王宫求雨。不一会儿,天上就乌云密布,大雨滂沱。

祯明二年,佛像始终面朝西座,难以将其请回正面。皇帝听说此事,便在太极殿布设香案斋戒拜像。佛像头戴七宝珠冠,上面装饰着珍贵宝石,通体用纯金制成,重约三斤。珠冠的上面,还加有一顶用织锦做成的帽子,十分华丽。

一天夜里,佛像前香烟缭绕,到天亮时分,却见那顶珠冠挂在佛的手上,而上面的锦帽还安然地戴在佛像头顶。皇帝早晨前来焚香,见此情景不禁大吃一惊,便在佛像前烧香祈祷道:“佛祖有知,若我国有不祥之兆,请还将珠冠脱下挂于手上,用此来警示我。”

于是命人将珠冠重新戴在佛像的头顶,继续焚香供奉。

又过了一夜,第二天天刚放亮,皇帝带着大臣来到殿中察看,只见佛像的珠冠又如昨天一般挂在手上。这不正是国将有不祥之兆吗?君臣面面相觑,大惊失色。

果然如佛所示,不久以后,隋朝就灭了陈国,举国上下一片悲凉,皇帝和大臣皆被流放到遥远荒凉的西部边疆。

隋朝建国不久,隋高祖听说长干寺中有尊能主凶吉的佛像,十分惊奇,便命人将佛像送进王宫内供奉。高祖十分恭敬地侍立在佛像面前,对臣子说:“我已经年老了,可以令人造一尊与此相同的坐像来供奉参拜,这尊佛像还是送到长干寺去吧。”

不久,能工巧匠便仿造了一尊惟妙惟肖的佛像,供奉在王宫内,将其安置在朝北的宝座上。但第二天,那佛像居然转向了朝南方向。人们将其掉转过来,结果一夜之间佛像又面南而坐。人们认为这是天意所为,便不再违抗。直到以后多年,佛像始终如此,从未改变。

——据《法苑珠林》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