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之臣名曰相繇(yáo)①,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山]。其所(wū)所尼②,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yān)③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rèn)三沮(jǔ)④,乃以为池,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注释”
①相繇:即上文所说的相柳。
②:呕吐。尼;止。
③湮:阻塞。
④三:表示多数,不是实指。仞:通“牣”。充满。沮:败坏。这里指塌陷、陷落。
“解读”
共工有一臣属名叫相繇,长着九个头,身体像蛇一样盘旋成一团。它独霸九座神山,以供其食用。他只要张口一吐,那里就成为大源泽。他呕吐而成的源泽,百兽都害怕而不敢靠近,(当时),大禹为了治理洪水,杀死了相繇,相繇的血又腥又臭,连五谷都不能在那里生长,再加上那里相繇的血膏滂流,成了一片大水,人们无法居住。于是大禹就去堵这片大水,堵了三次,塌陷了三次,后来终于堵成了个大池,众帝因此来这儿共作土台,这地方在昆仑之北。